解密:法皇拿破侖一世逃離了流放地聖赫勒拿島?
《拿破侖在美洲》這本書的大前提設定就是拿破侖·波拿巴逃出了聖赫勒拿島。他於1815年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後被放逐到該島上。
當時反法同盟的主要四國(英國、奧地利、普魯士和沙俄)均視拿破侖為戰俘,但最終是由英國人單方面對他進行關押,地點是一座離非洲以西1900公里、巴西以東3200公里的南太平洋火山島。考慮到當年早些時候他從地中海厄爾巴島出逃過,這個南太平洋火山島聽起來是個不錯的關押地點。
聖赫勒拿島:堅不可摧的牢獄?
在這裡,越獄是非常難的。本就崎嶇的地形再加上堅固要塞的阻擋使得這裡無處可逃。1808年至1813年任聖赫勒拿島總督,同時也是東印度公司官員的亞歷山大·比特森(Alexander Beatson)這樣寫道:
「這座島本身的結構就令人稱奇:陡峭的懸崖環繞整個島四周,高度從600到1200英尺不等。外面的障礙無法逾越,而通往裡面的路屈指可數。
在北邊的詹姆斯鎮、魯珀特灣和萊蒙谷以及南邊的桑迪灣有為數不多的幾條通路,而這幾條路都被嚴密封鎖住了。懸崖上還安置了大炮,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船隻動向,沒有任何一艘船能夠經受住遍佈北部海岸和碼頭的炮火轟擊;至於南邊的登陸點,可以有效抵禦來自海上的進攻。
從島的內部有幾條小道通往海岸,漁民經常走這條路,但對於那些不熟悉路況的人來說,要通過這條可怕的小路難於登天,而到了晚上,他們很可能會被高處滾下來的石頭砸中。
電報機……佔據了整個島的制高點……而且彼此相連,佈滿全島。沒有任何船只能夠在60英里範圍內不被發現就靠近本島……所有通過的東西,哪怕只是出現在島嶼的視線範圍之內,都會被總督第一時間知道。」
營救計劃
雖然當時的聖赫勒拿島總督哈德森·盧竭力使拿破侖和他的隨員處在嚴密監管之下,但出逃計劃其實依然不少。在「國際拿破侖社區」網站上,拉裡·布朗轉錄了一封於1816年被截獲的信件,這封信是寄給拿破侖在島上的同伴亨利·貝當將軍的。這封信描述道:「一艘船將會漂到島的背面……狀如酒桶,但是只要一拉兩頭就可以航行,而船和帆的都會被漆成與海洋相同的顏色。」如果正如信中所期望的的那樣,拿破侖將會用一根繩子滑下懸崖上船,航行的最終目的地將是美國。
作為拿破侖在島上的另一位同伴,查理·莫索隆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透露了好幾份逃跑計劃,包括一份由一名艦長在1820年發來的請求:「他的船當時從印度群島(Indies)回程,他已經安排好了全部接待事項,屆時皇帝乘坐的小船將會經過他的船隻臨近海岸的預定路線,他會把皇帝接上船去,完全不用擔心被截停的風險。他不為自己要求任何獎賞,但是希望獲得100萬法郎作為安全通行的買路錢,這樣皇帝才能順利從居所來到海岸邊。不過,這100萬直到皇帝到了美洲後才需付清;達成目標還有一個條件,就是皇帝只能有兩名隨從相伴……另一個計劃的方法是類似的,只不過實施的工具變為潛水設施;奧梅拉(拿破侖在島上的愛爾蘭醫生)的一位朋友為了這個計劃花費了五六千金路易。」(金路易:法國金幣名,鑄於1641-1795年)
雖然利用潛水設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一位名叫湯姆·約翰遜的愛爾蘭冒險家聲稱有人給他4萬英鎊以實施這一營救計劃。一些文章中的細節證明約翰遜確實參加了這些謀劃,而他確實可能擁有一艘早期的潛水艇。
拿破侖考慮出逃
據莫索隆將軍回憶,拿破侖考慮了幾種出逃方案,但不願意付諸實施。「他決定不再違抗自己無法再改變的命運,所以堅持拒絕這些出逃的方案和請求。」拿破侖擔心他到了美國後會被暗殺或遺忘,而覺得留在聖赫勒拿島上當個烈士更好。他還希望倫敦或巴黎發生政權更迭,讓他結束流放。
營救拿破侖的故事在不斷傳播,其中涉及來自墨西哥灣和巴西的私掠者和冒險家。由克拉倫斯·愛德華·麥卡特尼和戈登·多蘭斯所著的《拿破侖在美洲》最後一章中描述了不少類似故事。歷史學家拉菲·布羅法布認為,大部分類似故事都是由拿破侖的支持者所特意散佈,以造成歐洲各國的恐慌以及引起英法國內政治反對勢力的注意。
當然,聖赫勒拿島總督盧的封鎖線還是有漏洞的。拿破侖和他的隨從可以賄賂英國官員(包括他的愛爾蘭醫生)來逃避通訊方面的管制,這樣他們就可以從島上向歐洲傳信寄件。前來探訪拿破侖的人偷偷地把消息和禮物帶給他,包括他兒子的一縷頭髮。一份來自巴爾的摩的報紙報道說,在1818年8月8日,一名來自東印度公司的水手向英國政府報告說,當他的船隻停靠在聖赫勒拿島海岸時,他游向岸邊,爬上岩石並躲開了警衛,探望了拿破侖的一些同伴。這份報告讓英國政府高度警惕。
近年來,一些陰謀論者堅持認為,拿破侖的確從聖赫勒拿島上逃走了,目的地不是歐洲就是美國;而1821年埋在島上並於1840年轉回巴黎的也不是拿破侖,而是一個替身(替身的真實身份眾說紛紜)。這些陰謀論後來成了《皇帝的新裝》和《N先生》兩部電影的劇本基礎。
雖然筆者堅信拿破侖的確死在了聖赫勒拿島上,不過看看這些對於他是否出逃的猜測也是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