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簡介 194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881年8月6日(農曆1881年7月12日),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誕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蘇格蘭生物化學家,出生在蘇格蘭的洛克菲爾德(Lochfield),家中世代務農。1906年從倫敦聖馬利亞醫院(St.Mary's Hospital)醫科學校畢業。
1928年弗萊明在倫敦大學講解細菌學,那時弗萊明正為了撰寫一篇有關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p.)的回顧論文,在實驗室裡培養大量的金黃se葡萄球菌(S.aureus),七月下旬黴菌孢子掉進這個培養皿之中,8月份弗萊明本人在鄉下度假,9月3日返回實驗室。
這時弗萊明發現長滿細菌的培養皿有個角落長了一塊青黴菌(Penicillium notatum),周圍卻沒有細菌滋長,弗萊明馬上意識到黴菌可能有殺菌作用,並將這個現象發表在1929年的英國實驗病理學期刊。
後來他又作了許多相關的實驗,隨即遇到一個問題,如何提煉單純的盤尼西林,缺乏這個技術,使他無法繼續觀察研究,隨著磺胺類藥物的出現,人們普遍對青黴素的報告不感興趣。1935年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系主任弗洛裡(Howard Walter Florey,1898-1968)和旅英的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Ernst Boris Chain)合作,研究青黴素的性質、分離和化學結構,解決了青黴素的純煉問題。
後來以弗洛裡為首的研發團隊從青黴菌中提取出了抗生素青黴素(又名盤尼西林,Penicillin),牛津病理學系主任的哈里斯(Henry Harris)曾說過:「沒有弗萊明,不會有錢恩及弗洛裡;沒有錢恩,不會有弗洛裡;沒有弗洛裡,不會有希特利;沒有希特利,則不會有盤尼西林。」1941年首次於人類測試青黴素;青黴素的發現,完全改變了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生死搏鬥的歷史,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得以延長。弗萊明因此與錢恩和弗洛裡共同獲得了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