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蘇軍15天內擊潰德方15個師俘虜86000人

1943年蘇軍15天內擊潰德方15個師俘虜86000人

意大利歷史故事

1943年蘇軍15天內擊潰德方15個師俘虜86000人

  經過蘇軍連續兩輪打擊,整個B集團軍群幾乎完全崩潰。2月4日,原第27軍軍長魏斯接替了扎爾穆特的第2集團軍司令職務,指揮殘部退向庫爾斯克方向;匈第2集團軍死亡3萬餘人,被俘6萬人。至此,東線的匈牙利部隊,除了在東線中部負責後方警衛的第102、108步兵師外,幾乎全軍覆沒。

1、頓河上游戰局(上):突破匈牙利防線

  由於斯大林企圖奪取利斯基-坎捷米羅夫卡鐵路,使德B集團軍群成為紅軍的下一個目標。在其當面,蘇軍由北向南,展開了502400人的龐大部隊,包括:

  西北方向,布良斯克方面軍第13集團軍,部署在葉列茨戰線;中段,沃羅涅日方面軍,部署在沃羅涅日地區,並在頓河右岸控制著一些登陸場;南面,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

  其中沃羅涅日方面軍最為強大。下屬第38、60和第40集團軍,獨立步兵第18軍,空軍第2集團軍,以及新編入的第3坦克集團軍。1月中旬,沃羅涅日方面軍兵力為347200人,有909輛坦克,208架飛機,各步兵師平均兵力7000人。

  當面德軍及其盟友總計30個師,約40萬人。包括:

  北面的德國第2集團軍主力;中段匈牙利第2集團軍,德國第24裝甲軍;防守南部的意大利軍殘部。

  至於紅軍的目標,利斯基-坎捷米羅夫卡鐵路線,則位於匈意軍負責的中南部戰線。也就是所謂的奧斯特羅戈日斯克-卡緬卡-羅索什地域。防守這段戰線的軸心部隊,由北向南,依次為:

  第4、7匈牙利軍,有7個匈牙利步兵師,每個平均約12000人,2個軍總兵力10萬人;意大利阿爾卑斯軍,3個師,每個師平均約10000至16000人;德第24裝甲軍;意大利第2軍。上述部隊,主要由匈第2集團軍司令亞尼大將和意大利第8集團軍司令加裡博爾迪大將指揮。

  匈軍的預備隊主要是匈第1野戰裝甲師。該師1942年6月擁有121輛坦克,包括22輛Ⅳ號,其他基本是老舊的38T。為了加強匈軍的反擊力量,希特勒還派來了德第168、26步兵師,第429步兵團,第559坦克殲擊營,第700裝甲支隊(3個輕型坦克連,1個中型坦克連),第190強擊火炮營(32輛強擊火炮)。這些部隊以及匈第1野戰裝甲師,基本都隸屬於1943年1月12日組建的「克拉默」軍,擁有約200餘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克拉默」軍大都被部署在匈軍負責的中段戰線。對意軍負責的南部側翼比較忽視。

  在匈意軍當面,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展開了主力。包括第40集團軍(加強有第86、116、150坦克旅),第18獨立步兵軍(加強有第96、192坦克旅,第262重型坦克團),第3坦克集團軍。總計624輛坦克。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也將從南部協同。以上合計約近30萬兵力,900輛坦克。戰役主要由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戈利科夫負責。為了監督協調各方面軍,斯大林還派來了最高統帥部代表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前者在這個冬天一直奔波於各個戰場。

  紅軍用三周時間完成進攻準備。通過偵察,他們發現和北面德第2集團軍相比,匈軍防線比較薄弱。陣地包括兩個防禦地帶。第一個防禦地帶深度6公里,第二個16-20公里。縱深內沒有什麼堅固工事。而在南部坎捷米羅夫卡地域,剛剛敗退下來的意軍,甚至還來不及構築什麼陣地。

  瞭解到上述情況,戈利科夫決定將主攻方向對準敵方南翼。為此,他將第3坦克集團軍集結在塔雷-坎捷米羅夫卡地區。該集團軍司令員是雷巴爾科將軍,編有第12、15坦克軍,第7騎兵軍,4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3個獨立坦克旅。紙面上有坦克493輛。

