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諾斯文明消失之謎 米諾斯文明與牛有什麼關係?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米諾斯文明消失之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伊文思的發掘表明,在公元前6000年時,克里特島已經有人居住。這些居民可能來自西亞或地中海東部地區。這時島上已出現了石製工具,培育的作物,家畜,紡織,陶器,房屋和制銅業。約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島進入金石並用時代。
大量事實證明,克里特島文化和希臘文化之間有密切的聯繫。但是在亞歷山大時期,亞歷山大大帝試圖把希臘文化推向他所征服的東方各地,結果希臘文化在許多方面被東方文化征服,變成一種具有大量東方文化特色的希臘藝術,西方藝術史家稱作「希臘化藝術」。該圖是取自伊特魯裡亞人模仿希臘風格生產的酒杯:普羅米修斯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族的後裔,他聰慧睿智,知道天神的種子蘊藏在泥土中,於是把泥土捏成人形,並賦予生命。
最後他將神出賣給人,因而被宙斯鎖在高加索山上,宙斯還派出兀鷹,啄食他的肝臟。克諾塞斯繪畫的一個常見的主題是「跳牛」,可能與克里特的宗教有關。這幅從克諾塞斯王宮發掘出的「鬥牛士濕壁畫」。畫面兩位皮膚白皙的姑娘和一個深色皮膚的男人正在進行類似於體操的運動。這幅畫一方面表明克里特人已經意識到智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野蠻的勢力,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克里特人生活的富庶。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的原始社會逐漸解體,島上的一些地區出現城堡和階級分化,形成國家。這一時期克里特文明最引人注目的發展是宮殿建築,這些宮殿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建於距海岸不遠的克諾索斯、瑪裡亞和法埃斯特等,其中以克諾塞斯王宮的規模最大:據推算,克諾塞斯王富在其最繁榮的時期,連同附近的建築群可容納8萬人左右。
克諾塞斯王宮防禦森嚴,圍以高而厚的牆,有碉堡守住出海口,宮中有寬闊的房舍,儲藏室,神坊等。宮殿是政治和宗教權的象徵、因此宮殿的出現可能表明克里特島這時出現了奴隸制國家。每個宮殿群體可能都代表一個獨立的小城邦,這些小城邦在公元前1900~1700年左右為爭奪霸權可能發生過戰爭。克諾塞斯王宮可能逐漸佔了上風,取得了霸權。在克諾塞斯和法埃斯特之間,修築了道路。
國家的出現促進了文字的發展和演進。克里特的文字由最初的圖畫式文字發展為象形文字,又由象形文字演進為線形文字。約在公元前1700年和前1600年,島內務城的宮殿曾由於大地震等原因兩度被毀,但很快就被重建。重建的宮殿在設計上比以前更大。其建築風格受埃及影響,結構嚴謹,充滿朝氣。在第二次重建的宮殿中仍以克諾塞斯王宮為最大,佔地面積為3英畝,如果把周圍的建築物計算在內,達5英畝。公元前1650~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繁榮的鼎盛時期。
大約在公元前2000~前1600年期間,是米諾斯文化在吏裡特島的高潮時期,從中發展出一種嶄新的宗教形式,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推崇形形式式的女神。這是克里特人的戒指上雕刻出的人們朝拜肥沃與生育之母的情形。
這時手工業更加發達,各種的陶器製作更加精美,有的陶器壁薄如蛋殼,其典型式是卡瑪瑞斯式陶器(因其發現地而得名)。克諾塞斯王宮的壁畫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堪稱古代藝術的傑作。它們多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為題材,而很少描寫戰爭。
米諾斯人在其強大時,不僅統一了克里特島,而且還統治過愛琴海上的若干島嶼及大陸希臘的一些地方。關於雅典向克里特敬獻童男女以及忒修斯殺死米諾牛的傳說可能反映了這一事實。另外,據說克諾塞斯國王還曾經遠征過西西里,但被西西里人燙死,也反映了它在海外的擴張。
