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世界裡的詩意美——論安徒生與王爾德童話裡的藝術美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鬥,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19世紀英國(準確來講是愛爾蘭,但是當時由英國統治)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其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唯美主義代表人物,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
王爾德童話以其對藝術技巧的陶醉和執著,在童話領域中獨樹一幟。在創作來源、對像、氣質及藝術技巧上與安徒生和格林童話對比中展現出其特別之處,讓讀者為之傾倒,是一種美的享受。
童話是人類兒童時期的重要精神營養來源。在童話領域中,有不少傑出的童話作家寫了許多家喻戶曉的童話,王爾德的童話又是怎樣立足於童話之林的呢?我們不妨將其與安徒生、格林兄弟這樣的童話創作大家進行一番比較。
首先,在童話創作來源上,王爾德的童話和安徒生的童話是童話文人創作的代表,他們的童話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自己對生活的體察。他們都是文學成就偉大且領域豐富的文學家。王爾德寫詩歌、戲劇創作、寫小說、辦雜誌等等,樣樣都是成績斐然的;安徒生是個複雜的人物,他不僅是童話作家,而且還是詩人、劇作家、哲學家、思想家和民主主義者。所以他們特別是以「為藝術而藝術」為創作思想的王爾德更能在童話創作中展示童話作為文學體裁的內涵。而格林童話剛好相反,是在民間傳說的材料基礎上創作的,格林兄弟做的是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所體現的是對民間文化的關注和反映。其童話大部分來自於格林兄弟的故鄉——德國,也有少部分來自於歐洲的其他國家。這也使得童話最初的定義把它說明為是源自於民間的。
其次,在創作對像上,一反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等大多數童話將其讀者預設為兒童,王爾德童話的預設對像範圍還要大。他的作品中,反覆而成熟的用辭,有很多的內涵只有成人才能理解,如《漁夫和他的靈魂》探討的是靈與肉的問題。王爾德本人也直認不諱:寫這本書不是為了兒童,而是為了8歲至80歲充滿童真的人。
在他的第二集《石榴屋》的創作中,王爾德把全書獻給了妻子康思坦絲,然後每一篇故事又分別獻給不同的年輕女士,都是王爾德熟識的對文學藝術感興趣的女人。其中,《年輕的國王》獻給布拉基夫人,她是沙勞越的女王,白酋長的妻子;《漁夫和他的靈魂》獻給摩納哥的愛麗絲公主;《星孩》獻給瑪歌德小姐,她後來做了迪士波拉夫人。
在情節與藝術技巧所佔比重的處理上,安徒生的童話情節比較平實,形式上也體現了一定的藝術美感。格林童話以情節奇特、充滿了美好的幻想、故事性強為引力,適應了兒童的閱讀心理,對生活經驗尚淺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的兒童來說是一種很好的享受,豐富了他們想像力,是他們的閱讀生活的好伴侶,因此深受兒童的歡迎。然而從藝術上講,格林童話是粗略的。讀者體會到的更多是情節,它的藝術手法則是稚拙的,很多只是一個故事的概述,缺乏有意為之的藝術修飾。總而言之,它的最大特色就是來自民間,由格林兄弟對它進行加工再創作。所以它講述的東西反映了民族心理、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民間文化的因素,不管這些是文明的還是像現在有些人所講的有一定的陰暗成分,對兒童而言他們會在意的和能理解的、影響力大的部分還是在於它幸福、明快的那一部分。
但王爾德更加體現出了對藝術技巧的陶醉和執著,強調於藝術和美才是他的重頭戲,情節只是順理成章地展開,他熱衷於對華美詞語的堆砌,繪聲繪色的唯美描寫。這是為某些人所批判的,認為過分注重形式美是他童話創作的弊病。同是寫人魚公主的外貌,王爾德極盡所能用了最為美輪美奐的詞語來形容小人魚:
「她的頭髮像是濕滿滿的金羊毛,而每一根頭髮都如同放在玻璃杯中的細金線。她的身體白得跟象牙一樣,她的尾巴如同銀子和珍珠的顏色。銀色和珍珠色就是她的尾巴,翠綠的海草纏繞著它;她的耳朵像貝殼,她的嘴唇像珊瑚。冰涼的波浪沖擊著她的胸膛,海鹽在她的眼皮上閃閃發光。「
在安徒生著名的《海的女兒》中,則只是寥寥幾筆:
「她們是六個美麗的孩子,而她們之中,那個頂小的要算是最美麗的了。她的皮膚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雖然也有其獨到之處,但畢竟不如王爾德所寫的讓人印象深刻和回味無窮。
這與王爾德的「為藝術而藝術」的創作原則是息息相關的,區別於安徒生的更加樸實、平易、簡練的風格。無疑,閱讀王爾德的童話更是一種美的享受,這使他區別於安徒生的也區別於很多的童話。
第四,在營造童話氣氛時,格林童話多以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的大團圓喜慶場面作為結尾,渲染的是喜慶氣氛。與其不同,安徒生的很多童話作品是悲劇性的結局,如為人們所熟知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而他的後期作品更是以陰鬱低沉出名。王爾德的童話主人公也最終大多走向死亡,總有種悵然若失的淒美感。若說格林童話教育兒童要像灰姑娘一樣在艱苦環境中依然保持一顆純正、善良的心靈,最終便會贏得幸福美好的生活,那麼安徒生的童話讓人看到的是世間的不公正而充滿了同情和沉重,而王爾德的童話則能使人在真善美的碎片中仍然珍藏著一絲浪漫——對貞守真善美的憧憬。
最後,在創作氣質上,王爾德的創作更具有貴族式的浪漫主義風格,這在他的創作中是始終如一的,而安徒生童話更具現實主義傾向,格林童話也體現出了一種平民的視角和氣質,畢竟他們的童話是對民間小故事的整理,決定了他們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其實是下層人民的生活和心理。
誠然,王爾德的童話也有一定的現實基礎,批判了一定的現實現象,格林童話雖然也體現了一定理想色彩,但王爾德的不同之處在於他類似於「含著眼淚的微笑」,逆境的逆轉,是對實現理想所抱的幻想,是公子哥未經辛酸的想當然的天真。這與王爾德作為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身份是相適應的,王爾德的童話主人公多為貴族,擁有高貴的、衣食無憂的身份地位,貧窮是作為貴族要同情的對象來寫的。明顯的例子是作者以一種貴族式的審美趣味來創作人物的外貌和所處環境。
而安徒生的身世是貧窮的平民,比王爾德有更多人間疾苦的體會,他在一定程度是平民的代言人。雖然前期他也曾有過一些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如《海的女兒》,但更多的作品尤其是後期的作品更注重於鳴現實生活的不平,更具人民性。嘲諷統治階級的貪婪、愚蠢、驕傲、不可一世,又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德,如《皇帝的新裝》;特別是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辛酸不堪的生活,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雖然安徒生到一定的時期都會給兒童們獻上一冊童話集作為禮物,但是到後期,由於他所承受的生活之苦太過艱巨,使得他的童話也籠罩上了陰鬱低沉的氣氛,從情節生動性和愉悅性來說已經不大適合於兒童的閱讀了。他的後期作品熱衷於反映社會現實是有些人成年之後飽嘗人間滋味才會喜歡上的。
若說王爾德的童話由於措辭的複雜性和結局的悲劇性而被視為不大適宜於兒童,那麼安徒生後期的童話更與童話的為兒童而作的初衷背道而馳了。相對於安徒生的童話也相對於格林童話的民間來源所賦予它們的複雜營養成分來說,王爾德的童話要更為單純、更為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