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的家族被稱為波拿巴家族,為什麼他的兒子叫拿破侖二世?原因是什麼?
拿破侖家族是個特例,之前的路易x世之類的稱號全部都是國王自己的名字。
歐洲中世紀在取名問題上是被天主教廷嚴格控制的,到國王這個級別尤甚,只能從幾個流行的教名、聖人的名字當中選擇,並且根據本國語言習慣出現了各種變體(你能想到路德維希和路易其實是同一個名字嗎)。因此國王的名字只能從那幾個裡面挑。
路易十四就真的是法國歷史上第十四個叫路易的國王。在中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是他爸也叫路易(路易十三)。這種幾代人一個名字的事情在歐洲很常見。
歷史上第一個路易是查理曼的兒子」虔誠者「路易,路易十四前最有名的路易是路易九世,被法國人尊稱為」聖路易「(他在路易十四之前被認為是法國最完美的國王)。路易這個名字追本溯源是法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墨洛維王朝的開創者克洛維(Clovis)的拉丁文轉寫(Louis),在卡佩王朝和波旁王朝期間出現了大量的路易,這和王朝統治者希望與克洛維搭上聯繫,鞏固王位合法性有關。同樣的名字還有個查理(Charles,亦翻譯為夏爾),這個名字是向墨洛維王朝末期擊退穆斯林入侵的查理曼的爺爺「鐵錘查理」致敬,希望孩子能像查理一樣剛毅威猛。國王名這個東西還真可能有點迷信在裡面,比如英國那位死都等不到繼位的查爾斯王儲就曾經打算把名字換成喬治,因為歷史上的查爾斯都不是什麼好國王——查爾斯一世被克倫威爾砍了頭,查爾斯二世是個花花公子。就好似中國自晉惠帝之後,惠這個謚號就不怎麼用了,不過還是有一個的,呃……是朱允炆……
波拿巴王朝有點特殊,首先拿破侖這個名字在歐洲歷史上太耀眼了,拿破侖這個名字就約同於」法蘭西的皇帝「,所以後面的兩位也一併稱為拿破侖X世了。其次拿破侖建立的是帝國而不是王國,和之前法蘭西王國走的不是一個路子,之後法蘭西的波旁王朝復辟,立馬就又來了一個路易十八。不然按照中世紀的命名法,拿破侖三世的真名叫夏爾(Charles),怎麼也不能叫拿破侖三世。
另外歐洲在中世紀許多地區其實是沒有姓的概念的,王室和貴族也一樣,法國,英國的著名王朝都是因為其他原因而得名的。比如加洛林王朝是因為查理曼的拉丁名字叫這個才這樣稱呼,卡佩王朝是因為創始人雨果喜歡披個小披風(Capet來自法語Cape,披風的意思),更搞的是英國的金雀花王朝,原因是王朝的創始人亨利二世的老爸喜歡在頭上插一根金雀花……因此他們根本連姓都沒有,只能用名字來稱呼。一般習慣的稱呼就是 來自XXX(地名,家族名)的XXX(人名),因此在翻閱中世紀西歐歷史時常常會讀到這樣的名字,比如阿基坦的埃莉諾,安茹的瑪格麗特等等。
說點題外話,歐洲人和中國人不同,中國人多是姓氏重複,名字千奇百怪,而歐洲人則是名字老是用那幾個,姓氏則千奇百怪,比如前幾天看資料發現法國有個姓叫渴死了——Meurdesoif。上文提到過歐洲人在中世紀之前沒有姓氏的概念,一直到大約十五世紀法國人才開始取姓,而英國人大概十一世紀左右才開始。這個有點像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之後的取姓熱潮,大家根據自己的職業,老家位置,外表特徵等等方面來給自己的家族取姓氏,一瞬間歐洲上下出現了許許多多奇怪的姓。
另外,因為中世紀的歐洲嚴格遵守天主教教規,多數家庭都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因此一個家族的人數並不會太大,如果不小心遇到某些問題導致無法產生男性後代,那麼這個家族就絕嗣了。中世紀有許多國家的王朝是因為絕嗣才斷絕的,比如法國著名的卡佩王朝,直系斷嗣,接下來的瓦盧瓦王朝是卡佩的旁支。國王都會斷嗣,窮苦的農民就更不用說了。一些歐洲家族還熱衷於分家,分了家之後和本家又不走一條路了,因此歐洲沒有出現中國王、李這樣的有統治性的大姓。
因為亞歷山大是非常希臘化,也就是非常東正教的名字。11世紀東西教廷大分裂之後天主教和東正教廷互相開除教籍,因此中世紀天主教的教徒不會取亞歷山大這個名字。
在早期的天主教西方世界還是有叫亞歷山大的,比如教皇亞歷山大一世和蘇格蘭的亞歷山大一世。
相反的,東正教的國王多叫這個名字,比如俄羅斯,南斯拉夫,東羅馬這些東正教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