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瓦爾肯群島:芬蘭第一個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項目
克瓦爾肯群島是芬蘭第一個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項目,距離瑞典的高海岸150公里。這由冰磧石形成的群島,及不斷上升的地形,是研究地殼均衡現象的典型地區。同樣受到冰川作用影響,瑞典的高海岸與芬蘭的克瓦爾肯群島各有不同地形特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簡介
英文名:Kvarken Archipelago/High Coast
入選時間:2000 2006
遴選依據:N(i)
地理位置:N63 18 00 E21 18 00(芬蘭克瓦爾肯群島)
N63 00 E18 30(瑞典高海岸)
遺產編號:898
地形特點
高海岸以滿佈岩石的陡峭海岸線為特色,山丘高達350米;而瓦爾肯群島則由低平的冰磧群島組成,最高點離海平面只有20米。這兩個地區,正好完整代表冰河時期後複雜的地形發展。克瓦爾肯群島佔地194,400公頃,土地約占總面積15%,其餘85%為海洋,擁有6,550個大小島嶼,總海岸線長達2,840公里。
這區水深大約只有25米,佈滿彷如洗衣板的脊狀冰磧。其中最特別的是Ostrobothnia平原上,一大片非常完整、由De Greer冰磧石組成的區域,估計約在1萬至2萬4千年前形成,充分展現冰河時期後,冰川在陸地上逐漸融化的過程。原來被巨大冰川壓迫下沉於海底的陸地,以驚人的速度上升,每年群島區會增加100公頃的土地面積,平均上升速度為每年8-8.5毫米,全球最快。
持續改變的地形,造成海岸線不斷延長、島嶼增加、海灣逐步形成湖泊繼而發展成為沼澤;若速度不變,2500年後,芬蘭與瑞典之間的克瓦爾肯海峽將會出現相連的土地,波的尼亞灣可能成為歐洲最大的淡水湖泊。克瓦爾肯群島獨特的地形及生態環境,記載著地球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不斷由海床上升的新陸地,由於未有經歷侵蝕和破壞,有助科學家瞭解由冰河時期以來的地球歷史及生物進化過程,並對地質學研究來說,極有代表性。
瑞典的高海岸於2000年加入世界遺產名錄,該處海岸岩石高聳,冰河期之後的陸地抬升清晰可見。而克瓦爾肯則遍是低平的洗衣板狀冰磧群島,其最高處海拔僅20米。最明顯也最壯觀的地方是10000到24000年前Ostrobothnia平原的大陸冰層消融而形成的De Geer冰磧,展現著大陸冰層的冰川逐漸消失的過程。De Geer冰磧的形成非常獨特而具有代表性,該地區頻繁地出現新升地面,而且擁有圓丘冰磧和冰川山脊橫截面的其他形態。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克瓦爾肯群島和高海岸坐落在波的尼亞灣,北部延伸至波羅的海。克瓦爾肯群島的5600個島嶼的群島上佈滿仿如洗衣板的脊狀冰磧,在10000到2.40萬年前形成了一大片非常完整的大陸冰蓋。該群島處於持續上升的過程中,原來被巨大冰川壓迫下沉於海底的陸地,以驚人的速度上升,隆起的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持續改變的地形,造成海岸線不延長、島嶼增加、海灣逐步形成湖泊繼而發展成為沼澤。
高海岸也已基本上形成的合併進程的冰期,冰川退卻,並從大海中出現了新的土地。自從9600年前最後一次冰川從高海岸退化至今,已隆起285米,這是最高的「反彈」記錄。該遺產提供了出色的機會,以瞭解地球表面冰川形成和土地隆起的重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