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精神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古羅馬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羅馬精神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古羅馬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歷史上的為什麽

羅馬精神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古羅馬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一下什麼是羅馬精神?

從最早的古羅馬王政時期,一個蕞爾小城不斷開始對外征戰,最後發展成為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個大陸,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的超級帝國,那麼古羅馬是靠的什麼發展成為了如此強大的帝國呢?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從凱撒所寫的《高盧戰記》中的羅馬精神說起了。

馬基雅維利說:「一切國家,不論是新的國家、舊的國家活著混合國,其主要的基礎乃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軍隊。」

那麼 ,支撐羅馬的然而支法律和軍隊的是什麼?是羅馬人民追求和諧的法律自覺意識和以戰神後代為榮的尚武精神。

這些,從《高盧戰記》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凱撒所寫的《高盧戰記》主要記述了高盧的自然地理、風俗習慣以及他在高盧作戰的經過,實質上是記述對高盧進行軍事征服把那些統稱高盧人的各個驍勇部族個個打敗建立行省統治的過程;同時也是凱撒建立忠於自己的軍隊、贏得聲譽、積聚財富的過程。當時羅馬公民大會臃腫不靈,元老院被世代掌權的豪門貴族壟斷,國家機器的加強迫在眉睫,時代在召喚偉人的出現。凱撒是「羅馬務實主義的典範」。

《高盧戰記》由凱撒在戎馬倥侗的征戰生涯中寫成,對於自身有很重要的政治宣傳作用,但是其語言平易近人而又清雅有力,敘事翔實,風格樸素,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法律:人性高於等級

在記述與阿里奧維司都斯的戰役中,凱撒曾提及阿里奧維司都斯的殘暴統治,阿里奧維司都斯粗野、任性、殘暴,把最尊貴的貴族們的孩子索去作人質,這些人質稍微做了一些未經他點頭同意的事情,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慘刑。在記述高盧的叛亂時凱撒也描寫了維欽及托列克斯實行的嚴刑峻罰:對犯有嚴重罪行的人,用烈火和一切酷刑把他處死,如犯得罪較輕,他便把犯者雙耳割去或挖掉一隻眼睛之後送回家去。

對於受希臘哲學影響的羅馬人來說這些做法是邪惡無知的,這些刑罰與羅馬法律規則形成鮮明對比。希臘化的學說中有這樣一種思想:「人類一統,以及作為拯救者(Saaviour)和造福者(Benefactor)的國王應關心並服務於其臣民的利益,並使萬民皆能在這樣一個政府之下安居樂業」。古羅馬法律正是遵循斯多葛主義原則,將人性而不是社會等級作為立法的基礎。

早在公元前450年,在平民鬥爭的壓力下,便有了羅馬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這部法典的內容雖然以保護貴族權益為主,但是它按照平民的要求寫定成文,使司法審判、量刑定罪以條文為準,限制了貴族因壟斷司法曲解法律而濫用權力。古羅馬人將它刻在十二塊銅板上,反映了古羅馬人有法必依的精神。然而,平民的反抗和鬥爭並未結束,直到公元前287年,霍騰西阿法案規定平民大會有最高立法權,取消了平民在法律上的一切不平等地位,實現了公民內部在法律上的平等。

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羅馬湧現了一批優秀的裁判官和世俗法學家。法官告示與法學詮釋常見合二為一的發展,成為有別於具體法案的立法的法學補充,具有了法律效力。可見,裁判官宣示司法方針和審案原則的告示和法學家解答人們法律問題時對法律的詮釋都有利於羅馬法的建設和發展。正如朱龍華所言:「法官告示和法學詮釋都有求真務實的特點,能夠從實際出發補救法規的缺陷和不足,從而使羅馬法律的發展顯得靈活有效、豐富實用,逐漸躍居其他古代民族之上」。

凱撒征伐高盧所處的時期正是羅馬法學家湧現新法律形成的時期,而高盧竟然還任由首領實行嚴酷的刑罰。直到凱撒征服高盧之後,羅馬也沒有將高盧人排除在法律保護之外,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而且還讓他們的部分首領進入元老院。從法律上來看,野蠻被文明徹底征服了。

