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場的零戰:與美機比拚死亡率一比六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天空中日本的零式戰鬥機一直佔據著霸主的地位,美軍航母上的F-4F野貓戰鬥機和零式比起來無論是速度、機動性、爬升速率以及火力都毫無優勢,這些對戰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零式戰鬥機實現了多個第一。第一次採用全封閉可收放起落架,第一次使用電熱飛行服、機關炮,第一次使用恆速螺旋槳、超硬鋁承力構造、大視野座艙和可拋棄的大型副油箱等設備,時速達到了533公里。太平洋戰爭中,零式戰鬥機是日本海軍的主力艦載機,它以高速和機動性成為日軍的驕傲,被稱為是日本飛機設計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香港三聯最近出版了《侵華日軍通覽》,厚厚四百多頁,海陸空武器與制服歷歷在目,其中有一張「零式」戰機的照片,就是那個曾讓美國軍隊聞風喪膽的戰爭武器。「零式」全名為「零式艦上戰鬥機」,有多款加強版型號,能供長途飛行,回轉彎度極多,戰鬥力超勁,無論是投彈或空戰,皆威力無比,在1940年現身之際就把美軍嚇得瞠目結舌。1940年至1943年之間,零式戰機與美國軍機的決鬥死亡率是一比六,駕駛這種機型的被視為英雄中的英雄,只有資深機師可坐在機艙內。
當然,到了戰爭末期,日本輸個精光,誰都可以坐上去了,十多歲的孩子匆匆學習起飛,不懂降落也無所謂,反正最後是要跟美國軍艦同歸於盡,有去無回,人機同亡。只是,為什麼戰機叫作「零式」?這是用他們的皇歷年份做飛機代號,零式現身的1940年正是「皇紀」2600年,最後兩位數乃成機名。其實二戰時日本另有一種叫作「櫻花炸彈」的東西,是悲情與荒唐的混合體,替故事添加了沉重。那是所謂「神風特攻隊」用來進行自殺攻擊的其中一項武器,機身為木結構,分三部分卻又連成一體:最前端是1.2噸TNT彈頭,中間是機艙,後方是引擎。其設計航程僅為36公里,而且沒有起落架,因為根本不打算讓飛行員降落,它的存在只是為了死亡,自己的死亡和敵人的死亡。出發時,由一架三菱一式陸攻戰機把它吊起來,飛到美艦附近再放出去,飛行員坐在「櫻花炸彈」裡控制方向,向下俯衝,把炸彈連同自己撞向美艦,轟隆一聲,同歸於盡。
日本人鍾情賞櫻,喜落花之美,那是日本文化的「物哀」美學,套用於戰爭,遂有了櫻花炸彈。美國佬則稱之為「Ba-Ka Bomb」,即「馬鹿炸彈」,也就是日語的「傻瓜炸彈」。人亡如花落,軍國主義者們執著於品嚐血腥裡的甜味,自己的血,別人的血,成就了一種恐怖的美。但那美其實不是美,只是惡,日本右翼分子到底何時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