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熱窩事件前的爭議:兩大集團爭奪國際霸權

薩拉熱窩事件前的爭議:兩大集團爭奪國際霸權

世界歷史雜談

薩拉熱窩事件前的爭議:兩大集團爭奪國際霸權

  斐迪南遇刺僅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而戰爭的準備早已在進行中。

  19世紀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爭奪歐洲霸權和分割殖民地的鬥爭中,已結成了兩個互相敵對的軍事侵略集團,即德、奧、意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同盟。進入20世紀,迅速強大起來的德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的叫囂嚴重威脅著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德國修築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觸犯了英國在西亞、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國在非洲的侵略計劃和在南美的傾銷政策也同英國發生尖銳的矛盾。德國積極加強海軍,力圖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英德在殖民地、商業和軍備等方面的鬥爭使兩國的關係日益緊張。德國的強大,使歐洲的「均勢」被打破,英國不得不放棄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調整對外關係。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假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歐洲的競爭對手沙俄。同時,英國也在歐洲大陸尋找與它的宿敵法國接近。

戰爭爆發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發反對殖民統治的人民起義。法國以恢復「秩序」和保護僑民為由,佔領非斯。德國不容法國獨佔摩洛哥。7月1日,德國炮艦豹號駛進摩洛哥的阿加的爾港,隨之巡洋艦柏林號也出1914年摩洛哥海面,德法戰爭迫在眉睫。這時英國決定支持法國,並聲稱在摩洛哥問題上英國不惜與德國一戰。在英國的壓力下,德國不得不同意與法國談判。11月,雙方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的保護國,法國把法屬剛果的一部分割給德國作為「補償」。

  摩洛哥危機尚未過去,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間又發生了戰爭。意大利早就蓄意侵略土耳其的北非屬地的黎波里,決定趁英、德、法等國捲入摩洛哥危機時,染指的黎波里。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政府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抗議土耳其在的黎波里阻撓意大利的「企業活動」。土耳其拒絕接受這個無理通牒,意土戰爭隨即爆發。

  20000餘意軍先後在的黎波里登陸。意軍裝備精良,在戰爭中第一次使用了飛機,意大利艦隊控制了沿岸港口,英國又不許土耳其援軍通過埃及。這樣,意大利打敗了土耳其軍隊,但遭到了的黎波里阿拉伯人的頑強抵抗。戰爭一直延續到1912年巴爾幹戰爭開始才結束,土耳其把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後來合稱利比亞)割讓給意大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