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戰爭的戰爭影響:英國逐漸成為歐洲頭號強國
英國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但英國將這次的大帝國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完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法國
《巴黎和約》成為了法國君主制時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國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東岸。雖然法國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標誌著法國失去了新大陸。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這次戰爭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並且在他死後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間接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埋下伏筆。
奧地利
奧地利繼上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第二次西裡西亞戰爭後再次不敵普魯士。瑪麗婭·特蕾西婭而後一直對葉卡捷琳娜大帝和腓特烈二世有敵對情緒,並在晚年致力於瓜分波蘭來尋求失去西裡西亞的補償。
俄羅斯
俄國在七年戰爭中鞏固了其在東歐的勢力。俄國沙皇在戰爭後期的倒戈行為引來奧地利和法國的一片罵聲、卻贏得了普魯士的友誼;日後葉卡捷琳娜皇后罷黜不守信義的前沙皇、自己登基為女皇;並更趨於向西擴張,踴躍於瓜分波蘭。俄國名將魯緬采夫亦在此戰中成名。
普魯士
腓特烈因為俄羅斯在戰爭後期的沙皇倒戈至普魯士才保住了西裡西亞,使他獲得「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但他終其一生也只是讓普魯士崛起,並沒有成為能和英、法、奧、俄相提並論的歐洲列強(great power);只能算是比瑞典、西班牙略強的中等強國(middle power),較好聽的稱呼是——「半個列強」。而且巨大的戰爭也使王國本土成為一片廢墟,不過戰後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經濟的工作讓普魯士的地位變得穩定。後來普魯士軍被拿破侖打的幾乎滅絕,直到俾斯麥的出現才真正的讓普魯士強大。
七年戰爭包括30餘次會戰,它對軍事學術的重大影響主要在於:它暴露了當時歐洲軍隊盛行的分兵把口式的「警戒線戰略」和以威脅敵軍補給線為主要目標的「機動戰略」以及呆板的線式戰術的缺點。這些戰略戰術是封建僱用軍時代的產物,適合於軍隊人數少、代價昂貴(補充不易,打掉了非常可惜,因而必須千方百計避免決戰,保存實力)、對補給線依賴性極大等特點,並且曾經在17世紀以來的一些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是到七年戰爭時期,隨著各國經濟承受能力的提高,軍隊人數增大,火力加強,後勤補給制度也不單靠補給線,因而一味照搬過去的戰略戰術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新的歷史條件呼喚集中兵力、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的決戰戰略來取代警戒線戰略和機動戰略,同時呼喚便於利用地形地物發揚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較靈活的戰鬥隊形和戰術來取代死板的線式戰術。不僅陸上作戰的線式戰術有這個問題,海上作戰的線式戰術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七年戰爭在這些方面提供了新的經驗。仔細分析這次戰爭中某些會戰的勝負原因,可以看出幾十年後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中臻於完善的決戰戰略和疏開隊形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