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兩伊戰爭期間人裝損失慘重 失去常規軍力

伊朗在兩伊戰爭期間人裝損失慘重 失去常規軍力

歷史上的國王皇后

伊朗在兩伊戰爭期間人裝損失慘重 失去常規軍力

伊朗正規軍隊—包括陸軍、空軍和海軍—曾經和以色列軍隊一樣,同屬於中東地區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巴列維王朝統治期間,美國為伊朗提供了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伊朗國王也有意願、有能力利用本國石油財富購買先進的常規武器。巴列維國王擁有宏偉願景、財政手段和美國的政治軍事支持,力圖把伊朗變成波斯灣地區實力最強的軍事強國。

而美國同樣也希望支持巴列維國王的軍隊現代化建設。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把伊朗看作是冷戰期間牽制前蘇聯的得力助手,使後者的海上力量無法在海灣地區獲得溫水港,也無法攫取伊朗的石油財富。

為對抗前蘇聯,美國採用了「雙柱」戰略,而伊朗軍隊則是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大大遏制前蘇聯在中東地區的擴張。尼克松總統把伊朗看作是第一戰略支柱,而沙特阿拉伯則是第二戰略支柱。後來的傑拉爾德‧福特總統和吉米‧卡特總統也持有同樣觀點,並為伊朗軍隊提供了先進的美式裝備和軍事訓練指導,其援助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是除以色列以外的任何一個美國安全合作夥伴國家所未曾享有過的。例如,美國向伊朗出售了當時本國戰鬥力最強的戰鬥機F-14「雄貓」戰鬥機。

卡特總統還發佈了一項將伊朗置於中心位置的政策聲明。在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卡特總統公開宣佈了「卡特主義」,指出「外部勢力(暗指前蘇聯)攫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任何企圖,都將被看作是對美國根本利益的進攻。對於這種進攻,美國將使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擊退。」人們對於「卡特主義」的通常理解,是指美國將不惜運用核武器打消前蘇聯軍隊攻擊伊朗和中東地區的企圖。

儘管從美國得到了大量軍事訓練指導和武器裝備援助,伊朗軍隊卻只能說是「外強中乾」。他們可以進行場面壯觀的閱兵遊行,卻在1979年伊朗革命期間土崩瓦解。巴列維國王掌控下的伊朗軍隊由於內部分裂,實力極為弱小,無法阻止伊斯蘭神職人員進入德黑蘭政府執政。

正如評論家羅伯特‧費思科所回憶的,三周之內超過300名巴列維政權高級軍官被迫退出現役,大多數英制和美制軍事裝備如坦克等都因水平低下的維護保養工作而無法使用。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伊朗革命就把7500名巴列維政權軍官清理出軍隊,至伊拉克入侵伊朗時,阿亞圖拉‧霍梅尼政權已清理了軍隊中的12000名原軍官。革命政權只是對空軍部隊還存有信任,因為這支部隊的骨幹力量在革命期間發揮了支持作用。因此,空軍也成了巴列維政權倒台之後唯一一支可以在基地之外身著制服的軍隊。

薩達姆‧侯賽因入侵伊朗暫時性地中止了巴列維王朝軍隊的革命性瓦解進程。1980年,伊拉克開始入侵伊朗。巴格達政府派出了幾乎佔全國總兵力半數的作戰人員以及其12個陸軍師中的大部分,沿長達700公里的前線,穿越伊朗邊境對4個戰略要地展開了攻擊。但是,由於雨季的到來,伊拉克裝甲部隊無法前進,停滯於伊朗境內。布魯津斯學會中東政策研究室主任肯尼斯‧波拉克(Kenneth Pollack)認為,薩達姆的意圖是奪取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以之為根據地在伊朗境內發起一場新的革命,驅逐阿亞圖拉‧霍梅尼,並代之以與巴格達政府交好的政權,從而可以控制該省人數相當可觀的阿拉伯人口以及巨大的石油財富。

伊朗採取了類似於一戰時期的「人海」戰術,對抗規模雖然較小但裝備充足的伊拉克部隊。伊朗由於國內革命的原因失去了美國這一武器裝備的主要來源,但伊拉克卻仍然不斷地從海灣阿拉伯國家以及埃及獲取經濟援助和武器裝備,因為那些國家害怕伊朗一旦戰勝伊拉克和科威特後就會控制整個中東地區。前蘇聯也一以為伊拉克提供武器裝備上的支援。衝突期間,美國也站在伊拉克一方,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情報信息。在漫長的戰爭前線上,美國為伊拉克提供了關於伊朗進攻性作戰準備的預警信息。根據羅伯特‧費斯科的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向伊拉克總參謀部秘密提供了關於伊朗軍隊的兵力部署、戰術計劃和轟炸損傷評估等方面的詳盡信息。