  但該集團軍實際能用的坦克並沒有那麼多。一直到1942年12月底,第3坦克集團軍都隸屬於大本營預備隊,配置在圖拉以南地區。從1942年12月29日開始,該集團軍被調往前線。由於鐵路終端距離戰場太遠,第3坦克集團軍在結束火車運輸後,又依靠自己的車輛行軍200-250公里,主力於1月13日到達集結地區,而第113、195坦克旅,直到進攻前夕才到達。全部493輛坦克中,實際到達集結地域的只有371輛,其餘都在行軍中因為機械故障而掉隊。

  紅軍的準備進行地非常隱蔽。可能暴露意圖的戰鬥偵察被絕對禁止,部隊調動幾乎都在夜間進行。雖然德國人戰前似乎聞出一點味道,希特勒還下令給匈軍補充反坦克炮並增派援兵。但僕從軍自己的反應卻頗為遲鈍。1943年1月7日,匈第2集團軍參謀長科瓦奇將軍還向布達佩斯報告說,蘇軍針對該集團軍的進攻是不太可能的。

  5天後的1月12日,沃羅涅日方面軍第40集團軍的幾個先遣營開始行動。他們從戰線北面的斯托羅熱沃耶登陸場出動,襲擊匈第7輕裝步兵師和德第429步兵團陣地。雖然這只是一次試探,卻已經讓匈牙利人亂成一團。經過激戰,蘇軍擊潰匈第7輕步兵師第4團,打開一個6公里寬3公里深的口子,鍥入匈第3、4軍之間。

  蘇聯人立刻著手擴大戰果。次日,紅軍第40集團軍發動主攻!在這次行動中,蘇聯人還首次使用了滾壓式坦克掃雷器。戰鬥進行的異常順利,紅軍炮火在幾分鐘內就摧毀了匈牙利人的炮兵觀察所,蘇聯步兵和坦克幾乎毫無損失的衝入敵方陣地,把第7匈牙利輕步兵師打得潰不成軍。為了遏制紅軍,匈第3軍投入了預備隊的4個營,在德軍第700裝甲支隊支援下發動反擊,但未能取得成功,反而付出了慘重代價:第700裝甲支隊到日終時分只剩下4輛38(T)坦克。通過當天交戰,蘇聯人成功地將突破口擴大為10公里寬,12公里深。

  紅軍第40集團軍在北面發動進攻後,中部和南面的紅軍也在1月14日轉入進攻:中部,紅軍獨立步兵第18軍從休奇耶登陸場發起攻擊,擊潰匈第12輕裝步兵師,突向匈第7軍縱深;南面,坦克第3集團軍的攻勢從16公里正面展開,打擊德第24裝甲軍和意第2軍的結合部;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也在南翼進入交戰。

  由於匈軍指揮陷入混亂,蘇軍的進攻非常順利。在北部和中部,他們擊退了匈牙利第4、7軍;而在南面進攻的第3坦克集團軍,所屬第12坦克軍前進了18公里,第15坦克軍前進了20公里,並搗毀了日林地域的德第24裝甲軍軍部,該裝甲軍軍長馬丁·汪戴爾炮兵上將也在當天喪命。德軍雖然在1月15日投入了預備隊第168步兵師,也只能暫時減緩一下紅軍的推進速度。

  至1月15日日終,紅軍第40集團軍和坦克第3集團軍已從兩側突破軸心軍的整個戰術防禦,擊潰了4個師;中部的紅軍第18軍則在匈軍第二防禦地帶前受阻。與此同時,匈德軍的預備隊:匈第1裝甲師以及德第700裝甲支隊繼續發動反擊。他們主要向蘇軍第40集團軍和第18獨立步兵軍實施衝擊,並在1月16日一度遏制蘇軍的前進。

  兩軍在暴風中展開了坦克戰。德匈軍裝備的38T坦克完全不是T-34的對手,四號坦克數量又不多。根據蘇方記錄,紅軍第150坦克旅的1輛T-34在炮彈耗盡後,還開足馬力撞毀了德軍第700裝甲支隊的2輛坦克,其中1輛四號被撞進路溝裡,駕駛員被俘虜。匈德裝甲部隊的反擊很快被擊潰,第1匈牙利野戰裝甲師被打得最後只剩下6輛坦克,並於1943年4月被撤銷。德軍第700裝甲支隊也幾乎覆滅。

