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國府台合戰爆發的背景是什麼?國府台合戰的最終結果
第二次合戰
背景
後北條氏重新制霸關東後不久,就爆發了第二次國府台合戰。這次合戰的雙方統帥,正好都是第一次國府台合戰的兩位主角的兒子,即北條氏綱的兒子氏康和裡見義堯的兒子義弘。
合戰
永祿六年〔1563年〕,上杉謙信再次關東出陣,攻擊常陸土浦城主小田氏治,他同時請求上總的裡見氏和武藏巖付太田氏出兵協助。於是裡見義堯派其子義弘,並太田三樂齋資正進攻後北條氏。
太田資正暗中聯絡族叔、江戶城主太田康資,請他離開後北條氏的陣營,獻出江戶城來。此太田康資乃是太田道灌嫡派的曾孫,早就對後北條氏心懷不滿,於是雙方商定,只等北條氏康出兵救援小田氏,他即奪取江戶城,切斷後北條軍的退路。
然而北條氏康何如人也,這樣發生在眼皮底下的陰謀他豈有看不見之理?結果還沒等他離開小田原,太田康資的計劃就敗露了,被迫逃出江戶城,往投巖付太田資正。為了接應康資,太田、裡見聯軍匆忙西進,列陣於國府台地區。
次年〔1564年〕正月,北條氏康、氏政父子親自上陣,以猛將北條綱成為先鋒,以氏康的另外兩個兒子氏照、氏邦,以及大道寺直家為合後,統率兩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往國府台。太田、裡見聯軍以逸待勞,沒等後北條勢站穩腳跟,就揮軍掩殺過去。後北條方亂成一團,名將遠山綱景、景久父子、富永政家等先後戰死,多虧北條綱成阻遏追兵,勇猛奮戰,才避免全軍皆潰的命運。
雙方激戰整整一天,直到暮色四合才各自收兵。太田、裡見聯軍打了勝仗,不免擺宴慶功,鬆懈了防備。而北條氏康就趁著這個機會,於夜半時分冒著浠浠瀝瀝的小雨,悄悄潛至聯軍背後。一聲號響,後北條軍洶湧殺來,聯軍大潰,裡見義弘等人突破重圍,好不容易才逃得了一條性命。
就這樣,第二次國府台合戰又以後北條氏大勝而告終,據說這仗裡見、太田聯軍死傷五千三百餘人,北條氏方死傷三千七百餘人,在冷兵器時代,這一傷亡比率是相當可觀了。北條氏康趁勝追擊,突入上總,逼近裡見氏主城久留裡,連裡見氏的重臣正木時忠都棄甲而降了。
結果
這一仗幾乎宣告了南總名門裡見氏的滅亡,不過好在英主裡見義堯還在,費盡心機才熬過了苦日子。至於裡見義弘,他後來繼承義堯為家督,鼓勵百姓"落書"(就代官貪污害民等事,直接向家主上書),可以說是一位賢君,但他在戰略戰術上卻能力偏低,被迫與後北條氏和睦,在爭雄關東方面,可算是徹底地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