伊拉克還將化學戰納入了他們的作戰計劃。伊拉克部隊以飛機和火炮為平台,將化學武器浸透進入伊朗前線和後方地區。由於伊朗沒有應對化學戰的裝備準備和必需訓練,因此化學武器對其軍隊造成了極大打擊。直到戰爭後期,伊朗才初步運用他們的化學武器打擊伊拉克部隊,但是為時已晚,伊朗已無法挽回戰爭失敗的局面。

伊拉克部隊還利用彈道導彈攻擊了伊朗,而後者的空軍部隊和對空防禦部隊根本無法抵擋。伊朗空軍基本上被伊拉克空軍趕出了戰場,而伊拉克還擁有由前蘇聯提供的大量「飛毛腿」彈道導彈。伊拉克對蘇制「飛毛腿」導彈進行了改進,以更遠的射程攻擊德黑蘭,對伊朗政權基礎構成了威脅。相對而言,伊朗的「飛毛腿」導彈數量極少。兩伊戰爭其實就是「兩座城市之間的戰爭」,伊拉克和伊朗都運用了導彈打擊,試圖增加對方平民的恐慌,破壞巴格達政府和德黑蘭政府各自的政治支持基礎。

由於美國的介入,伊朗於兩伊戰爭期間失去了常規軍事能力。美國開始在波斯灣進行海軍護航,保護商業航運,使之免受伊朗人的攻擊和襲擾。科威特一開始試圖從俄羅斯那裡尋求保護,請求他們將俄羅斯國旗懸掛於科威特油輪之上,但美國及時收回了前期作出的拒絕提供保護的決定,同意保護科威特的海上航運。與美國部隊之間的衝突增大了伊朗的壓力,1988年兩國間發生了最大的一次海上軍事摩擦。美國「塞繆爾‧羅伯茨」號導彈護衛艦撞上了一顆伊朗水雷,導致10人受傷,海軍於4月18日發起報復性「螳螂捕食行動」(Operation Praying Mantis),摧毀了伊朗革命衛隊用以作為攻擊海灣海上航運的基地的三座海上石油平台。伊朗試圖以小型飛機和F-4戰鬥機對抗美國部隊,伊朗導彈艇「約尚」(JOSHAN)號在未能成功以美制「魚叉」反艦導彈攻擊美國部隊後被擊沉。美國還擊沉了伊朗「薩漢德」(Sahand)號導彈護衛艦,擊傷了「撒巴蘭」(Sabalan)號導彈護衛艦。

伊拉克對化學武器的運用、對伊朗前線的攻擊使伊朗遭受了一系列的戰場和國土損失。經過長達八年的戰爭,伊朗軍隊在人員和裝備方面損失慘重。他們失去了大部分從美國購買的軍事裝備。在戰爭中,伊朗大量年輕人犧牲。在伊拉克的導彈攻擊下,伊朗城市居民生活極度困苦,八年的戰爭令伊朗的國家經濟和社會環境急劇惡化。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迫使阿亞圖拉‧霍梅尼不得不「飲下毒酒」,於1988年公開宣佈戰爭失敗。

時至今日,伊朗正規軍隊依然未能從兩伊戰爭中的慘敗中恢復元氣。他們缺少軍事復興、進行現代化改造成為一支具有相當效能的部隊所需要的主戰武器系統。國際制裁使伊朗無法獲得正規軍隊所需要的主戰武器。為解決這一難題,伊朗軍隊不得不將一些陸上、空中裝備加以拆解,以使另外一些裝備保持堪用。這種方式,將會使伊朗軍隊在未來軍事衝突中可調用力量更少。

另外,伊朗政權正在試圖把伊朗革命衛隊建設成比正規軍隊更具競爭力的軍事力量。伊朗革命衛隊擁有兵員約12.5萬人,而正規軍隊兵員總額約為35萬人。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和普通士兵的能力優於正規軍隊官兵。例如,伊朗正規軍隊中,軍事素質較強的約有13萬人,而剩下的22萬人是未經正規訓練的應徵入伍士兵。

伊朗空軍的實力也極為弱小,作戰飛機約為281架,其中美制飛機可用率約為60%,俄制和中國制的飛機可用率約為80%。伊朗最先進的作戰飛機包括約美國制25架F-14「雄貓」戰鬥機、65架F-4「幽靈」戰鬥機和60架F-5「虎」式戰鬥機,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飛行員駕機叛逃所得的24架F-1「幻影」戰鬥機,以及俄羅斯制13架蘇-25「蛙足」戰鬥機、30架蘇-24「擊劍手」戰鬥機和25架米格-29「支點」戰鬥機。

