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歷史:軍隊遭到包圍,帝國尊嚴遭受沉重打擊
查理大帝摧毀了阿瓦爾人的勢力,使潘諾尼亞地區的保加爾人得以擺脫阿瓦爾人統治。結果,保加爾王國因此在實力和領土方面獲得極大擴張,也使得其領土在塞伊斯河一線與查理大帝的帝國接壤。科魯姆這位潘諾尼亞地區保加爾人酋長奪取了保加利亞王位。他是位彪悍的鬥士,尚武好鬥,咄咄逼人,很快就成為拜占廷人的禍害。拜占廷帝國曾建立起強大的邊境要塞防禦線,以阻止保加爾王國的入侵。德維爾圖斯、亞得裡亞堡、腓力普堡和薩爾迪卡是這條防線的要點。
809年,薩爾迪卡遭到科魯姆蹂躪,要塞被毀,強大的邊防軍被殺戮。拜占廷皇帝立即著手應對,他揮軍挺進普裡斯卡,此後又對薩爾迪卡進行大規模進攻,意圖在於重新修復邊境要塞。經過兩年的精心備戰,他發動了決定性的反擊,準備工作包括了將小亞細亞的農兵遷移安置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地區。811年春季,尼基弗魯斯親率其強大的軍隊越過邊界,不理睬科魯姆的和談請求,直撲普裡斯卡,摧毀了保加爾人首都,燒燬了汗王的宮殿。得勝的皇帝拒絕了保加爾人一再和談的請求,他決意要最終了斷保加爾王國,大舉追擊與其隨從一起逃往山裡的汗王。但是,幸運之神不再眷顧他。811年7月26日,拜占廷軍隊在山口遭到科魯姆的包圍,被分割為數段,皇帝本人陣亡,勝利的汗王按照習慣將其頭骨製成酒杯,並在慶功宴上用它與貴族輪流把盞。
這次完全意外的可怕災難的後果是難以估量的,因為它對拜占廷權威尊嚴的沉重打擊極為嚴重,遠超過軍事失敗本身。自從民族大遷徙時代瓦倫斯皇帝在378年抵抗西哥特人的亞得裡亞堡戰役中被殺以來,還沒有任何拜占廷皇帝被野蠻人殺死。在外族公開的敵視中,拜占廷帝國一再用實力證明其優勢地位,然而此時卻威風掃地,不久前還乞求和談的科魯姆一舉成為聲名顯赫的勝利者。其侵略計劃如今再無約束,其征服慾望此刻面臨前所未有的意外機遇帝國痛苦而焦慮的歲月就在前邊。
在讓皇帝尼基弗魯斯本人搭上性命的這場戰爭中,其兒子和繼承人斯達烏拉西烏斯身受重傷,但設法逃脫,與其隨從逃到亞得裡亞堡。他在這裡嚴格按照法定繼承原則和程序,被宣佈為皇帝。這個舉動只具有臨時的官方意義,因為斯達烏拉西烏斯幾乎沒有康復的可能性。皇帝繼承問題是在君士坦丁堡最終得到解決的,受到致命傷害的皇帝被運送到那裡以便為其繼承者加冕。正常自然的皇帝繼承候選人應該是沒有子嗣的皇帝最近的親屬,即擔任宮廷總管的妹夫米哈伊爾。選定他為皇帝繼承候選者的提議得到皇帝的軍隊將領們和大教長尼基弗魯斯的支持。但是,皇帝已經奄奄一息,其妻子雅典姑娘塞奧發諾反對這一解決方案,因為她打算效仿伊琳尼,親自執掌統治大權。斯達烏拉西烏斯擔心她的要求將引來嚴重的反應,故遲遲不做最後決定,致使首都民情鼎沸。當邊境外交政策情勢極為險惡之際,皇位空缺凸顯問題的嚴重,恢復正常狀況刻不容緩。一場通過正常法律途徑無法達到的「宮廷政變」最終解決了問題。10月2日,米哈伊爾在大競技場被軍隊和元老院宣佈為皇帝,幾個時辰後便在聖索非亞教堂由大教長尼基弗魯斯加冕。斯達烏拉西烏斯當著群臣的面簽署了文件,而後隱退到修道院裡,他在那裡苟延殘喘了3個月,最終去世。
米哈伊爾一世是個軟弱的君主。他極易受到強悍性格的人的影響,缺少勇氣採取受民眾反對的措施。在這方面,前任皇帝尼基弗魯斯聲名顯赫。米哈伊爾終止了經濟政策,利用一切機會向軍隊、朝臣,特別是教士封賞。米哈伊爾一世是狂熱的崇拜聖像者和虔誠的教會奴僕。在其統治期間,正統派揚眉吐氣,儘管毀壞聖像的起義即將爆發。被流放的斯圖迪特派人士被平反召回,按照他們的意見決定撤銷809年宗教會議就「通姦爭論」問題的決議,重新頒布了對教土約瑟夫開除教籍的決定,這些都使他們與教會當局恢復了正常關係。斯圖迪特派領袖塞奧多利的影響空前強大,其超常的活力和永不衰竭的精力使皇帝欽佩得神魂顛倒,而著名的斯圖迪特修道院甚至對戰爭與媾和事務也擁有最終發言權。
拜占庭政府對西部帝國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尼基弗魯斯一世決定不理睬查理大帝對皇帝稱號的要求,因為他已經明確做出了暗示。他甚至走得更遠,拒絕大教長尼基弗魯斯按照習慣將宗教會議的文件呈送教皇。這個加洛林君主和支持他的教皇都對其頑強的對手採取不妥協的敵視態度。同時,查理大帝的勢力持續擴大,直逼拜占庭領土。查理大帝在伊琳尼時期就征服了伊斯特拉河流域和多座達爾馬提亞地區的城市,而年輕的國王丕平則於810年控制了威尼斯,雖然拜占庭艦隊曾一度從海上發動了成功的進攻。查理大帝此時採取步驟繼續擴張,施加壓力,對已經衰落的拜占庭帝國而言,這種壓力是絕不會失敗的。米哈伊爾一世為了恢復先前被佔領的疆域已經準備承認查理大帝的皇帝地位,812年他派遣拜占廷代表前往亞森承認查理大帝為皇帝。從此以後,不論在實踐中還是在理論上都存在兩個帝國。
確實,法蘭克君主只是被承認為皇帝,而不是羅馬人的皇帝。查理大帝本人也的確盡力迴避使用「羅馬人皇帝」的頭銜。拜占延人堅持認為,他們才擁有使用這個稱號的權力,並強調其與西部皇帝的區別,強調君士坦丁堡的那位羅馬人惟一的皇帝。但是,與古羅馬拉上關係是中世紀帝國觀念的基本內容。拜占庭帝國即始終認為自己就是羅馬帝國,而實際上在9世紀以前其皇帝稱號中很少體現這樣的觀念,同樣,西部帝國則主要通過教廷與羅馬緊密聯繫起來,儘管事實上它直到奧托時代才最終以同樣的稱號與羅馬聯繫起來。第二帝國的建立和被認可,對拜占庭帝國繼承羅馬遺產的惟一特權也是一個挑戰。然而,加洛林帝國和重新煥發活力的拜占庭帝國之間的分離使君士坦丁堡後來的君主有可能否認812年對西部帝國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