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靈頓:新西蘭的首都,常受海風的侵襲而有“風城”之稱

惠靈頓:新西蘭的首都,常受海風的侵襲而有“風城”之稱

世界歷史雜談

惠靈頓:新西蘭的首都,常受海風的侵襲而有“風城”之稱

惠靈頓(英語:Wellington、毛利語:Te Whanganui-a-Tara或Poneke)是新西蘭的首都,位於新西蘭北島南端,人口約45萬。它是新西蘭的第二大城市,與悉尼和墨爾本一起成為大洋洲的文化中心。許多藝術家在此定居或活動,還有許多藝術咖啡館和生動的夜生活。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惠靈頓附近群山連綿,滿目蒼翠,碧海青天,景色秀麗。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惠靈頓氣候溫和濕潤,是南太平洋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

惠靈頓是往來南北二島的交通樞紐。惠靈頓也是世界最佳深水港之一。在海洋性氣候的影響下,天氣和暖,陽光充沛。惠靈頓地處斷層地帶,除臨海有一片平地外,整個城市依山建築。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嚴重破壞,如今的惠靈頓是1948年後重建的。由於惠靈頓瀕臨海灣,加之地勢較高,時常受到海風的侵襲,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颳風,因而有「風城」之稱。

居民點

公元10世紀,波利尼西亞人來此定居。1840年,英國同當地毛利人族長簽訂條約後,大批英國移民來到這裡。最初,英國人稱該地為「不列顛利亞」,意思是「英國的地方」,以後逐步擴建城鎮,發展到2018年的規模。1815年以戰勝拿破侖的英國名將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惠靈頓公爵的名號為該鎮命名。

毛利人稱2018年的惠靈頓所在的地方為Te Upoko o te Ika a Maui,意思是Maui的魚頭。

1839年9月20日第一批歐洲人來到這裡,第二批歐洲人於1840年1月22日到達。傳說一開始移民打算在海邊平坦的地區建立他們的居民點,但後來這些地區被證明太過潮濕,容易被潮汐淹沒,因此後來他們不顧地面不平將居民點移到山上。惠靈頓部分山路非常陡峭。

地震

1848年惠靈頓受到一系列強烈地震的襲擊。1855年它再次受地震襲擊,這次地震可能是新西蘭歷史上最強烈的地震,估計其強度達到8.2級。在陸地上它造成了大面積的2到3米的垂直運動。港口附近有一塊地方被提升出海面成為潮汐地帶。後來這塊地方成為惠靈頓中心商業區的一部分。

惠靈頓地區的地震活動率高於新西蘭的平均值。一條主要斷層直接通過市中心,在市區內還有上百小的斷層線。一般居民平均每年注意到一次地震,尤其在高層辦公大樓內感覺更多。1855年以後的許多年中,惠靈頓市內的建築都是木製的。從20世紀開始,對建築物的防震性能要求不斷提高。

新西蘭的首都

公元1865年惠靈頓取代奧克蘭成為新西蘭的首都。雖然新西蘭議會1862年7月7日就已經在惠靈頓聚會了,但直到1865年它才正式成為首都。這一步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有人擔心產金的南方可能成立一個獨立的殖民地。由澳大利亞來的委員們(他們因為具有中立性而被選擇)建議以惠靈頓為首都,因為它地處中心並有良好的海港。1865年7月26日正式在惠靈頓聚會。當時惠靈頓的人口為4900人。

發展

新西蘭淪為英國殖民地後,一度把奧克蘭定為首都,但新西蘭南島居民認為奧克蘭遠在北島北部不宜作為首都,幾經爭議,終於在1865年選定了惠靈頓為首都。

1865年,新西蘭首都從奧克蘭遷到這裡。

1886年惠靈頓正式成為一座城市。

惠靈頓是世界上第一個草擬國家福利事業的首都,是最積極鼓勵成立民族自治政府的城市,是全國政治、工業、金融的中心,是僅次於奧克蘭的第二大港、歐亞遠洋船隻的補給站,也是最大的客運港。市區東南端有填海移山建成的現代化航空港。新西蘭的鮮花常從這裡運往國外。

惠靈頓是世界電纜線最多的國家中電纜線最多的城市,惠靈頓有世界最快和最大的光纖電纜線路之一,為市中心商業區提供高速數據轉換和網絡進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