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有哪些成就?對法國又有什麼影響?
在歷史上,鮮有人能將天時、地利、人和集於一體。然而在法國,路易十四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但是對於歐洲其他地區而言,沒有他的出現,日子會快樂許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當年輕的路易十四登上王位時,法國已經是當時人口最稠密、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在馬扎蘭和黎塞留這兩位偉大的紅衣主教的治理下,古老的法蘭西王國已經成為最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路易十四本人也是個能力超凡的人。
即使是20世紀的現代人,也被「太陽王」時代的輝煌記憶所籠罩著。現代社交生活中的種種禮節,都是由路易十四時期的宮廷禮儀創造出來的。
時至今日,路易十四時期建造的劇院還在為我們傳授著各種知識,只是我們還沒有領會其真諦。在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蘭西學院(由黎塞留創建)在國際學術界佔有重要地位,其他國家紛紛效仿。
路易十四的成就不勝枚舉,可以無限列舉下去。
法國料理是一門極難的藝術,是人類文明的最高表現形式之一,它的出現就是為了迎合君主的喜好。路易十四在位的時期,是一個奢華壯觀、優美雅致的時代,至今,它仍然在向我們傳授著種種知識。
不幸的是,這絢麗的圖片背後還隱藏著陰暗的一面。在外越是光彩奪目,在內就越是黯然失色,路易十四統治的法國也沒能倖免。
1643年,路易十四從他父親手中接管了王位,並於1715年去世。這表明,在長達72年的時間裡,法國都一直掌管在一個人的手中,而這一時期足足跨越了兩代人。
路易十四是第一個實行獨裁製度的君主,這種制度高效嚴謹,隨後被很多國王效仿,我們稱其為「開明的專制制度」。他並不像某些統治者那樣,終日遊山玩水,對國家大事置之不理。
在昌明時代,任何一位君主都比他的臣民更加努力。他們起早貪黑,在履行「神授君權」(不用向任何臣民徵求治理國家的意見)的同時,也強烈感受到這份權力覆蓋下的「神聖職責」。
當然,國王不可能事事親歷親為。因此,他必須找到幾個助手和顧問來輔佐自己。在這些人當中,要有一兩名將軍、三五位外交家以及幾個聰明的財政顧問和經濟學家。不過這些高級顧問只能執行國王的命令,不能擅自做主。
在普通大眾眼裡,他們的君主神聖不可侵犯,是國家和政府的代表。於是,國家的榮譽成為某一王朝的榮譽。這和美國人的理想截然相反。法蘭西已經成為由波旁王朝專屬、統治並為其服務的國家了。
這種制度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國王代表了一切,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忽略不計。慢慢地,一些有聲望的舊貴族也被迫把對外省的管轄權交出去。這些權力都轉交到一個滿手墨水的皇室小官僚手裡。在一棟遠離巴黎的政府建築裡,他一個人坐在泛綠的窗前,執行著100年前還屬於封建主的職責。
那些封建主被剝奪了工作的權利,便來到巴黎,在宮廷裡盡情享受。很快,他們的莊園就遭受了一種極其危險的經濟病症的侵襲,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地主缺位所有制」。僅僅在一代人的時間裡,那些繁忙的封建管理者就變成舉止優雅的貴族,他們終日無所事事,遊蕩在凡爾賽宮周圍。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訂那年,路易十四隻有10歲。作為三十年戰爭的結果,哈布斯堡王朝喪失了其在歐洲大陸的絕對地位。而一個有雄心壯志的青年是絕對不會錯失良機,讓自己的國家失去曾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就的。
於是在1660年,路易迎娶了西班牙國王的女兒——瑪麗亞·泰莉莎為妻。沒過多久,他的岳父菲利普四世(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裔國王)就過世了。路易立刻宣佈將屬於西班牙的荷蘭地區(如今的比利時)作為妻子嫁妝的一部分,併入法國國土。
這種合併必然會給歐洲和平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對歐洲新教國家的安全也造成了極大威脅。1644年,在荷蘭共和國外交部長揚·德維特的倡議下,荷蘭、英國和瑞典三個國家組成了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聯盟。但這個聯盟並沒有維持多久。
通過金錢和誘人的承諾,路易十四收買了英國的查理國王和瑞典議會。荷蘭遭到了同盟的背叛,只好聽從命運的裁定。
1672年,法國軍隊入侵荷蘭,一路直抵國家的心臟地帶。荷蘭的堤壩再次被攻陷,法蘭西王國的太陽之光照耀在了荷蘭的沼澤之上。
1678年,荷、法兩國簽署了《尼姆韋根條約》,但這個條約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倒引發了另一場戰事。
1689~1697年,法國對荷蘭發動了第二次侵略戰爭,最終以《裡斯維克條約》的簽訂而宣告結束。但它並沒有幫助路易十四實現佔領歐洲統治地位的夢想。
儘管路易的老對手揚·德維特死在了荷蘭暴民的手中,但他的繼位者威廉三世讓路易為成為歐洲霸主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