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一代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日本演員高倉健?
導讀:NHK的午間新聞播到一半,屏幕上突然出現了高倉健的畫像,食堂裡正在吃飯的同事們幾乎同時放下了筷子,有人在低聲驚呼:「不會吧?」。但是,是人總是要死的,高倉健因為淋巴瘤走了,享年83歲。走的不是高倉健,而是一個時代,一個高倉健的時代,高倉健也不僅僅是一個人名或者是一個電影演員、電影明星,他是一個符號,一個象徵。對日本人來說象徵著那個「逝去了的好時光」,高倉健一輩子出演的205部電影中絕大多數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創作的,那是日本最好的時代,那個年代日本的經濟高度增長,那個年代日本取代西德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個時代索尼、松下和夏普就是電視機或者其他的什麼家用電器的代名詞,那個時候的廣告是「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
而高倉健就是這個時代的符號,高倉健以他那種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銀幕形象表示了一個「很不靈巧」的男人,這個實際上有寬廣的胸懷和強烈的正義感的男人從不把喜怒形之於色,只是默默地走按照自己認定的道路往前走。當時的日本已經輸掉了一場十分重要的戰爭,全國都成了一片廢墟,那個時候的日本需要一個這樣的默默往前走的形象來鼓舞國民。其實高倉健在銀幕上塑造的那種無視他人評價,最後結果是以自己的行動來感動和教育周圍從而最後實現自我的這種價值觀並不吻合日本更重視周圍目光的「恥文化」,但是高倉健對於日本社會的價值也就在這裡,因為文化總有一種文化導向的價值,而日本人也希望能夠實現對完全被動的「恥文化」的突破。所以所有的日本傳媒都以發行號外,安排專題節目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巨星的逝去,NHK在晚新聞中甚至把高倉健去世以及悼念的消息放到了頭條,比安倍晉三首相就要解散眾議院實行大選的新聞還要靠前。
實際上高倉健的逝去在中國所引起的震動可能並不比在日本小,高倉健對於中國人來說也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符號和象徵,他所主演的《追捕》是文革後被介紹到中國來的第一部外國電影,看慣了電影戲劇中的主人公用高音階的語調和誇張的形體動作來進行喋喋不休的說教的中國觀眾發現一個幾乎面無表情,行動起來往往反映慢半拍的男人也能讓人理解和感動,這種發現是震撼性的,這種發現是一個找到新大陸式的發現,使得中國人對原來所堅信不疑的「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成天念念不忘的「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在受苦受難」而要去解放他們的信條發生了懷疑,為將開始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心理基礎。
實際上高倉健在日本最為人讚的電影並不是《追捕》而是《幸福的黃手絹》,那部幾乎沒有故事情節,除了有一個當時還只剛出道的武田鐵矢在裡面不斷的插科打諢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看點,但是高倉健的演技使得這部電影成了經典之作。而《追捕》在日本還能被人記住只是因為這是高倉健從東映退社之後主演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擺脫原來的暴力團形象之後的第一部電影,其藝術價值並不高,但在中國《追捕》因為有這個特殊的歷史原因而將永遠為人銘記,這也是今天甚至連外交部發言人洪磊都在例行記者會上對高倉健的逝去表示了悼意的原因。
高倉健對於對於中國人來說在心理上也代表了一個「過去了的美好年代」,從那時開始就知道了高倉健的中國人在今天悼念高倉健的同時也在懷念那時中國似乎沒有那麼多的貪腐,人與人之間似乎更有一些親情,而起碼那時候不開APEC峰會天也是藍的。而實際上在那時候的中國,抗日戰爭的參加者和倖存者都大量存在,他們的記憶還栩栩如生,另一方面那時候也有靖國神社問題和釣魚島問題,但那時候這些問題並沒有妨礙中日關係的發展,更不會有人在街頭砸日本車。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剛剛經過文革的浩劫,滿目蒼荑,厭倦了政治運動的中國人盼望著進行現代化建設,但當時的中國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現代化」,當時還無法出國旅遊的中國人對於「現代化」的理解就是通過這些引進的外國的電影、電視、小說、音樂等文化作品來理解的,這種文化交流讓中國人接收到了來自國外的信息,對那些生活在從沒到過的地方的陌生人們有了一定的瞭解,而默默前行的高倉健的形象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也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高倉健甚至成為了當時幾乎是全體中國女性的偶像,以至於到現在還有人在悲歎:「一代人都活在了他的陰影裡」。
那時候高倉健式的「硬派小生」一度在中國走紅,除了高倉健本人的演技之外,要突破文革的精神束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高倉健的《追捕》和以後引進的大量日本電影電視劇讓中國人瞭解了當時的日本和日本人,開闢了戰後兩國關係最好的一段時期,而日本的資金和技術也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起了無法估量的作用,如果沒有了這些文化交流,那就只會剩下互相妖魔化對方的結局。
國際關係中文化交流是很重要的,看《追捕》能看到不畏權勢和惡勢力抗爭的日本檢察官,從《幸福的黃手絹》裡能看到曾經失足的日本普通人對於社會和家庭的視角,從《海峽》裡則能看到當年日本人是怎麼排除萬難地搞建設,而要是看不到這些,只能看到橫店的抗日神劇的話上街砸日本產汽車也就很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