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穿越阿爾卑斯山:一場命運的遠征

漢尼拔穿越阿爾卑斯山:一場命運的遠征

世界歷史雜談

漢尼拔穿越阿爾卑斯山:一場命運的遠征

「你們現在所已經跨越的不僅只是意大利的天然屏障,而且是羅馬城本身……你們餘下的行程將一路下坡,平坦順利。經過一、兩次戰鬥,那個意大利的堡壘與首都就將歸你們所有,任你們支配了!」 ——漢尼拔 公元前208年冬 於阿爾卑斯山

說起漢尼拔,熟悉世界軍事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他是與建立橫跨亞非歐的馬其頓帝國之亞歷山大大帝、將古羅馬帝國版圖擴大到最大的凱撒大帝、建立世人皆知的拿破侖帝國的拿破侖.波拿巴一起的「西方軍事史四大名將」之一。漢尼拔其人生經歷,在我看來是這四大名將中最為傳奇的(拿破侖也頗為傳奇,但是歷史記載頗多,而漢尼拔則更有神秘感),有興趣的童鞋不妨去讀一下漢尼拔的維基百科。

曾經有人說過,世界軍事史上,成功翻越阿爾卑斯山進行大規模軍事活動的將領只有兩位,一位是拿破侖,另外一位就是漢尼拔。這話其實有些誇張,起碼一些文章就已經列舉了不止他們兩位翻越阿爾卑斯山的。但我們不妨可以從中看到翻越阿爾卑斯山的艱辛。拿破侖曾經這麼說過:「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個詞」。說這話的時候就是在翻越阿爾卑斯行軍的途中。

不過今天我們不聊拿破侖,我們只聊漢尼拔,說一說這位2200年前的神秘人物——原因很簡單,因為有資料顯示,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正是從賽尼斯山(Monte Cenis)翻過去的!而Monte Cenis是今年環意的幾大高山中唯一一座兩邊都爬過的山峰!也許從漢尼拔當年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車手們在翻越這一座座高山時的不易!

緣起

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出生於迦太基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哈米爾卡.巴卡是迦太基的著名將領、政治家。他生在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而迦太基這個靠海洋貿易而起家的古老地中海帝國正在衰落,哈米爾卡窮極一生也無法戰勝古羅馬人,於是逼漢尼拔立下終身與古羅馬為敵的誓言。在迦太基朝政混亂、窮奢極欲、對外孱弱的時候,哈米爾卡帶著漢尼拔到西班牙擴展疆域,在父親的身邊他學到了行軍打仗的知識,隨後為掩護漢尼拔和他的姐夫哈斯德魯巴撤退而淹死。而漢尼拔姐夫哈斯德魯巴採用懷柔政策繼續在西班牙開疆擴土,漢尼拔也從中學到了政治手腕。在哈斯德魯巴遇刺身亡之後,漢尼拔接過了父親的衣缽,稱為了西班牙執政官。

時勢

當時的古羅馬帝國,通過第一次布匿戰爭 和其他一些小型戰役、外交手段,取得了對第策尼安海、西西里島、撒丁島、科西嘉島等島嶼和領海的控制權,以海洋制霸起家的迦太基被迫失去所有的海軍,還不能擁有海軍。漢尼拔兄弟在意大利的登陸作戰遭到了失敗,加之沿途去意大利的制海權、海島控制權都在古羅馬人的手裡,海上登陸作戰反而成為了下策。

反觀陸路,漢尼拔通過一系列的征戰和外交手段,基本佔領了西班牙地區埃布羅河以南的地區。但是漢尼拔也覺察到,長期佔領西班牙是不現實的(對於西班牙這種小國林立的國度,馬基雅維裡在其經典著作《君主論》第四章中曾做過專門論述,他認為,佔領西班牙這種國家比較容易,但是保有它卻是異常困難。西班牙於公元前206年被西庇阿暫時征服之後,與羅馬人發生衝突連綿不絕達數百年間之久,就是因為這個國家裡有無數的小王國。)西班牙可以給漢尼拔提供糧草、兵源、銀礦,但是西班牙當地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卻讓他明白盤踞西班牙不是長久之計。

