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高裡·派克:赫本的最佳銀幕情人,雖未與之成眷侶,卻守護了女神半個世紀
「茶花」的煙盒上有兩句詩: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這樣的初遇,不是咫尺天涯的疏離,而是,我在你的眼中,看到另一個自己。
那一年,她23歲,他36歲。
1953年,她初出茅廬,便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與當時已經如日中天的好萊塢著名演員格裡高利·派克合拍電影。在《羅馬假日》裡,赫本飾演高貴優雅、儀態萬方的安妮公主,而派克演繹的則是一位丰神俊朗、有情有義的記者。他們地位迥異,卻陰差陽錯地邂逅,經歷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遭遇後,他們情愫暗生,但身份的「天塹」橫亙在那裡,只能讓他們悵然地揮手自茲去。片尾,男主人公傷心地凝望著公主離去後的背影,在短暫的一天裡,他體驗到比疲於奔命尋找新聞更珍貴的追求,那便是自由和愛一個人。
而戲外,她運乖命蹇,黛色的眼眸裡總是憂傷滿溢,而與之搭檔的派克是好萊塢有名的紳士,彼時的他早已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大明星,是多少名媛少艾傾慕的夢中情人。
所以在他面前,她總是有些誠惶誠恐,小鹿般的眼神一旦與他深邃的目光無意對接上,她便驚遽地轉過臉去。但他的溫潤如玉和彬彬有禮讓她慢慢卸下心防,她開始從心底信任這個大她13歲的偶像。拍片的空隙,他們會在片場做各種有趣的遊戲,他的幽默風趣讓她不再眉頭緊蹙;抑或在暮色四合的黃昏一起去湖邊漫步,波光瀲灩,亦如他們舒展輕颺的心情。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多年以後,赫本仍記得她與派克一起度過的那些愉快時光。
儘管當時,派克的第一次婚姻瀕臨破裂,但在這個善良而又敏感的女孩面前,他要努力給她營造一個明媚的世界,所以她總是從他那裡感受到春風拂面,那些欲訴無從的心事,他只掩抑於心之幽谷。
面對這個天使般的女子,他能為她做到的,就是呵護好她的每一寸翎羽。
所以,接受採訪時,他經常強調:《羅馬假日》是赫本的電影,我只是配角。
他的光芒從來就難以被遮蔽,但他的虛懷若谷讓他甘願充當她的綠葉,讓赫本這顆冉冉上升的明星更光彩熠熠。
甚至,在《羅馬假日》上映之前,派克發現海報上打著他的名字赫然醒目,但赫本的名字卻很小,而且藏在一個角落裡。他特地通知製片方把原來演員表上的「格裡高利·派克主演的《羅馬假日》」改成奧黛麗.赫本。
1953年8月,《羅馬假日》上映後引起巨大的轟動,赫本的名字迅速蜚聲世界。1954年3月25日,一鳴驚人的赫本因在《羅馬假日》中的精湛演出,獲得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那個流光溢彩的夜晚,大喜過望的赫本,站在領獎台上激動得語無倫次,她宛若一泓清泉的明眸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即便緊張得手足無措,卻沒有忘記告訴全世界:「這是派克送給我的禮物!」
赫本成了影后後,各種榮譽紛至沓來。然而這些並不是她真正渴望的東西,她最嚮往的是獲得真摯永恆的愛情。在她九歲時父母即已離異,多年的動盪不安和顛沛流離,讓她特別期待擁有一個溫暖的臂彎和幸福的家庭,讓她從此不再魂無所依。或許派克體察到了赫本的內心渴望,在《羅馬假日》首映式結束後的晚會上,他特意介紹赫本結識了好萊塢著名導演、演員兼作家梅厄·菲熱。梅厄是派克相知多年的朋友,慧眼識珠的派克認為,只有梅厄才能匹敵赫本的灼灼光華。