據考證,這個時期克里特文明繁榮的主要原因是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主要是羊毛和油,音盼原因是其對外貿易活躍:由於克里特島人的文明具有水陸雙重性,他們掌握了制海權,因而我們可以認為他們的文明是海上文明。米諾斯的經濟主要依靠貿易。米諾斯人擅長航海,且擁有高效率的船隊。「新殿時期」的船隻長達100英尺,有船員50人,橫渡地中海是輕而易舉的事,米諾斯人在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的愛琴海島嶼、上建立起殖民地和貿易港。
米諾斯工藝晶,如印石,在整個地中海東部地區都有所發現。在米諾斯遺址上已經發現來自希臘、土耳其。愛琴海諸島、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酌金屬製品。在克里特島工作的考古學家也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大型壇罐;這些壇罐曾經用來盛裝橄欖油和葡萄酒,這兩種東西是米諾斯人的出口產品。此外,他們還出口木材、羊毛絨、陶器、珠寶、刀具、香水,以及藥品。
大約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克里特人學會了鑄遣銅器,冶煉業的興起,大大改進了農具和兵器,從而加速了克里特島的經濟發展和海上霸權。這是克里特人製造的雙面斧。
克里特村社無論在社會地位還是經濟上,似乎都比大陸上的村社更奉行平等主義。
除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外,米諾斯還進行過許多殖民活動。米諾斯影響遠遠超出了克里特島。米諾斯人的宗教生活在公元前1500年前就已經相當活躍。伊文思和後來的考古學家發現克諾塞斯遺址上的許多塑像和壁畫表現的是女神或女祭司,這些女祭司或女神,常常手握毒蛇或雙葉斧,這種場景可能與動物祭祀有關。
米諾斯人心中的上帝就是女神;女人在米諾斯的宗教禮儀上應扮演著重要角色。事實上,伊文思認為在王室正殿的廳室,崇拜女神的地方,都被看成是聖堂。
米諾斯人的最令人著迷的是他們的藝術品,這些充滿生氣的大自然中精靈的形象,看上去更加人性化;至少比其他古文化,比如亞述和巴比倫文化中那些僵硬、呆板、描繪著猙獰面孔的作品,更具現代情趣。
米諾斯人的繪畫題材首選動植物,尤其是海洋生物。克諾塞斯宮王后寢宮內發現的「海豚」壁畫中,眾多的小魚簇擁著幾條恬靜、優美的海豚,在珊瑚和海綿間靜靜地遊蕩,噴射著水花,表現出一種寧靜、安詳的格調。人物題材的壁畫中,最完整的是一件高2.22米名為「國王-祭司」的著色淺浮雕。
畫中年輕的國王正在百合花叢中主持祭祖活動。他頭戴用羽毛裝飾的百合花冠,胸前掛著百合花項飾,左手握著麾標、右手上擺至胸前、人物形象富有古典美,肩膀寬闊,腰部纖細,四肢肌肉發達且富有彈性。百合花和蝴蝶也是用極富特色的手法,表現出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背景則使用大面積的紅色,烘托出祭祖活動豪華與神秘的氣氛。
克諾塞斯宮中有很多關於牛的題材,最有名的是壁畫「調牛圖」。畫面表現的是3個緊張而又沉著的人物和一頭奮蹄擺尾、狂奔不止的牡牛。牡牛前後似乎為兩個身材修長的少女,她們的手腕和臂膀上戴有環狀飾物;牛背上倒立著一個深棕色的人,長髮飄逸,動作嫻熟。這幅壁畫的確切含義,目前尚無從考證,似乎是表現一個宗教活動的場面。
但學者們更關心的是畫面中間的人是如何躍上牛背的。此外、宮殿中還有帶牡牛形象的雕塑,甚至連高牆上的城堞都製成牛角的形狀,或許這些與米諾陶及迷宮的傳說有關。
這幅名為「巴黎女子」的肖像畫,惟妙惟肖,美麗動人,是米諾斯壁畫中的傑作。它生動地表明米諾斯人是熱愛生活的民族。
米諾斯文明似乎與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至於克諾塞斯富是根據諾牛的傳說而設計的,還是米諾牛的傳說由亮諾塞斯富的設計而來,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由於謝裡曼在特洛伊城址,伊文思在克諾索斯城的發掘,把歐洲歷史從希臘的古典時代上推到傳說中的「荷馬時代」,又進而追溯到史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