尚武:堅韌且不輕敵

首先,羅馬士兵懂得堅忍求實的價值。在與比爾及人之役中,羅馬軍隊在建立了高十二羅尺、週一萬五千羅尺、密佈碉堡的長壘以後又開始不辭勞苦的建造木塔。比爾及人在一開始議論 「老遠造起這麼笨重的器械來幹什麼?特別是像你們這樣矮小得可憐的人,要費什麼樣的手腳、什麼樣的精力,才能把這麼笨重的木塔搬到城下來呀」。

然而,不久能幹的羅馬人將木塔移向比爾及人的城牆,比爾及人驚慌失措,以為羅馬有神靈相助,匆匆趕來投降。在征服不列顛時,羅馬的艦隻無法適應當地的浪潮海流和裝載足夠的輜重。凱撒便囑咐士兵們多多益善的建造艦隻。

當凱撒從意大利歸來,發現軍士們幹勁沖天,儘管各種材料都異常缺乏,但是他們本著不懈的勞作造成了六百隻左右艦隻和二十八艘戰艦。為第二次征服不列顛奠定了基礎。羅馬軍士還非常迅速的在萊茵河上建橋兩次,為凱撒順利而有尊嚴的到達對岸提供了保障,對敵人起到了威懾的作用,同時贏得許多部族的和平與友誼。

羅馬人在戰鬥中從未輕視高盧人,凱撒也常常用「勇敢」來形容他們,然而,高盧人在戰鬥中卻不能做到知己知彼。阿里奧維司都斯對凱撒向他提出的建議和要求很少回應甚至盲目的拒絕,只是對自己的勇敢大加吹噓。他自負的說「如果他們願意重新再試一下,他也準備再做一次決戰;要是他們願意和平,按道理說,就得繳納貢賦,他們不是到今天還自願繳納嗎?

對他來說,羅馬人民的友誼應該是一種裝飾、一種保障,而不是一種障礙,他原來就是按照這種想法謀求友誼的」,但是凱撒仍謙遜而不失尊嚴的的表示「無論是他本人還是高盧人民,從來都沒忍心拋棄過真誠不渝的朋友不管,他也不承認阿里奧維司都斯比羅馬人更有權佔據高盧」。塞鄧尼人和維拉格裡人更是輕視羅馬軍團兵力少和地形不利而貿然發起攻擊,其最終結果無異於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驕傲自大的高盧人一次又一次被堅忍求實的羅馬人戰敗。

其次,羅馬人具有勇敢和奉獻的精神。羅馬征服高盧首先對付的是號稱勇武超過一切人的厄爾維幾人。當凱撒決定解決糧食問題直奔畢不拉克德趕去時卻遭到厄爾維幾人的強烈攻擊。凱撒命令趕走了所有的馬,破釜沉舟,視死如歸的同敵人展開一場鏖戰。羅馬人的朝厄爾維幾人投擲輕矛並勇敢的拔劍衝殺,幾天後,由於羅馬軍隊的勇猛和自身給養問題厄爾維幾人終於投降。

曾經,羅馬軍猛烈進攻,日耳曼人迅速推進,步步緊逼,雙方激烈對峙。羅馬人臨危不懼拋掉輕矛,手接手的用劍迎戰。日耳曼人也不甘示弱,結成方陣抵抗,羅馬軍人便跳到方陣上去,從上向下刺殺敵人。毋庸置疑,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拼的就是堅忍和勇敢的精神。

沒有人是常勝將軍,也沒有那個軍隊能永遠有捨我其誰的霸氣和無堅不摧的殺氣。但是,羅馬人有著堅定開闊的精神。當凱撒提出大膽的計劃要與日耳曼人交鋒之前,軍營裡卻是一片恐懼哀怨,還有人不承認膽怯而借口擔心軍糧供應問題。於是凱撒召集了一次會議。他先是對百夫長進行訓斥,然後對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貫穿這個演說詞全篇的正是要軍士們發揚羅馬民族的堅定精神。

凱撒的演說慷慨激昂,頭頭是道,戰士們可能忘記了其中提到的「信心」、「自尊心」、「責任感」……但是他們一定會記得「凱撒最寵愛這個軍隊,也最信任這個軍團,因為他們很勇敢」。這種勇敢,足以讓每個羅馬人引以為榮,這種勇敢,應該讓每個人牢記。在與比爾及人之役中,凱撒又籲請軍士們牢記自己原有的英勇,終於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關鍵在於,古羅馬人認識到「國家即人民之事業」,他們具有愛國奉獻的共性。羅馬軍隊曾被日耳曼人的突襲搞得手足無措,這時候,五天沒有進食的傷病員布勃留斯·塞克司久斯·巴古勒斯卻從就近的人手中搶過武器視死如歸挺身而出,首當其衝的把住大門。百夫長們在他的鼓舞下一同擋住了敵人的攻擊。在圍攻及爾哥維亞時,敵人依仗著地勢和人數,而羅馬人則憑仗著勇氣。