梅厄亦年長赫本十幾歲,雖沒有派克那般氣宇軒昂,但和赫本一樣,梅厄也精通多種語言,他們溝通順暢,再加之梅厄性格溫柔,對赫本體貼備至,所以,赫本從最初對梅厄的仰慕變成了深深的依戀。
後來,赫本不顧母親的堅決反對,1954年9月24日,和梅厄在瑞士盧采恩湖畔的一個小教堂結婚。
派克千里迢迢趕來,參加了他們的婚禮。他真誠地為他們祝福,但他不動聲色的外表下,掩藏著的,是一種叫做無奈和認命的憂傷。
他送給赫本的結婚禮物是一枚蝴蝶胸針。這枚胸針造型精美,雍容華貴,非常契合赫本典雅端莊的氣質。赫本愛不釋手,一直珍藏在她的身旁,直至去世。
不久,派克的婚姻也終於走到窮途末路,他和妻子協議離婚。1955年,派克在巴黎結識了一位法國女記者維洛妮卡,她雖然沒有傾國傾城之貌,但兩人情投意合。而且維洛妮卡和派克一樣喜歡孩子,她非但沒有將3個繼子當做累贅,反而視同己出。後來她又為派克誕下一兒一女。
與派克琴瑟和鳴,其樂融融的家庭相比,赫本的婚姻則不盡如人意。
梅厄雖然也是才華橫溢,但若論成就與名氣,遠不如赫本。世人眼中的她優雅得像墮入人間的謫仙,她的眼波流轉,她的風華絕代,再加上出神入化的演技,讓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於是,人們對他們這一組合的非議日囂塵上,這讓自尊心極強的梅厄非常沮喪。
由於童年的陰影,讓赫本極其不願重蹈母親婚姻失敗的覆轍。於是她發誓要讓自己的家庭成為好萊塢的典範。因此,她決定和梅厄同進同退,一刻也不分離。她甚至對導演提出條件:沒有梅厄參加的電影,她堅決不演!
婚後,赫本相繼主演了《戰爭與和平》、《黃昏之戀》以及讓她有幸第三次獲奧斯卡獎提名的《修女傳》。赫本的表演日益爐火純青,她塑造的諸多女性形象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
1959年7月17日,赫本生下兒子肖恩。因為身體太弱而經歷過兩次流產,所以對於這個來之不易的小生命,她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來由於兩人的差距,心理就不平衡的梅厄,更感覺受到赫本的「冷落」,漸漸地他們的婚姻出現裂痕。
1968年秋天的羅馬,陰雨連綿,赫本14年的婚姻徹底終結。她精心營造並拚命維護的城堡,亦敵不過時間的浸淫與愛的悖離。傷心欲絕的赫本差點一病不起,那段時間,她彷彿又回到了淒惶無助的幼年:我要的不過是一個溫暖而完整的家而已,為什麼如此微薄的心願,仍要生生地被奪去?
就在赫本陷在悲傷的漩渦裡難以自拔時,派克的電話從大洋彼岸的那端響起,赫本彷彿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在最可信賴的老友面前傾吐自己的痛苦糾結:「在這個圈子裡,婚姻真難維持啊!請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業放在第二位的。我本來想白頭偕老,但太難了,太難了!」在聲色犬馬的好萊塢,她一直保持著低調與內斂,當她的婚姻支離破碎時,也從不訴苦於人前,但在派克這裡,她的所有悲欣交集,他都是有權利知道的。
這份無條件的信賴,從他們合作拍片那天起,便已牢固建立。她甚至告訴自己,這個情深義重、如父如兄的男人,才是世上唯一不會背叛和傷害她的人。
1968年冬,赫本與意大利精神病學者安德烈·多蒂醫生一見傾心,一年後,二人結合,同年4月赫本由於懷孕,暫時息影,專心扮演賢妻良母的角色。1970年2月8日,次子路卡出生,但新生命的降臨,並沒有讓一個責任感匱乏的男人懂得珍惜,流連「花叢」,熱衷夜場的多蒂由於出軌,赫本的婚姻再次觸礁。
不久,赫本收到多蒂的離婚文件。當她顫抖著手簽下自己的名字的時候,甚至絕望地認為,她是一個不配得到幸福眷顧的女人!