在另一方面,古羅馬人與高盧人開戰,古羅馬軍隊進佔現在的法國南部的大片領土,並開始羅馬化殖民統治。不過,高盧人是難以被征服的,他們骨子裡就仇恨這些入侵者(就如他們此行2000年所做的那樣),反抗古羅馬統治的浪潮不斷,讓漢尼拔發現了盟友的可能。

出發

在權衡了各方面利弊和各種局勢之後,漢尼拔於公元前218年5月率領步兵七萬五千餘人,騎兵一萬二千人離開新迦太基城。為了抵達相當於今西班牙北部邊界的地方,他必須行軍五百英里,其中大多為山地。大軍渡伊比魯斯河時正值七月中旬,過河後不久即遇到與馬西利亞並多少與羅馬友好的部落的抗擊。經過一場速戰速決然而卻傷亡巨大的戰役,漢尼拔才得以控制介於伊比魯斯河與比利牛斯山脈之間的這個地區。為了確保迦太基對於該地區各部落的持續控制,漢尼拔撥給其弟漢諾一萬步兵與一千騎兵,命其在原地留守。

漢尼拔對其軍隊進行縮編,使它減少到他認為自已有能力維持其過高盧途中的給養為止。他批准一部分伊比利亞士兵返回家鄉,然後就開始翻越比利牛斯山、此時他手下大約有步兵五萬人,騎兵九千,外加大約四十頭戰象。這都是些久經沙場的老兵,隨他征戰已多年。大軍巧妙地渡過羅納河,並於古羅馬的一些兵團發生對抗之後,漢尼拔大致保持東向,一路朝他迄此為止所遇到的最大障礙阿爾卑斯山進發。

險阻

歷史學家在他究竟走的是哪一條路線以及他利用哪個隘口翻山進入意大利這些問題上眾說不一。波利比烏斯與利維都相當詳細地描述了這次翻山的經過,但是要認定其路線卻難上加難,因為他們所提到的拉丁文地名早已改為法文,以致現在的地名幾乎沒有一個與原來的拉丁文地名有任何相似之處。

從羅納河出發行軍四天之後,漢尼拔來到了一個波利比烏斯稱之為「島」的地方,因為它在形狀上很像尼羅河三角州。不過現在這塊三角地的底邊不是海而是山。它可能是夾在埃蓋河、羅納河與巴羅尼山脈之間的那個地區。漢尼拔發現在那裡在進行著一場戰爭。兩兄弟正為爭奪部落領導權互相殘殺。其中的兄長投向漢尼拔求援。

漢尼拔馬上認識到這個地區擁有一個盟友的好處。他隨即介入並幫助哥哥趕走了弟弟。為了表示感激,這位新酋長向迦太基人提供了武器、被服與靴子。迦太基士兵於夏天離開西班牙,現在即將進山時已是十月份,對這些東西當然求之不得。這些友好的高盧人繼而又護送迦太基人通過由不友好的阿羅布洛熱部落所佔據的地區,一直送到第一個隘口的山腳下。

至此,漢尼拔的路線是沿羅納河北上,然後似乎轉而沿羅納河的支流之一,德龍河,向多菲內阿爾卑斯山東行。部隊既已開始登山,護送前來的友軍就離去。攀登的目標可能是格裡蒙隘,因為那裡的情形似乎最符合古代歷史學家的描述。護送部隊剛走,阿羅布洛熱人就謀劃在迦太基軍進入第一個隘口時向其發動襲擊。他們在道路上方的山坡上設下埋伏,以便居高臨下進攻排成縱隊前進的迦太基軍。

然而漢尼拔對阿羅布洛熱人的計劃已有所得知並已派出探子探取進一步情報。探子回報說,那些部落兵於夜間離開其有利地形返回村子裡歇息。漢尼拔遂率領部隊開赴戰地,直至快到敵人伏擊點跟前才紮營。這裡道路狹窄,地勢險要,有好幾處地方兩邊峭壁封道,其餘地方則是一邊懸崖,下面直連深淵。那天夜晚漢尼拔令人燃起所有營火,似乎全軍都已安息。然後他親率一支輕武裝部隊奪取了阿羅布洛熱人築好的陣地。