在陷於絕境時,百夫長馬古斯·彼得隆紐斯捨己為人,大義凜然的說:「既然我和你們不能一起脫身出去,我無論如何要保全你們這些因為熱心博取光榮、卻被我帶進絕境來的人。一有機會,你們就各自設法保全自己吧」!於是,他衝入敵叢中,殺死兩個敵人,逼敵人從城門口後退了一段距離,使部下出城趁機回到軍團。正是他的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使部下們全部順利脫險。

作為征服高盧的領導者——凱撒,也是既堅忍求實又勇敢奉獻。在多次戰爭中,他都能清醒的分析戰局,制定大膽的作戰計劃,甚至不惜向敵示弱麻痺敵人,從而獲得勝利。在多次危機時,他臨危不懼,發表演說以振奮軍心。他還經常投入到前線,為了鼓舞士氣,冒著被敵人認出和刺殺的危險,大膽的穿著他鮮艷耀眼的戰袍。

凱撒孜孜不倦的追求勝利與榮耀,當然,追求功業的慾望可能導致罪惡,但是消除這種慾望而停滯不前將會導致更大的罪惡——泯滅卓越。羅馬人堅信自己是戰神馬爾斯和西爾維婭的後代,自然不會拋棄這追求卓越的尚武精神。

羅馬人的治國之道:精神滲透

羅馬的法律精神和尚武精神對後世的影響是廣泛、深遠、恆久的。與其說羅馬征服了他族人民,不如說羅馬文明、羅馬精神征服了其他王國和民族。「一旦由於羅馬帝國的權力和統治的長久性使他們的記憶煙消雲散的時候,羅馬人就成為這些地區牢固的佔有者」,馬基雅維裡的這句話強有力的說明了文化侵蝕、精神滲透的意義。精神文明,足以使一個民族喪失本性,使另一個一個民族雄霸世界。

隨著羅馬的擴張,奴隸制經濟的繁榮發展,羅馬法也在民法、商法、私法等方面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體系,使其他古代民族難以望其項背。雖然後來羅馬帝國滅亡,但是民主、法律的觀念和精神卻延續下來,羅馬法的大量概念、規則和確切、嚴格、簡明的措辭被後來許多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所接受,在財產、繼承以及契約等方面所遵循的原則也被繼續採用。

文藝復興時期,洛克把分權和制衡的原則看作是實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礎;孟德斯鳩法治理論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三權分立的理論,主張法律至上,以法為斷;盧梭強調社會契約論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伏爾泰重視人的權利和價值。他們的法治理論都沒有脫離古羅馬法的法治脈絡。歐洲衝破中世紀神學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擴張,羅馬法影響的範圍也隨之擴展,遍及曾經是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殖民地的亞、非、拉各國,從而形成了「大陸法系」。即使構成「英美法系」的各國,也深受羅馬法的影響。

以尚武為主的民族精神促使整個羅馬社會形成一個更加有認同感、更加緊密的整體。同樣的道德取向、價值觀念增強了羅馬的民族凝聚力。「羅馬人預選看到麻煩就立即加以補救,而且從來不曾為了避免戰爭而讓他發展下去,因為他們知道不應該逃避戰爭,宕延時日只是有利於他人」,從而使羅馬人實現自己的夢想,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他們由爭得做獨立人和自由人,到城邦和意大利的主人,直至成為稱霸地中海世界的主人。

試想,鄭和下西洋若不是只為宣揚國威使四方朝貢,而是像古羅馬一樣求真務實征服四夷,中華將是何等威嚴;不必有羅馬的尚武,倘若近代人人都能做到「威武不能屈」,中華也不會如刀俎上之魚肉,任人瓜分宰割;倘若足夠強硬,撕毀由地方官員被迫簽訂而不是政府承認的《璦琿條約》,收回東北被沙俄侵佔的土地,中國東北就會有優良的港灣,經濟也會有更好的發展。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與兵,法制與軍隊,都是兩把利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上的為什麽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