但就在赫本飽嘗婚姻之痛的時候,派克亦遭遇了人生的最大一次打擊。1974年,他30歲的大兒子自殺身亡,這對已屆暮年的派克無疑是最大的殘忍。猝然而降的噩耗,就像地獄之門在他的面前訇然中開,吞噬與裹挾了他餘生的全部希望。他和妻子終日以淚洗面,極度的悲愴讓他們拒絕與外界交流。但他的城防卻只對赫本一人開放。
她日夜兼程,匆匆從瑞士趕來,只想在他最痛苦無助的時候,陪伴在他的身旁。
亦如那些似水流年裡,他的溫言暖語,撫慰了她多少難以為繼的時光。
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次婚姻失敗的赫本1980年出演《皆大歡喜》,與演員羅伯特相識,羅伯特待她篤誠,始終相伴在她的左右,直至1993年與世長辭。所以,他是她晚年裡上帝給予她的最後補償。數十年光陰,讓她韶華已逝,她以蒼顏對白髮,幸好,有他撐起愛的綠蔭,護佑她生命的最後一程。
晚年的赫本作為聯合國愛心大使,常年奔走於世界各地。1992年赫本去索馬裡慰問兒童,回來之後便感到腹部不適,不久便查出罹患結腸癌,雖然做了手術,但醫生估計只能再維持一年多的生命。她自知時日無多,遂向醫生請求回到故鄉托洛亨納茨,最後看一眼瑞士的白雪。
白雪皚皚,覆蓋著山川大地,亦埋葬了多少歲月清殤,往事迷離。
回首來途,亦不過,長似一生,又短如須臾。
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獲悉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她禱告,祈求她能夠康癒,但最終,人們期盼的奇跡並沒有發生。
1月20日,赫本在睡夢中猶如一隻蝴蝶,翩然離去,享年64歲。幾天後,她的遺體被安葬在瑞士的小鎮公墓。
那一天,成千上萬的羅馬人帶著鮮花來到台伯河向她遙寄哀思,人們將永遠記得這個40年前來到這裡的美麗公主。人們沒有想到,已經77歲高齡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不遠萬里趕來參加了赫本的葬禮。要知道,自退休之日起,派克就深居簡出,極少和外界接觸。
葬禮上,已是風燭殘年的派克老淚縱橫,那一刻,面對他心目中唯一的天使,哽咽難抑:「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為赫本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她的手翩翩起舞,是我無比的幸運。」他緩緩地低下頭,在赫本的棺槨上留下深情的一吻:「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
這是他心底最大的秘密,它一直蟄伏於曲徑通幽的時光深處,那裡綠草如茵,春風沉醉,那是他為她打造的愛的神袛。
如今,他終於向長眠的她,告白。就像多年前,銀幕上的喬,凝神睇望睡夢中的公主。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針,依然完好無損地珍藏在她的首飾盒裡。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飾慈善義賣活動。那天,派克親自前去買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針。他乾枯的手緊緊握住那枚胸針,摩挲著那彷彿仍有餘溫的花紋,穿過漫長的時光隧道,他不禁再一次憶起他們相遇的那一刻,她宛若山間清風,拂過他的心田;又彷彿看到她揚起俏皮的嘴角,微笑地向他致意......
2003年6月12日凌晨4點,派克,這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標誌,被譽為「一生都值得愛的男人」,在他的比弗利山莊的寓所裡,永遠地闔上了雙眼。
五十年前,他與她驚鴻初見;半個世紀後,他亦追隨她而去。他們沒有成為現實的夫妻,卻是彼此靈魂的伴侶:若我不能與你執手相看,這命運的潮漲潮落,那麼,就讓我天涯咫尺,用盡一生守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