  軸心國軍隊面臨的危機還在不斷加劇。由於匈德軍把裝甲預備隊投入到北部和中部,正好給南面實施主攻的紅軍第3坦克集團軍提供了可趁之際。事實上,該集團軍主力曾在1月14日由於油料中斷而暫停進攻,只有第12坦克軍所屬第106坦克旅當天夜間繞過敵方的抵抗樞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羅索什城。1月15日,這個孤軍深入的坦克旅遭到德軍的兇猛反擊,旅長阿列克謝耶夫上校戰死,大量坦克也被德國飛機擊毀。

  但在1月16日,補充了油料的紅軍第12坦克軍衝到了羅索什,趕跑了反擊德軍。與此同時,第15坦克軍也開始前進。

  從這天開始,紅軍的包圍圈開始形成。從前線潰退下來的軸心軍隊則在空空如也的後方亂成一團,甚至一些軍部師部也成為蘇聯坦克的獵物。能夠組織起來的部隊拚命向西逃竄。但蘇聯人並不打算提供機會。

  1月17日,紅軍第40集團軍左翼與第18獨立步兵軍會合於奧斯特羅戈日斯克地區,北部和中部紅軍首先建立了聯繫。當天中午,第40集團軍先頭部隊衝到了更西面的伊洛夫斯科耶,直接威脅匈軍退路。匈牙利人只能把當地機場的地勤人員投入戰鬥。第二天,在更為深遠的阿列克謝耶夫卡地域,紅軍第40集團軍第305步兵師和坦克第3集團軍第15坦克軍會合。在這個地區,僅第15坦克軍就俘虜了4630人。至此,收攏在一起的南北兩路紅軍鐵鉗,截斷了13個軸心國師的退路。

2、頓河上游戰役(下):擊潰B集團軍群

  受到巨大勝利的鼓舞,華西列夫斯基大將和戈利科夫上將決心回過頭去收拾北面的老對頭:扎爾穆特將軍的德第2集團軍。因為紅軍在包圍南部匈軍的同時,已在敵方防線上打開了一個寬達150-250公里,縱深100-140公里的大缺口,其右翼突擊集團——紅軍第40集團軍,一路向北突擊,已經深深鍥入德第2集團軍南翼約100公里。而德第2集團軍的北翼,早就處在紅軍第13集團軍的威脅下。這樣,扎爾穆特實際上已經被孤立在沃羅涅日突出部內。

  有鑒於此,蘇方決心不等被包圍的敵軍被全殲,就趁熱打鐵吃掉扎爾穆特。具體計劃是:以布良斯克方面軍第13集團軍從北,沃羅涅日方面軍第40集團軍從南,衝向鐵路樞紐卡斯托爾諾耶,合圍並殲滅德軍第2集團軍,然後向哈爾科夫和庫爾斯克進攻。斯大林在1月19日批准了上述計劃。進攻發起時間預定為24日。

  蘇軍除了在北南兩翼,部署了第13集團軍和第40集團軍外,還在中段展開了沃羅涅日方面軍第38、60集團軍。這兩個集團軍將在兩翼突擊集團得手的同時,對被圍德軍實施分割。蘇軍一共投入了500多輛坦克,以及第15、2空軍集團軍的527架飛機。

  在蘇軍預定打擊範圍內,軸心國部署了3個軍:沃羅涅日西北陣地,部署著德第2集團軍主力(不包括左翼德第55軍)第13、7軍,總計7個德國步兵師,另有2個德國步兵師部分兵力。每個步兵師約11000餘人;而暴露的南側,部署著匈牙利第3軍2個師,還有一個拼湊起來的「西貝特」軍級集群。3個軍總計兵員12萬5千人,擁有4500挺機槍,1000門迫擊炮和1100門火炮。從防禦態勢看,德軍防守的北部陣地非常堅固,而南部不僅薄弱,大片地區甚至已經沒有防禦可言。

  1943年1月1日德國第2集團軍戰鬥序列

  第13軍(1942年12月22日,第377、340、68、82步兵師)

  第7軍(1942年12月22日,第323、75、57步兵師,第383步兵師1/3兵力)

  第55軍(1942年12月22日,第88步兵師2/3兵力,第383步兵師2/3兵力,第45、299步兵師)

  第88步兵師一部

  總計11個步兵師

  面對紅軍的威脅,B集團軍群司令魏克斯在1月21日向希特勒告急。但蘇聯人不會等待德國人加強防禦或者撤退。經過4天的短促準備後,1月24日,紅軍第40集團軍首先發起進攻!

