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皇軍究竟是怎麼煉成的?主要靠的是什麼
在強調天皇對軍隊的絕對統率權、宣佈「朕是爾等軍人的大元帥」的同時,也指出天皇與軍人一心相連,榮辱與共,「朕賴爾等為股肱,爾等仰朕為頭首,其親特深」。接著又踩了幾腳德川幕府,說那時候的軍隊因為不歸天皇管,所以變得很弱,還遭到了外國的欺辱,最後還說了一下天皇對軍隊們的殷切希望,說你們應該好好地為我效力,因為你們是皇軍。
接下來就是分段,總共5段,其實也是天皇對於軍隊提出的5個要求,因為篇幅問題所以沒有辦法詳細翻譯,所以我就把主要內容說一下。
第一,軍人應該以盡忠為本分,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軍人為天皇而死,比泰山還重。第二,軍人應該端正禮儀,不管是元帥還是小兵,大家都是皇軍的一份子,為了向世人展示皇軍的風采,應該行得正,走得直,穿戴整潔,不然就是有辱軍容,是嚴重的犯罪行為。第三,軍人應該尚武,日本自古就是一個崇尚武風的國家,更何況軍人乎?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裡,天皇提到了一個大勇和小勇的問題。他在文中指出,軍人臨陣殺敵,驍勇善戰,血氣方剛,讓人看了就害怕,屬於小勇;真正的大勇,應該是看到弱者(小敵)不加以凌辱,看到強者(大敵)當前,卻不畏懼。平日裡雖尚武勇,但待人接物卻溫文爾雅,讓世人都能與之親近並且愛戴,同時天皇還表示,那種打砸搶,惹得老百姓人見人厭的所謂的「勇」,純屬豺狼之勇,而非軍人之勇。第四,軍人應該重信義,信義乃是人類的立身之本,作為軍人,更應該講究這個,一個講信義的軍人才是真正的軍人。第五,軍人應該要有一種質樸的品德。
說完了要求,最後的結尾就是總結歸納,天皇把這五點歸為了一點,那就是「誠」,當然,是對天皇的「誠」,並聲稱,只要心誠,則無所不成,並推而廣之,提而升之,說這五條標準是「天地之公道、人倫之常經」,只要做到了這五條,「軍人精神」便具有了「普遍的」「永恆的」意義,總的來說一句話,信天皇,得永生。
之所以要提這些要求其實也很簡單,在我說出來之前你自己可以先想一想,你從小長到大,不管是爹媽還是老師或者是上司,他們在什麼時候會對你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你做到這個,做到那個?
答案是,當你做不到這個或者做不到那個的時候,他們就會來提要求了。想想也是,從小我媽就沒一次提過要我注意身體別拚命讀書的要求,因為我從來就很注意身體絕不拚命讀書;她倒是一再要求我多學習,少在課上看漫畫,因為我被老師收走的漫畫有三大袋。
換句話講,明治時代的日本軍隊,其實是一群不肯盡忠,沒有禮儀,只會對老百姓逞豺狼之勇,不講誠信,上層軍官驕奢淫逸,下層官兵不學無術的烏合之眾。
這不是危言聳聽,你別看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抗日戰爭那會兒鬼子們超能打,但在西南戰爭的時候,老百姓兵們根本就奈何不了人數只有自己幾分之一的薩摩軍隊。最終能夠打贏戰爭,靠的全都是舊幕府時代武士出身的那幫傢伙,什麼紅帽子、拔刀隊啦之類。真正的老百姓,其實是根本沒什麼戰鬥力的,並且也是相當不願意去當兵的。
儘管的確存在著一部分人覺得當兵就如同當武士,所以很感興趣,但更多的人則認為,眼下時節那麼亂,去當兵就等於要打仗,打仗難免就得一死,為了這兩塊錢日圓的軍餉白白搭上一條命實在不值當。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有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用來普及國防教育,統一人們的思想,告訴老百姓,別看你們當兵的日子過得不咋地,但天皇其實很關心你們,天皇跟你們是一起的,天皇是腦袋,你們就是胳膊大腿,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只有分工不同。
日本的老百姓都把天皇當神來看,所以打著他的招牌就特別能夠忽悠人。大家一聽說天皇都念著自己,甚至還專門為自己下了敕諭,於是原本不想當兵的,就有了當兵的念頭;原本正在猶豫是不是要當兵的,馬上就參軍報名;已經當上了大頭兵的,從此以後勤勉克己,努力專攻,處處都以敕諭上說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一時間,軍人成了熱門職業,軍隊裡的那種烏合之氣也被一掃而空。
既然說到了《軍人敕諭》,自然不能不提到它的起草者,這人便是日本的啟蒙思想家西周。其實他這傢伙不是軍人出身,他曾經出去留過學,學的是法律和哲學,也從來沒有帶過兵打過仗。但偏偏就是這麼個人被調進了兵部省,為的就是能夠有一個學哲學的人才來針對軍隊裡所產生的各種問題進行研究,並且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問題,用今天的話來講,就叫政治掛帥。自從學了這套玩意兒之後,日本軍隊的作戰能力才開始有了大幅度的飛躍,這叫精神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