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亞歷山大三世為什麼被稱為“隱形沙皇”?
亞歷山大三世是亞歷山大二世的次子,20歲之前,他根本沒想過要當皇帝,所以,給他安排的課程,也沒有關於法律行政或者哲學思想之類的帝王功課。最近這一輪的沙皇特徵挺明顯,生下來就知道要繼位,從小就遴選名師特別教育特別關照的沙皇,都猶豫反覆,行為糾結;而從沒想到要繼位,突然成為沙皇的呢,都比較果斷,意念清晰。前者比如亞歷山大一世和二世,後者比如尼古拉一世和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大20歲時,大哥突然死了,臨終前正預備大婚,迎娶丹麥的公主。大哥不僅將王儲之位傳給了亞歷山大,還囑咐他迎娶這位丹麥公主。亞歷山大當時心有所屬,他看中了一位宮廷女官,甚至想為這位女官放棄繼承權。可真事到臨頭,沙皇的冠冕就在眼前時,亞歷山大屈服了,他接受了准大嫂。
大家不要認為這是個八卦故事,亞歷山大這次婚姻選擇,直接影響了俄羅斯的外交關係格局,可能是後面很多大事的根源。1864年,普魯士啟動了鐵血的統一德意志戰爭,第一戰就是找丹麥的麻煩,收服了北方一直由丹麥實際控制的地區。兩邊因此結仇,丹麥公主當然恨死了俾斯麥。亞歷山大三世雖然剛開始跟丹麥公主沒什麼感情,可是結婚後,感覺還挺好。皇后天天在沙皇耳邊念叨,普魯士是大灰狼,一定要防,而且眼看他們統一了德意志,成為沙俄一個強悍危險的鄰居,所以,亞歷山大三世在位期間,放棄了和普魯士睦鄰友好的一貫外交政策,跟法國、奧地利走得比較緊密。
俄羅斯政府高層的進步派,對於亞歷山大二世突然被殺都很扼腕,因為眼看著,沙俄的改革會更進一步。亞歷山大三世上台就省了這些麻煩了,從他父親啟動改革,他就打心眼裡不贊成。如今自己能說了算了,除了不能恢復農奴制,他是想盡辦法,要麼遏制改革的進程,要麼就盡量消除改革的影響。一上台,亞歷山大三世就宣佈,他無意放棄不受掌控的個人權力,給了預備立憲的大臣們迎頭一盆冷水,隨後,這些渾身冷水還沒恢復過來的進步派大臣們,就被挨個請出了政府班子。
所有的革命行動和進步思想一概要鎮壓和清除,而「反動思想」的滋生地就是大學,先皇給予大學自治,是危險而錯誤的,馬上收回來;提高大學學費,淨化大學生的階級種類,貴族子弟偶爾有點小衝動還可以約束,都是被大學裡來自底層的窮小子教壞的,以後沒錢的,不准上大學;頒布新的出版法,所有激進的刊物全部取締,即使是溫和派的自由主義刊物也要受到當局的嚴密監控。行政上,沙皇取消了地區自治的有關法令。
亞歷山大三世是標準斯拉夫派的沙皇,而且認為必須在一個宗教、一個民族、一種語言和一種制度下統治整個俄羅斯。俄羅斯西部邊境被兼併過來的日耳曼人、芬蘭人、波蘭人都被要求學習俄語,如果天主教徒或者新教徒跟東正教徒結婚,則後代要無條件信仰東正教。這時,老話題又來了,歐洲的每一個國家,每當搞宗教淨化之類的動作,首當其衝受害的,肯定是猶太人。中世紀末,因為波蘭的接納,很多猶太人向東歐遷徙。在19世紀初期,巨多的猶太人定居在俄國西部。沙皇政府一直讓他們在「猶太人定居區」內活動,強加給他們大量的限制。
1881年,亞歷山大三世在俄國西南部對猶太人展開了一場瘋狂屠殺,原因是,猶太人疑似參與刺殺先皇。當時俄國政府給出的處理猶太人的辦法是:三分之一皈依基督教,三分之一驅逐出境,三分之一肉體消滅。亞歷山大三世在位13年,因為年輕時酗酒,49歲就死於腎病。雖然他在位一直忙於修正先皇改革的「錯誤」,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先皇的改革的確帶給俄羅斯工業高速發展,俄國正以緩慢的速度逐步向資本主義過渡。
因為瞭解先皇被刺的慘狀,亞歷山大三世在位第一要事就是防備謀殺,大部分時間,沙皇都不在皇宮,甚至不在聖彼得堡,而是躲在郊外加特契納的行宮一間低矮的小屋子裡。實在迫不得已要出門,身邊簡直就是鐵桶陣,不過,對「民意黨」分子來說,沙皇提高了警惕,最多是增加了他們玩恐怖的難度,絕對不會打消他們的殺人之心。這時,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明星級的恐怖分子,他叫亞歷山大·烏裡揚諾夫,是聖彼得堡大學物理系的優等生,還因為閒暇時對蚯蚓的研究獲得過大學的獎勵。就這麼個書獃子,誰也想不到他是個激進的民意黨人。
1887年初,幾個聖彼得堡大學的學生策動刺殺沙皇,還是老辦法,做些炸彈,遠距離投擲到沙皇車隊裡。這次丟炸彈,技術上升級了,和炸藥混合在一起的,有浸過士的寧(一種劇毒藥物)的子彈。這麼高科技的炸彈,就是書獃子亞歷山大造出來的,整個行動的炸藥,都是他準備的。化學藥品用於恐怖襲擊,貌似還沒有先例,所以,亞歷山大同學是個先驅。作為主謀之一,亞歷山大被絞死,死時年僅21歲。家人非常悲痛,尤其是他的弟弟,他說:「這樣不行,我們必須找另外一條路。」弟弟的名字簡單多了,叫列寧。列寧都出來了,羅曼諾夫王朝還能支持多久?亞歷山大三世將末代沙皇的光榮留給了兒子,他夾在大變革沙皇和末代沙皇之間,不容易在歷史書上找到,在位期間又經常躲在小黑屋子裡,所以,叫他隱形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