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固:泰國國王拉瑪四世,在位期間提出廢除泰國奴隸制
馬古大帝一般指蒙固,蒙固(英文:Mongkut,1804年10月18日—1868年10月18日)是泰國國王拉瑪四世(Rama IV),向清廷進貢時稱鄭明,拉瑪二世之子,1851年到1868年在位。主要成就是命令貴族改變服飾,創建小乘佛教正法派,而且拉瑪四世瞭解下層人民艱苦生活並致力於改革,使泰國於40年後廢除了奴隸制。
人物生平
蒙固在12歲時即被父親委任為武裝力量總司令,14歲時出家做見習和尚7個月,本來應該是王位第一繼承人,但他20歲時正式出家為僧,剛過兩個星期父親即去世,他的異母兄弟喃格勞被貴族們推舉為國王,他只好到全國各地旅遊,用了27年時間學習西方知識,向外國水手和傳教士學習了拉丁文、英語和天文學知識,並且瞭解了下層人民艱苦的生活。
1851年,拉瑪三世去世,謚號為帕瓊格勞(Phra Chom Klao),蒙固繼承王位,稱為拉瑪四世,他感受到英法殖民主義的威脅,致力於改革。為了顯示暹邏並不是一個「野蠻」國家,他命令貴族們改變服飾。僱傭一位英國女教師安娜·列奧諾溫斯作為他兒子,未來的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的教師。安娜聲稱正是由於她為王子講述湯姆叔叔的小屋,使得泰國於40年後廢除了奴隸制。
但實際當時泰國的奴隸和美國的奴隸制度完全不同。但安娜所寫的故事以後成為音樂劇和電影《國王與我》的原型。拉瑪四世還創建了小乘佛教的正法派,他要求教徒更嚴格佛教教義,去除民間宗教和迷信的成分,並要求僧侶一天只吃一頓飯,還必須是化緣得來的。
1866年,他研究天文預測1868年8月18日會發生日食。他邀請英國新加坡總督和法國的科學家到泰國南部的巴蜀省觀看日食,日全食發生的地點和延續時間和他預測的完全相同。但在那裡他和兒子一起被傳染上瘧疾,幾個月後即去世。他的兒子後來痊癒繼承王位為拉瑪五世。
文化
蒙固對西方宗教則比較寬容。他提倡宗教自由,這打破了暹羅自1688年以來的排斥外來宗教傳播的做法。蒙固是個佛教徒,但他與羅馬天主教徒,英、美基督教傳教士,以至伊斯蘭教徒來往甚密。他還允許在曼谷建立天主教、基督教禮拜堂,也容許伊斯蘭教建立清真寺。
人物評價
基於對當時西方的先進和泰國的落後的認識,蒙固的改革目標取向是改變泰國的落後狀態。他主動向西方國家開放,向西方學習,允許西方宗教和文化在泰國傳播,這大大地改變了泰國的傳統落後觀念。他的一系列經濟措施,適應和促進了泰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蒙固改革啟動了泰國的現代化進程。
蒙固王的改革僅僅是初步的,他所著手解決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無疑是不徹底的,但改革並沒有停止,朱拉隆功繼位後,在蒙固已取得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加深入、更加廣泛的改革。蒙固表現出對科學的極其熱愛。
在他年輕時當和尚期間,他曾向法國傳教士帕裡果瓦學拉丁文、數學、和天文學;又向美國傳教士學英文。英文成了他的第二語言,並能用英文簽署國家文件。霍爾對他的英文水平充滿了讚譽,說他「作為國王,他用羅馬字簽署所有國家文件,他那流利而不拘語法的文風,使他的書信讀起來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