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啟蒙思想家中誰被稱為“日本伏爾泰”?
在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啟蒙運動傳播之廣,影響之深,一直延續至今。
在日本今天流通的一萬日元的紙幣上,赫然印著一位目光如炬的男人頭像。他就是給明治維新帶來啟蒙曙光的「日本伏爾泰」福澤諭吉(1834-1901)。2002年8月,日本銀行宣佈發行新紙幣,其他面額的人物頭像均被更替,惟有福澤的頭像得以繼續保留。整整一百年過去了,日本人仍然不敢忘記這位偉大的先知式人物。
因為一百年前,他說的每一句話,整個日本都聽到了。
他那句振聵發聾的名言「人人獨立,國家就能獨立」如同暗夜中的火炬,照亮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1872年,他發表了轟動全日本的《勸學篇》。福澤諭吉毫不留情地給日本人以當頭棒喝:「試看今天日本的情形,實在是徒有文明之名,而無文明之實;徒具文明的外形,而缺乏內在的精神。」那麼什麼是「文明的精神」呢?「就是人民的獨立精神」。他猛烈批判舊道德倫理:「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把個人的獨立看作是國家獨立的基礎,認為只有具備獨立人格和精神的人,才能關懷國事,承擔國家興亡之責。他其實只想證明一個觀點:人類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人就要「自覺為人」。這本書創造了當時的日本罕有的發行量,並成為學校的教材。他後來的另一本書《文明論概略》,則系統論述西方文明的先進,日本文明的落後,號召日本向近代文明進軍。這些啟蒙思想被日本民眾所信奉,在以後成為日本自由民權運動的主要思想推動力。
作為明治維新啟蒙思想家的代表,無論從批判封建意識的深刻性,或從立論見解的卓越性,以及思想影響的深廣度來說,福澤諭吉在啟蒙思想家中都首屈一指。正是他,提出了較完整的日本歐化理論,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日本人盛讚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他引領日本大踏步邁入了「文明開化」國家的行列。
多年來,討論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的成敗為何天壤之別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人們可以從歷史背景、地理狀況、經濟結構等角度見仁見智,得出無數答案,但這樣未免過於繁雜。一個民族最優秀的思想家的深度和局限,往往代表這個民族在當時所能達到的極限,而他們的思想在引導或限制這個民族的時候,又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沿著他們走過的思想歷程,往往可以理解掌握一個民族的總體精神面貌。
康有為和福澤諭吉,作為分別指導中國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精神「教主」、啟蒙領袖,都是在東西文明強烈碰撞、中日兩國處於尷尬被動的境地中,被推向歷史前台的。作為時代最前沿的思想精英,他們曾經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都如此相似,然而由於在個人性格、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不但決定了他們迥然有別的人生際遇,也深刻影響了中日兩國的近代化啟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