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不是中途島之戰?
眾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戰近乎波及全球各個國家,由於地理跨度極大,而被分為若干戰場,其中以歐洲戰場和包括中國戰場在內的太平洋戰場為主。
太平洋戰場這邊除了中日雙方在東亞大陸殊死角逐外,美日雙方以太平洋浩瀚水域中的島嶼為據點進行了一場海空大戰,這太平洋戰爭雙方力量的轉折對於早日結束二戰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目前國內歷史書多以中途島戰役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但是仔細分析的話,轉折點應該是比它更晚一點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單純就戰爭雙方來說,在不出現絕對大殺器的情況下,一場戰爭的轉折在於交戰雙方力量對比、攻勢轉換的那個節點。就像兩位拳擊手一樣,你來我往的搏擊是消耗,等到一定時候必然出現體能、靈敏性等方面的差距,差距一旦出現基本可以決定結果了。
太平洋戰爭始於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軍事基地,這一戰讓美國始料未及,或者說能預知到早晚會有一戰,但未想到是以這種方式開始。在把太平洋地區另一支重要軍事力量打蒙圈(此後數月內美海軍在太平洋地區近乎無力反擊)之後,日軍接下來在太平洋地區可謂戰無不勝。直到1942年5月珊瑚海戰役,日軍仍能以巨大優勢獲勝。
而發生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由於美軍提前破譯日軍動向而突襲得手,對日軍造成巨大損失,從而使得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進攻轉為戰略相持。但是請注意,這場戰役只是迫使日本由進攻轉為相持,相持就意味著鹿死誰手還不一定。而接下來的8月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雙方由此開始了前後大小三十餘次戰爭、持續長達半年你爭我奪的瓜島戰役。
這場戰役中美軍共陣亡約5000人,傷6700人,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約250架。日軍共有約5萬人喪生(其中飛行員2362人),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892架,這個結果尤其是飛行員的傷亡可謂對日本海空陸三軍是一個巨大的重創。從此之後,日軍再無反撲的能力,而美軍則步步為營,三面包圍直到把日軍逼到本土範圍內,最終祭出大殺器原子彈,迫使日本人宣佈投降。
從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過程來看,從珍珠港空襲日軍佔得先發優勢,到珊瑚海之戰這種優勢仍舊存在,而在中途島海戰後雙方戰至勢均力敵,經過瓜島戰役,天平開始往美軍方向傾斜,所以說,把中途島作為轉折點為時尚早,以瓜島為分水嶺則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