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協定簽訂紀實:條約是如何被簽訂的?
四國領導人在慕尼黑的談判幾乎沒有什麼好談的,協定是完全按照希特勒的要求作出的。 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被召到了慕尼黑,但是,卻一直被排斥在會議之外。 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之一馬薩裡克博士就當時的情況寫道:「晚上十點〔九月二十九日〕,英國代表霍拉斯爵士把新計劃的要點告訴了我們,並交給我們一張地圖,上面標明了將要立即被佔領的地區。我提出了反對意見,對此他兩次斬釘截鐵地說,他對於他所講的話,沒有什麼可補充了。我們就對於我們來說極為重要的那些地方和地區發表了意見,他對這些意見毫不注意。最後,他回去開會了。」 會議結束後,在三十日凌晨大約兩點一刻,在攝政宮飯店張伯倫房間裡,張伯倫和達拉第向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宣佈了他們同希特勒達成的協定。 馬薩裡克博士後來在他的文章裡描述道:「一個法國人用一種十分粗暴的態度向我們解釋說,這是一項無權上訴、也不可能改變的判決。」 面對慕尼黑協定,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很清楚,一九一八年邊界所確定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已不復存在了。但是,其他國家的反應卻與此完全不同。在布拉格正在發表公告時,在別處則是一片歡欣鼓舞的景象。 在慕尼黑四季飯店,法國代表團一大早就被一大群人吵醒了。這些就要去上班的人說,他們曾「非常害怕」,但是,他們只有一個想法:「不會打仗了。」他們向達拉第發出了陣陣歡呼。當然,他們歡呼的還有德國的勝利。 在法國,當達拉第總理在機艙門口出現的時候,他望到的是一片真正的歡呼的海洋,人群不斷高呼「和平!和平!」、「達拉第萬歲!」、「和平萬歲!」、「法蘭西萬歲!」站在拉斐特美術館陽台上的姑娘們不斷揮動著她們手中的小國旗。 在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專車是穿過勃倫納山口回國的,墨索里尼的女婿齊亞諾伯爵記載說:「從勃倫納到羅馬,領袖受到的上自國王,下至農民的歡迎,是我從未見過的。」 在英國,在赫斯頓機場,等待張伯倫的首先是國王喬治六世陛下的邀請:「我派我的宮廷大臣送這封信給你,問你是否可以直接到白金漢宮,以便我可以親自向你表示我的衷心祝賀,祝賀你對慕尼黑的訪問成功。」 「同時,這封信向你表示最熱烈的歡迎,由於你的耐心和決心,你贏得了整個帝國的同胞的永恆感激。」 張伯倫後來向他的姐姐敘述了倫敦群眾的熱烈情緒——幾乎是狂喜:「甚至報紙上的描述也並不能使人想像出在我從赫斯頓機場乘車前往白金漢宮的途中的場面。從頭到尾,人們都夾道歡迎,各個階層的人喊得嗓子都啞了,有人跳在汽車的踏腳板上,靠著車窗,向車裡伸出了他們的手,想要同我握一握。」 在唐寧街十號,首相揮動著他和希特勒簽署的文件,對群眾說:「我的好朋友們,這在我國歷史上是第二次從德國回到唐寧街,帶回了體面的和平。我相信這是我們的時代的和平。」而下面的街道上則響起了「善良的老維尼爾」的喊聲。 這真是一種殘酷而短視的歡樂。 《慕尼黑協定》實際上宣判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死刑。使這個國家不但喪失了將近五分之一的領土、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業實力,而且還打亂了它的整個鐵路運輸、公路交通、電話電訊系統,使它喪失了重要的防衛屏障。在協定簽訂之時,希特勒就制訂了「清算捷克斯洛伐克殘餘部分」的絕密計劃。在不到六個月之後,這個協定就和捷克斯洛伐克一起不復存在了。它被簽字人之一的希特勒親手撕毀。 《慕尼黑協定》對德國來說不但增強了經濟和軍事實力,而且鞏固了希特勒在國內的政治地位,造成了一種所謂「元首是一位征服者、英雄式的人物」的形象,大大提高了希特勒個人獨裁的權力和威望。 《慕尼黑協定》使英、法本身也受到沉重打擊。英國出賣了他所謂的「遙遠的國家」,法國拋棄了自己的盟國。這使本來依附於英法的歐洲中小國家加劇了對英法的離心傾向。此後,法國的同盟體系全盤瓦解,它在歐洲大陸的地位受到徹底動搖,給希特勒的進攻創造了條件。 《慕尼黑協定》使希特勒看透了英法的虛弱,他更加肆無忌憚地橫行於歐洲大陸。 《慕尼黑協定》給了蘇聯所倡導的集體安全政策以致命一擊。張伯倫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使斯大林對英法將法西斯禍水引向東方的企圖不能不有所警惕。因此,說一年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訂立沒有受到《慕尼黑協定》的影響是不客觀的。 邱吉爾在同張伯倫就德捷問題進行爭吵時曾經說過一句一針見血的話,可以作為對《慕尼黑協定》的最好評價:讓你在戰爭與恥辱之間作一抉擇,你選擇了恥辱,而你將來還得進行戰爭。 《慕尼黑協定》本身是個短命的條約,但其影響卻是深遠的。對於現代人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風起雲湧般疾變的形式下家喻戶曉的許多事件和詞彙,都早已從他們所熟知的國際政治詞彙中消失了。比如德奧的合併、第五縱隊、吉斯林和貝當的背叛以及租借法案等等。但是,慕尼黑和綏靖這兩個帶有貶義的詞卻流傳下來,仍然在當代國際政治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