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喬治三世簡介 喬治三世1820年駕崩
1738年6月4日(農曆1738年4月17日),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喬治三世誕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喬治三世(英語: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喬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登基為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至1801年1月1日後因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組成聯合王國而成為聯合王國國王,直到1820年駕崩為止。
喬治三世同時為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因此在1814年10月12日成為漢諾威國王以前,也是神聖羅馬帝國漢諾威的選帝侯。喬治三世為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位不列顛君主,是首位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諾威王朝君主,而事實上,喬治三世從未到訪過德意志地區。
喬治三世漫長的統治,見證了其王國與大片歐洲大陸進行的一連串軍事衝突。在他的統治初期,大不列顛在七年戰爭中擊敗法國,並使大不列顛壓倒歐洲各國,成功支配著北美洲及印度地區。不過,隨著大不列顛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戰敗,喬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獨立最終促成美國立國。此後,喬治亞三世參與了一連串的反法戰爭,反抗拿破侖及革命後的法國,這些戰爭最後以拿破侖在1815年被擊敗而作結。
喬治三世晚年的管治備受精神問題困擾,其精神病最初僅反覆出現,但後來卻演變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喬治三世的病情曾令當時的醫學界大惑不解,但現今學者一般相信他所患的是噗瑳症(Porphyria)。噗瑳症是血液病的一種,能夠透過服用毒藥砒霜而引發,而根據近世研究,亦的確發現喬治三世留存後世的頭髮樣本中,存有高含量的砒霜。喬治三世在1810年最後一次病發後,其太子威爾士親王喬治以攝政王身份代為統治。
喬治三世在1820年駕崩後,威爾士親王繼位,是為喬治四世。歷史學界對喬治三世的生平研究往往猶如「萬花筒般觀點多變」(kaleidoscpoe of changing views),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受到歷來傳記作者的個人偏見所局限,以及受有限的歷史史料所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