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戰役德軍的隱患:面對著英法聯軍的軍事威脅
應該說,德軍進攻波蘭是在兩線作戰威脅下的一次軍事行動。當時,德軍東面有波蘭40多個師,裝備870輛坦克、火炮4300、飛機1000餘架;而西面則是英法聯軍110個師,裝備坦克3000多輛、火炮2.6萬餘門、飛機3000餘架。德軍此時總兵力共106個師,裝備坦克3195輛、火炮1萬餘門、飛機2500架。相比之下,德軍處於嚴重劣勢,不具備兩線同時開戰的能力。因此,如何減輕兩線作戰負擔是保證其不敗的關鍵。
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主要兵力擊敗波蘭,德軍為此所做努力是在德法邊境的齊格菲防線駐守了33個師並可以得到第2和第3航空隊共約500架飛機的支援。同時,希特勒嚴令西線德國空軍在英法空軍沒有沒有進行大規模攻擊前不得越境進攻,只能在德國本土實施防禦。
從德軍部署來看,盡在西線留下33個師的兵力顯得遠遠不夠。何況這33個師中沒有裝甲與摩托化部隊且只有11個是現役師。齊格菲防線雖說可以依托但並不很牢固,這一點上遠遠比不過法國的馬其諾防線。而且防線也缺乏足夠的縱深,對於勢力龐大的英法聯軍並不能構成很大的阻礙。500架飛機可以對守軍起到增援作用,但同英法聯軍上千架飛機相比則感覺有些寒酸。所以實際上,德軍進攻波蘭有很大的冒險性,因為兩線威脅並沒有解除。
德軍在西線的33個師直接面對的是法國駐守馬其諾防線的86個師,兩者兵力相差懸殊。何況,法國空軍可以出動對德國軍火基地-魯爾區實施大規模轟炸,如果真的發生的話,將會嚴重影響德軍作戰計劃。而且,對於法軍來說,這應該是保存己方實力而又能打擊德國的最佳方案。德軍的許多將領在9月份也最擔心這件事的發生。儘管由於法國害怕空襲會引起德國報復而最終沒有出動空軍對德國實施空襲,但德國自身以寄希望於德不動則法不動的消極思想來組織西線防禦本身有很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法國沒有轟炸德國是膽小而缺乏眼光,對於德國來說沒有背後遭到空襲實屬僥倖。
德國在對波蘭作戰中是沒有必要擔心英法大規模進攻的,原因就是有蘇聯的暗中幫助。在蘇波戰爭爆發次日即1939年9月2日,蘇聯就宣佈局部動員。而在英法對德宣戰後兩天,9月5日,伏羅希洛夫命令基輔和白俄羅斯特別軍區進入戰備狀態。這時的形勢非常明朗,波蘭已經處於與德國作戰,英法也已經捲入;此事無論是英法波德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威脅到蘇聯。這時的蘇聯是中立國,在「事不關己」時它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為「世界和平」而協助仇視自己的波蘭攻打德國。顯然,蘇聯的軍事舉動是針對英法對德宣戰的。1939年9月9日,法國第4集團軍向薩爾布呂肯地域實施有限進攻。第二天,蘇聯西部軍區部隊再次進入戰備狀態,進一步證明了這個意圖。
1939年9月17日, 「蘇聯紅軍向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開始JF進軍,以便將渴望重歸蘇維埃共和國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生命財產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並制止XTL侵略的進一步擴大。」這個行動,協助德國的用意很明顯,當然還有自身國家利益需要。
結合德蘇秘密協定,無疑蘇聯兩次將軍隊進入戰備狀態真正目的在於幫助德國牽制、消滅波蘭,並以此來威懾英法,為德國減輕西線威脅,以使德國在萬一遭到英法大規模進攻時不必顧慮波蘭而全力對付英法。這樣,蘇聯不僅能夠得到協定中劃歸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且也能利用英法同德國大戰之際四處擴張並最終坐收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