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戰爭中的奧爾良戰役:貞德率軍收復重鎮
奧爾良戰役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著名戰役。在聖女貞德的領導下,被困多年的法蘭西南部重鎮奧爾良得以解圍,從而為法國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428年10月,英軍開始圍攻奧爾良城。貞德再也不能平靜下去了。她於第二年一月再度來到沃古勒爾城,求見城防司令波德黎庫爾。司令官還是無法理解這位愛國少女之心,再次拒絕了她。幾天之後,貞德再一次來到波德黎庫爾面前,鄭重表示希望盡快趕到希農,謁見太子,並陳述救國大計。此時,波德黎庫爾也動開了腦筋,首先,他從未遇見過象貞德這樣堅決要求報國的熱血青年;其次,貞德的影響越來越大,如果貞德果然能夠成氣候,無疑司令官本人也有推薦之功勞。所以,他一面派人向太子報告此事,一面傳令貞德靜候旨意。 期望已久的回音終於盼到了,太子歡迎貞德前往。1429年2月22日,貞德一行七人,踏上了去希農的征途。 從沃古勒爾到希農,一共有十二天的路程。一路上,貞德向陪同她的官兵學習了許多有關戰爭的知識,對於軍隊的編制以及如何制定作戰計劃等具體問題,也都仔細地作了探討。 當時,法國朝廷的官員們對貞德的到來持兩種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認為,應當充分利用貞德對國家和民族的熱忱,用以提高法軍的士氣;另一部分人則極力反對,認為去求救於一個農家少女,以解國家之危,實在不成體統。 法國王太子當時處境也非常困難,因為時值奧爾良城萬分危急之際,一旦失守,法蘭西的前途將不堪設想。他已經作好了逃亡國外的準備,因此,現在來自任何方面的援助都是迫切需要的,所以,貞德的到來,使他如魚得水,深感及時。正是迫於形勢上的需要,3月8日晚,王太子接見了這位不尋常的來客,親自詢問了貞德的來意。貞德斬釘截鐵地回答,請給我軍隊,我要立即去解救奧爾良城!這氣壯山河的聲音,使王太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重新看到了一線希望。接著,太子的顧問機構--皇家會議委託一些議員和神學教授,組成審查委員會,對貞德進行了嚴格的「審查」。三個星期後,審查委員會做出鑒定,大意是認識沒有必要推開和拋棄貞德。 1429年4月27日,法國王太子查理授予貞德「戰爭總指揮」的頭銜,貞德報國之心如願了。她手持王太子贈給的寶劍,騎著白色戰馬,統率七千名法軍,開始向奧爾良城逼進。 奧爾良城被英軍重重包圍已有半年之久,城內守軍糧盡援絕,天天都在盼望著南來的援軍。然而,除去密密麻麻的圍英軍以外,只剩下沮喪和失望。英軍則一面日益緊縮包圍圈,一面投入相當的兵力來挖掘通往城內的地道。他們想方設法,逼迫奧爾良獻城投降。 法軍總指揮貞德對於打好這一戰役,做了通盤考慮。她認為,擺在法軍面前的是一場極為嚴峻的考驗。要想扭轉戰爭局面,首先,必須把握戰機,爭取首戰取勝;其次,她分析了奧爾良城當前的情況,瞭解到圍城的勃艮弟大門守備力量不足,是英軍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決定集中全部兵力攻擊圍城英軍這個弱點,突破包圍圈,衝入奧爾良城。 作戰計劃確定後,貞德一馬當先,以萬死不辭之勇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兵向勃艮弟大門實施猛烈的突擊。法軍排山倒海而來,銳不可擋。貞德挺矛揮劍衝入英軍陣地,經過一場激戰,終於殺開一條通往奧爾良城的血路。圍城的英軍見法軍來勢兇猛,難以抵擋,便放棄陣地四散逃竄。這時,城內守軍也趁勢殺出城來接應,並與援軍會師城外。貞德率領法軍,於29日晚8時,在一面面錦旗前導之下,順利入城。
