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護法阿育王:曾把佛遺留的舍利為八萬多份?
探尋真理的人們,若是不想被錯誤的見解左右和支配,應拋棄人云亦云的錯誤方式,努力探究那些自己的未知領域。為了證實自己對佛法的瞭解和懷疑的可靠性,就要先知道佛教的來歷,要知道佛是怎樣出生的,佛教又是怎麼創立的,佛教的教義是什麼,否則就容易產生既沒有任何道理也不符合歷史真實的邪思倒見。
在歷史上確確實實出現過釋迦牟尼佛這個偉大的人物,不但他所說的經書保存至今,其教法也由一代代的弟子傳承延續下來,而且他圓寂火化後的舍利、牙齒等也一直珍藏於世間,為人們所供奉。據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圓寂以後,古印度的阿育王曾把佛遺留的舍利共分為八萬四千份,遣派使者往世界各地起塔供養,目前仍有十多座佛真身舍利塔存留在中國境內,比如五台山塔院寺的白塔、寧波阿育王寺的佛塔等等,就是當年阿育王建造的八萬四千塔之一。1987年於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中發現的佛指骨舍利,在歷史上就曾被唐代的高宗皇帝、女皇武則天以及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七代帝王先後多次隆重迎請到皇宮,供帝王大臣后妃們禮拜供奉,後唐懿宗皇帝於鹹通十五年正月(公元874年)將此舍利珍藏於法門寺地宮之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當時唐朝皇帝迎送佛指骨舍利以及人民爭相朝拜的盛況,在古老的石碑以及史書中皆有詳細的記載。
釋迦牟尼佛當時留在世間有四顆牙舍利,一顆在龍宮,一顆由天人迎請到了天宮。一顆在現在的斯里蘭卡,這在藏地高僧根登群佩的《印度遊記》一書中就曾記載過。這顆佛牙歷來被斯里蘭卡人民視為國寶,每年都要舉行慶祝活動,屆時由專門的御象馱著佛牙出巡,全國上至總理、內閣部長,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夾道歡迎頂禮膜拜,這種大規模隆重的佛牙遊行活動,作為斯里蘭卡的傳統信仰,從古代就一直延續到如今仍然承續不斷。第四顆佛牙就在現在中國北京的靈光寺內,作為稀世國寶,由中國佛教協會和國務院宗教局等國家部門派人專門嚴加保管,中外佛教徒來此朝拜的人絡繹不絕。1996年12月,應緬甸政府的恭請,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准,這顆佛牙第三次迎送到緬甸,在首都仰光的大塔內供奉了90天。
希饒加措格西是中國佛教協會著名的藏學研究員,他說:「我從五六歲開始入了佛門,學習和研究佛法,現在已經有八十多歲了。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呢,我覺得佛教是真實不虛的,除了瘋子以外,不敢說佛教是迷信或者是假說的。因為佛教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真實的對人們有利的宗教,並且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也是真正有這麼一回事。釋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尼泊爾藍毗尼花園,修六年苦行的地方尼連禪河,成道時的金剛座,還有釋迦牟尼佛在畢缽羅樹下證悟後,初次宣講佛法之地波羅奈斯城的鹿野苑(現名薩爾奈德),以及其他講法的地方,比如王捨城附近的靈鷲山等,釋迦牟尼佛以前曾經活動過的很多古跡聖地現在還在,這些都不是假的。1956年的時候,印度和尼泊爾政府開了一個世界性的紀念釋迦牟尼佛涅槃二千五百週年的國際性會議,那時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和代表都參加了,中國政府叫我去參加這個會議。雖然對於釋迦牟尼佛涅槃的時間有不同的算法,但現在公認的是那個年代,我也參加了這個紀念大會,當時給我的感受是很大。既然是這樣,那我們沒有學問的人呢,也就不能隨隨便便地那麼去胡說一番,有些歷史也是任何人也否認不了的。」
1990年我曾去印度朝拜過釋迦牟尼佛的許多聖地,尤其在釋迦牟尼佛降生的地方,有阿育王時代的石碑,石碑上用古梵文明確地刻寫著釋迦牟尼佛降生在這個地方。並且古時印度釋迦族中的聖者釋迦牟尼佛,也為後世中利根的人們留了很多《大藏經》的經典,而對於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人們,釋迦牟尼佛當時則親自顯示神變踩下了足印,留給他們作為憑證。所有這些事實也並不是一種傳說,而是現在印度以及國際上許多考古學家們所公認的。印度前總理馬哈特瑪·甘地也說:「我慎重地認為,佛陀教法的核心現已成為印度不可分割的部分。印度教的印度,今天已不可能折回原路去重溫喬達摩發動的那場影響了印度教的偉大改革。他的巨大奉獻,他的出家學道和毫無瑕疵的生活,在印度教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印度教也會永遠感激這位偉大的老師。」
當時在我們朝拜期間,看到像斯里蘭卡、泰國、緬甸,還有西方國家的很多知識界的人士,這些科學信徒們在親眼目睹到這一件件鐵證般的歷史事實後,對佛法也生起了無上的信心。當時我們的法王如意寶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的科學家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歷史。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大藏經》經典和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曾經活動過的地方,現在都一一地歷歷在目,如果像這些都不承認的話,那我們人類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國王和各個時代活動過的很多著名人物,他們所遺留下來的各種論典和歷史足跡也沒有理由成立了,這二者可以說是相依相存的。因為佛教和人類歷史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說現在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們並非出於強迫,而是自願地信仰佛教,這些都說明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佛教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認為那些具有智慧的人們應該研究佛教和歷史,如此則能使自己以前對佛教的誤解自然而然澄清,從而使這個短暫人生的未來更具意義,進而對佛法和人類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