  蘇聯人在突破地段每公里正面部署了40-90門火炮迫擊炮,經過30-100分鐘炮擊,脆弱不堪的德匈軍防線即告破裂,蘇聯步兵坦克蜂擁而入。第40集團軍所屬坦克第4軍(219輛坦克)在進攻第一天已突入縱深達16公里,第二天就攻佔了這一地區的中心城市戈爾捨奇諾耶。只是由於積雪太厚,燃油供應不足,坦克第4軍才暫時停頓下來。但德國人也沒有多大力量阻止,只是從頓河地區調來了2個步兵團加以增援。

  到了1月25日,紅軍第40集團軍已向北突入德軍南翼25公里,迫近卡斯托爾諾耶。德軍的退路受到嚴重威脅。德軍司令扎爾穆特決心放棄沃羅涅日。但他的行動卻被蘇第60集團軍偵察部隊發現,該集團軍先頭部隊遂於1月24日夜間發動進攻,在25日拂曉前佔領了被德軍放火焚燒的沃羅涅日。25-26日,紅軍第60、38集團軍主力陸續轉入進攻。

  1月26日,面對德軍北翼的紅軍第13集團軍也開始行動,一天就推進了6-7公里。而南面的紅軍第40集團軍坦克第4軍,在得到了空運燃油後,也在1月27日拂曉開始繼續向北推進。紅軍南北兩個鋒頭直指卡斯托爾諾耶。

  1月28日,紅軍第40和第13集團軍的坦克衝入了卡斯托爾諾耶城郊。接著,蘇軍步兵完全控制了該城。德第2集團軍的主要退路已被截斷,在卡斯托爾諾耶東南地區陷入包圍。被圍部隊包括德第7軍(軍長黑爾炮兵上將)和第13軍(軍長施特勞貝步兵上將)的主力,共計7個德國師,另有匈第3軍所屬2個師。被包圍兵力總數約在10萬左右。只有德第2集團軍北翼的第55軍得以逃脫。

  圍殲這股德軍的任務理論上被交給蘇第40、38、60集團軍。但此時蘇軍統帥們似乎對此已失去興趣,他們現在關心的是繼續向前推進,以便及早打到哈爾科夫和庫爾斯克。因此留下來收拾扎爾穆特的部隊並不太多。如第40集團軍,就要負責從2月1日開始對別爾哥羅德的衝擊。因為兵力不足,在從卡斯托爾諾耶到舊奧斯科爾寬達50公里的正面上,蘇軍只有戰鬥力削弱嚴重的近衛步兵第25師。

  這給被包圍的德國軍隊提供了一線生機。他們開始冒著攝氏零下25度的嚴寒實施突圍。2月2日,德軍突破了蘇軍包圍對內正面,衝向卡斯托爾諾耶、戈爾捨奇諾耶。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裡,德軍衝破了紅軍第38集團軍的層層阻擊,最終在2月17日於奧博揚突破包圍。在厚厚的積雪中艱難跋涉了180多公里後,第2集團軍殘部回到了德軍防線。逃出來的部隊包括6個相對完整的師,但人員已疲憊不堪,重型裝備也損失殆盡。

  經過蘇軍連續兩輪打擊,整個B集團軍群幾乎完全崩潰:德第2集團軍只有第55軍還比較完整。2月4日,原第27軍軍長魏斯接替了扎爾穆特的第2集團軍司令職務,指揮殘部退向庫爾斯克方向;匈第2集團軍死亡3萬餘人,被俘6萬人。至此,東線的匈牙利部隊,除了在東線中部負責後方警衛的第102、108步兵師外,幾乎全軍覆沒;意大利第8集團軍只有阿爾卑斯山地步兵軍的少數部隊倖免;編入意匈軍的德軍幾個師只剩下殘部;德第24裝甲軍接連損失了2個軍長,該軍1942年12月22日擁有的第27裝甲師、第385、387步兵師,第213警衛師中,第385、387步兵師已被殲滅並撤銷番號。

  B集團軍群的崩潰,導致德軍戰線上出現一個從利夫內到庫皮揚斯克,寬達400公里的可怕缺口。蘇軍湧入這個缺口,向著庫爾斯克和哈爾科夫猛衝;缺口北側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和南側的頓河集團軍群,事實上已經失去了聯繫,彼此的側翼也處於嚴重威脅下。德國的東部戰線被斬成了兩段!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意大利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