伊朗正努力通過黑市交易獲得武器裝備的配件,以保持部隊的戰鬥力。通過一些不正當渠道,伊朗從美國不法商人手中走私購買了一些較老舊的F-4、F-5和F-14戰鬥機的部件。據美國執法部門官員稱,伊朗僅能從通過走私活動,在國內生產F-4、F-5和F-14戰鬥機所需部件的15%。這些填補空缺的活動,根本不足以維持有效的空戰行動。美國決定將F-14戰鬥機退出作戰部隊,因為此戰機屬於勞動密集型機型,而且要維持作戰能力需要克服大量機械性難題。如果說美國在保持F-14戰鬥機部隊戰鬥力方面存有困難的話,伊朗的情況則更為糟糕。毫不誇張地說,伊朗空軍的存在,對本國的威脅遠勝於對其鄰國或者美國的威脅。伊朗經常因機械問題和維護保養問題發生墜機事件。

現在的伊朗對於其海灣阿拉伯鄰國來說不再擁有軍事優勢。伊朗所擁有的俄羅斯制和中國制武器系統在能力上次於其鄰國所擁有的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提供的武器系統。雖然與海灣地區其他阿拉伯國家相比,伊朗在機動性常規戰爭更富經驗,但這些經驗很快就過時了。1980-1988年間戰鬥在兩伊戰爭前線上的伊朗士兵們已經退役。伊朗人口主體年齡較小,大部分人對伊朗革命根本沒有直接經歷的記憶。

‧復興前景展望

如果伊朗軍隊想要得到復興,發展成為一支現代化的、具有相當實力的作戰力量,他們就必須大幅提高從外國購買武器裝備的力度。伊朗總是在公開場合鼓吹其本土武器裝備生產能力。例如,2007年11月,德黑蘭政府宣佈由本國生產的第二艘潛艇試航成功,宣稱此潛艇可以同時發射導彈和魚雷。實際上,伊朗本土武器裝備生產能力遠不如美國和西歐各國先進,也不如俄羅斯和中國。

在伊朗最有力的外國軍事支持者中,俄羅斯和朝鮮尤為突出。近期,這些國家和伊朗之間貿易額巨大,而且承諾在將來還會進一步加強。伊朗從俄羅斯手中得到了先進的地空導彈防禦系統,這些系統一旦得以部署,將在未來軍事衝突中為美國部隊帶來更為複雜的難題。1991-1997年期間,伊朗共從俄羅斯購買了總價值約14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其中包括「基洛」級潛艇、蘇-24戰鬥機、米格-29戰鬥機以及先進的水雷。伊朗還斥資13億美元,從中國購買了反艦導彈、導彈巡邏艇、空地導彈以及彈道導彈技術,而朝鮮則承諾向伊朗提供「飛毛腿B」和「飛毛腿C」型彈道導彈及技術,從而為伊朗發展「流星」彈道導彈提供幫助。

伊朗的武器裝備採購活動,部分目標是為了對抗美國在海灣地區的海上軍事優勢。俄羅斯賣給伊朗3艘相對先進的「基洛」級柴油動力潛艇,於1980年形成作戰能力,具有靜音、小型的特點,非常適合在海灣淺水海域作戰。據報道,「基洛」級潛艇可攜帶18枚自導和線導魚雷或者24顆水雷。同時,伊朗還在建設其海上非常規戰爭能力。他們購買了至少3艘單人潛艇用於隱蔽破壞和滲透作戰,1993年他們還從朝鮮購買了一些微型潛艇。

伊朗還有可能設法使俄羅斯和中國互相競爭,從而從兩國獲得能力最強的武器裝備。正如中國研究專家貝茨‧吉爾(Bates Gill)所指出的,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對伊朗的軍售是出於戰略原因,「除了巴基斯坦和朝鮮,中國對伊朗軍售在數量和質量上要遠勝於其他國家。」

伊朗正規軍隊的軍事能力現代化工作將是一個長期性的進程。但是,伊朗政權不太可能將注意力從伊朗革命衛隊和「巴斯基」組織轉移到伊朗正規部隊之上,伊朗正規部隊很難獲得發展所需的必要資源。在當前神職政權更加依賴伊朗革命衛隊和「巴斯基」組織的形勢下,伊朗正規軍隊的發展將更為艱難。

在伊朗政權把大部分資源分配給伊朗革命衛隊的情況下,伊朗正規軍隊的發展動力將仍然很弱。但是,伊朗政權仍將可能保持正規軍隊的存在,用以對抗來自於鄰國或者美國的機動式常規軍事威脅。目前,伊拉克和阿富汗正忙於應付本國內部的安全事務,而美國正在從兩地撤回兵力,因此這種突發事件不可能在近期出現。另外,伊朗可能會努力購買生產核武器,以之作為正規軍事能力的最好「快速補充」,也將成為在波斯灣地區對抗其他阿拉伯國家和美國常規力量的最佳手段。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上的國王皇后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