法軍攻入奧爾良,並不意味著這座城市的解放,因為它仍然處於英軍的重重包圍之中。但是,援軍的入城,給予奧爾良的人民以極大鼓舞,人們手持火把,傾城出動,歡迎法蘭西民族女英雄的到來。 貞德率法軍入城以後,英軍立即再次縮小了包圍圈,並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了圍城的工事。 5月2日,貞德親臨前沿陣地視察,並調整部署,準備迎接新的戰鬥。在細緻的勘察中,貞德發現了英軍一個致命的弱點,即各個圍城部隊都在各自的堡壘或要塞中閉關自守,相互間聯繫不多,難於迅速集中兵力。 5月4日,貞德率領法軍,並加入了奧爾良市民武裝部隊,聯合攻打英軍在城東的桑魯要塞。貞德指揮果斷,身先士卒,臨危不懼,法軍士氣大振,一個個奮勇當先地投入戰鬥。狡猾的英軍看到桑魯要塞已經難以守備,便立即抽調奪西堡壘的部分兵力前去援助。這支援軍企圖攻打法軍的側後,迫使法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以解桑魯要塞之危。貞德鎮定自若,命令一部分兵力組成一道牢固的防線,死死頂住西邊來的敵軍,她自己則率兵以更猛的攻勢,繼續對付桑魯要塞。此次戰鬥,英軍受到較為沉重的打擊,有一百六十七人被擊斃,四十多人被俘虜。而奧爾良城內則鐘聲大鳴,人民歡欣鼓舞,熱烈慶祝被圍困以來的再一次勝利。 奪取桑魯要塞的勝利,意義十分重大:法軍從此控制了盧瓦河上游地區,為解除奧爾良之圍開闢了通路;同時,首戰的勝利大大提高了法軍的士氣,使全體軍民增強了戰勝英軍的信心。
在盧瓦河下游,英軍還有一座牢固的要塞--屠稜要塞,其戰略地位也十分重要。5月6日,法軍在貞德指揮下,向屠稜方向運動。7日晨7時,攻打屠稜要塞的戰鬥打響了。貞德依舊手執軍旗衝在最前面,當接近要塞後,貞德率先爬上攻城梯。總指揮作出了榜樣,法軍官兵增添了無限的勇氣和力量。這時,守城的英軍萬箭齊發,貞德不顧這些,冒著箭雨衝到城牆最高處,英軍慌忙集中大部分火力對準貞德一人,不幸,貞德被擊中了肩部,從攻城梯上跌落下去。總指揮身負重傷,但毫無懼色,她從容地拔掉箭頭,忍著巨痛,重新投入了戰鬥。法軍全體將士目睹了這一切,都被總指揮這種視死如歸的頑強精神所感到,人人振奮,個個爭先,繼續猛攻。 擔任要塞守備的英軍也是困獸猶鬥,拚死抵抗,致使戰局犬牙交錯,法軍屢攻不克。於是,英、法兩軍陷入長時間的對峙狀態中。法軍的一些將領也喪失了信心,準備下令收兵,改日再戰。在這關鍵時刻,貞德振臂高呼:「勇敢地戰鬥吧,勝利就在前面!」她置生死於不顧,奮力向前衝殺,法軍士兵紛紛響應號召,一湧而上,拿出以一當十的拚命精神,終於一鼓作氣奪取了屠稜要塞。
此時,夕陽西下,夜幕將垂,經過一整天的浴血奮戰,法軍懷著勝利的喜悅,浩浩蕩蕩地從南門又進入了奧爾良城。 緊接著,5月8日,法軍乘勝連續作戰,一天之內,奧爾良周圍所有的英軍堡壘--大約六十座--被法軍一一摧毀,英軍兵敗如山倒,已無心戀戰,他們焚燬了盧瓦河北岸的所有營房和設施,遺棄了陣地和所有裝備,狼狽逃跑了。 1429年5月8日,是個難忘的日子。被英軍重重圍困長達二百零九天的奧爾良,終於重新回到了法蘭西人民的懷抱。奧爾良城內的鐘聲又一次敲響了,人民載歌載舞,迎接法蘭西軍隊及其總指揮貞德的凱旋。 奧爾良戰役的勝利,在英法百年戰爭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一舉扭轉了法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面,進而轉敗為勝,使百年戰爭從此朝著有利於法國的方向發展。 奧爾良大捷,有如春風一樣迅速只遍法蘭西大地。它是加速法蘭西民族意識覺醒的一付有力的催化劑,它給法蘭西民族帶來了新的希望,它進一步增強了法國人民必勝的信念。 奧爾良戰役勝利以後,貞德並沒有停止戰鬥,她繼續揮師北上,連續收復了許多英軍佔領的城市,其中包括重鎮蘭斯。並於1429年7月7日親自陪同王太子查理來到蘭斯大教堂,舉行了傳統的加冕典禮,使查理正式繼承法國王位,成為法國國王。 奧爾良戰役至今已經五百餘年。法國人民,尤其是奧爾良人民珍重地把貞德的輝形象和不配業績銘記在心,稱之為「奧爾良的女兒」和「奧爾良的英雄」,特別是每年的5月8日,奧爾良人民都要以隆重的方式紀念自己偉大的女兒--法蘭西傑出的女英雄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