次日晨,阿羅布洛熱人發現陣地被佔不禁萬分驚愕,但是他們發動襲擊之意已定,於是他們暫且放過迦太基縱隊,讓他們沿著山路往前再走一段。等迦太基人進入又一條隘路時,這些部落人同時在幾處發動襲擊。運載給養的牲口所受到的攻擊尤其猛烈

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戰馬戰象跌落山谷

牲口受驚,結果許多因失足滾下陡坡而斃命。這對漢尼拔來說是一個慘重的損失,因為根據部隊的運載能力他本來就已經嚴格限制了隨軍攜帶給養的數量。但是,他在驅走了襲擊之敵以後拿下了阿羅布洛熱人的主要城鎮。在那裡,他得到了馬匹、毛驢充作馱畜,同時還徵集到了可維持二至三天的糧食、食畜補給,從而為上述損失找到了補償。

經過一天的休息,大軍遂揮師進山。數天之後,一些當地部落人攜帶禮品來見漢尼拔。為了證明他們的友誼,他們主動交出數人作為人質,同時表示願為大軍做嚮導,漢尼拔懷疑其中有詐,然而還是收下了禮物,讓這些土著帶了兩天路。

這一天,大軍正在通過「一條險峻難行的峽谷」(波利比烏斯語,或許是指吉爾谷),綿長的隊伍遭到了伏擊。土人們以礌石襲擊迦太基人,使迦軍人畜驚慌傷亡巨大。但是漢尼拔對遭伏擊的可能性已有所準備,事先將騎兵與輜重置於隊列之首,將擁有重武器裝備的步兵放在末尾。根據這個部署,重步兵出擊,重創並驅走敵兵。自此以後,除了一些小型襲擊之外,土人們沒有再找迦軍的麻煩。

次日,即進山後的第九天,大軍到達了隘路的最高處。他們在那裡休息了兩天,以便讓人畜中的許多掉隊者趕上並重歸大隊。這個隘口高出雪線,看來很像是特拉維爾塞特隘。正如波利比烏斯描述的,這是一個極高現在已不用的隘口,迦太基人處此因境,顯然忽略了走一條容易通行的路線。這表明那些靠不住的嚮導故意將他們領入了一個難以通行的地區。

至此時,由於路途艱難,損失巨大,故而部隊士氣低落。將士們邊爬山邊作戰,本已疲憊不堪;身在異國,遠離故土,加上不慣嚴寒氣候,更使他們鬱鬱不樂。漢尼拔把軍官們召集到一處地方,從那裡他們可以俯瞰遠眺意大利平原。據利維記載,他對他們說:「你們現在所已經跨越的不僅只是意大利的天然屏障,而且是羅馬城本身。你們正在進入一個友好地區,那裡的居民與我們同樣仇恨羅馬人。你們餘下的行程將一路下坡,平坦順利。經過一、兩次戰鬥,那個意大利的堡壘與首都就將歸你們所有,任你們支配了!」

暴雪

漢尼拔的這一番話鼓舞了他的部下。但是實際情況並不像他所希望的那麼容易。積雪未化,久凍不開,然而老天又降新雪,致使路滑難行。人畜失足,紛紛滾下山坡。馬匹與毛驢的尖蹄踩碎了冰層,其細腿插進裂口被冰刃劃得鮮血淋漓,因而必須由人先為它們把道路踩實,否則它們就寸步難行。最糟糕的是那場新降的大雪蓋沒了這條危險重重的小道,即使沒有那場雪,這條道路本來就夠難辨認的了。

他們來到了一處地方,那裡的道路巳被山崩阻斷。漢尼拔命令部隊原地停止前進,動手修築新路。他們用了一天功夫開出一條小徑,馬匹與馱畜因而得以行走在低於積雪地帶高度的道路上並吃到生長於雪線以下的草類與植物。又化了三天時間拓寬路面以供戰象通行。這些可憐的大象此時已瘦骨嶙峋的了。

開始登山後的第十五天,漢尼拔及其軍隊終於出現在波河流域一帶。自從他們於新迦太基城啟程以來至此時已過去了五個月。行程之中,損失巨大。根據波利比烏斯所述,走完全程的只有一萬二千名利比亞步兵、八千名伊比利亞步兵以及不到六千名騎兵。與當初滿懷向羅馬復仇的強烈希望從羅納河出發時的兵力相比,人數已不足半數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