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一世統治下的哈布斯堡王朝是什麼樣的 造成了哪些影響
說起哈布斯堡王朝,你們對其有多少的瞭解呢?小編瞭解到哈布斯堡王朝,歐洲歷史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曾統治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哈布斯堡家族亦稱奧地利家族。好了,對哈布斯堡王朝就簡短的介紹到這,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在哈布斯堡王朝發生的歷史故事。
當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在查理六世的手上終結的時候,整個家族面臨著(也戰勝了)一場合法性的危機。利奧波德二世去世時,君主制本身似乎受到了威脅,這不僅限於哈布斯堡國土,而且遍及整個歐洲。1792年11月19日在巴黎召開的國民公會宣佈,它會為「任何想恢復自由的國家」提供兄弟般的援助。第二個月,國民公會就命令軍隊指揮官們對奧地利治下的尼德蘭「發動革命」,危險顯而易見,一觸即發。面對這空前的威脅,一個年輕人挺身而出。
他的父親(私底下)曾認為他的才能太一般。他的弟弟們,尤其是查理和約翰,甚至在很小的時候就顯得比他強,他的能力簡直無法與他們相比。構成他的「教化」(法語 formation,英語裡找不到更準確的對應詞)的要素特別重要。這是在哈布斯堡50多年的歷史中第二次在面臨國家危亡的時刻,由毫無經驗的新手繼承人執掌整個帝國的大權。在這兩次危機中,許多人料想必定會出現的那種災難性後果都沒有出現。瑪麗亞·特蕾莎勝利了,成為一國之母,而弗朗茨這個「好」皇帝則為哈布斯堡王朝未來的君主樹立了典範。
當1848年第三次危機降臨的時候,18歲的弗蘭茨·約瑟夫登基為帝,他視祖父為激勵自己的榜樣。形勢迫使他們每一個人,即瑪麗亞·特蕾莎、弗朗茨一世(作為奧地利帝國皇帝稱弗朗茨一世,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弗朗茨二世)和弗蘭茨·約瑟夫,帶領國家找到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不僅是因為他們年輕,還因為他們對時代的要求能做出本能的反應。在執政的後期,他們又全部變成了故步自封的象徵,墨守成規的樣板。後來的著書者記得最牢的就是他們最後階段絕對的停滯不前,相比之下他們早年更具有活力的時刻則變得模糊了。
大多數的評論都立足於一個錯誤的前提,即哈布斯堡王朝的制度完全是倒退的,徹底拒絕變革。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它的變化相對很小是事實,但這只是因為站在他們自己王朝的角度上看,他們的措施和辦法是持續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然而,它就像一隻蜥蜴,可以懶洋洋地曬太陽,好幾個小時都不動彈,可它一旦受到威脅,就會以極快的速度移動起來。生物和生態方面的危險在動物的進化過程中是一個關鍵的刺激因素。基因的轉變並不是以平均和平穩的速度進行的,而是經過了看起來死氣沉沉的較長階段後產生了一個急速的突變。
科學史家托馬斯·庫恩在試圖描述不規律的科學發展歷程時提出了一種模式,這種模式也可用於概括政治和知識領域的發展。用庫恩的術語來說,弗朗茨一世統治下的哈布斯堡王朝經歷了一種「範式轉變」的影響,這是在歐洲的政治和知識框架內發生的一次轉變。他繼位還不到兩個月,巴黎的革命政府就對奧地利宣戰了。帝國政府的老前輩考尼茨親王就曾對此有過預言現在他老了,擔任著保護皇家藝術學院的責任。一切都被他不幸言中了。
維也納的地方長官早就希望能推薦一位藝術家為他們的議會大廳作一幅新皇帝的畫像。這位君主同意了,但是建議他們要畫一個皇帝穿著元帥服、身披鎧甲的形象。背景是帶有血色的藍天和軍人的隊伍…弗朗茨皇帝雖然不希望也不相信,但是他一定會捲入戰爭之中…雖然他會為自己的人民遭受苦難而內心滴血,但是他不得不發動戰爭。只有他忠實的子民不失去勇氣,而是勇敢而持續地發揚堅忍的精神,才有可能最終取得這次大戰的勝利,獲得他個人和王國的幸福而我個人是不能活著看到這一天了。
在小編看來不論修正史學家如何努力將「革命時代」或「工業革命」等陳腐的類別模糊化,事情還是發生了變化。弗朗茨執掌哈布斯堡王朝時所面臨的形勢史無前例,也沒有類似的經驗可供參考。他對所面臨的任務的反應並不是人們聲稱的欠考慮或沒有創造力。他只是沒有我們這種後見之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