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德軍創機槍火力交叉戰法一天打死2萬英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儘管機槍已經崛起,大量的士兵受到的訓練還是以步槍和刺刀來進行攻擊。攻擊一方的士兵發起衝鋒,越過雙方戰壕間的中間地帶,抵達敵方戰壕,在近身戰鬥中消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優秀的將領之一:朱利安·賓

朱利安·赫德沃思·賓Julian Byng, 1st Viscount Byng of Vimy(1862.9.11-1935.6.6),維米的賓子爵。英國陸軍元帥,騎兵軍官出生,喬治五世國王學生時代的朋友,在維米裡奇、康佈雷和防禦德軍索姆

哈布斯堡家族實力強大,為何在一戰後轟然崩塌?

第一次世界大戰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場王朝毀滅戰爭,一戰後封建皇權徹底衰落。溫莎家族統治的大英帝國江河日下;霍亨索倫家族對於德意志帝國的統治、羅曼諾夫家族對於沙俄帝國

德意志統一戰爭的結果,丹麥最後成了炮灰

在俾斯麥既定的「鐵血」方針的指導下,戰爭成為實現德意志統一的唯一途徑。但是,德國的地緣政治四面受敵,必須確保在一次戰爭中只有一個敵人站在面前。於是,選擇哪個國家作

伊拉克拉馬迪一戰:或成為打擊伊斯蘭國的拐點?

國際社會打擊「伊斯蘭國」(IS)的戰局發生重大變化。12月28日,伊拉克政府軍與民兵在美軍空中掩護下,發起凌厲地面攻勢,一舉收復中部重鎮拉馬迪。此役是2015年5月以來反恐聯軍的重

拿破侖在哪進行的最後一戰?拿破侖戰敗後被放逐到哪裡?

滑鐵盧戰役(英文:Battle of Waterloo,法語:Bataille de Waterloo,荷蘭語:Slag bij Waterloo,德語:Schlacht bei Waterloo/Schlacht bei Belle-Alliance)是1815年6月18日,由法軍對反法聯軍在比利時小鎮滑鐵盧

“一戰”的意大利戰線:盟友眼中“傷人的暗箭”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都是獵取領土的投機者。當它於1940年進攻戰敗了的法國時,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抨擊這一行動是一支「傷人的暗箭」。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意大利在第一

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一戰時擔任奧匈帝國軍隊總參謀長

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1851.1111維也納.-1925.8.25),奧地利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任奧匈帝國軍隊總參謀長。比他控制的奧匈軍要偉大一些,他是一個精明的戰略家。他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統帥:布魯西洛夫的生平簡介

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1853.8.31-1926.3.17),俄國騎兵上將,蘇軍高級將領。畢業於貴胄軍官學校和騎兵軍官學校。曾任騎兵軍官學校校長、禁衛騎兵師師長、步兵軍軍長、

一戰其實很奇葩:兵馬未動之前,先造戰地廁所!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

一戰炮火有多兇猛:為佔領一炮台發射12萬發炮彈

一戰期間,法德兩國進行了一場殊死決戰,爭奪戰略要地凡爾登。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尤其是將數以萬計的火炮傾倉集中到了這一戰線。狹小的凡爾登變成了密密麻麻的火炮陣地。

俄國富豪曾準確預言一戰:曾意識到戰列艦的沒落

預言家和寡頭 十九世紀末,機槍、飛機、無線電和汽油發動機剛剛完成實驗,軍隊尚未完全放棄拿破侖時代的戰術時,布利奧赫的專家團隊就預測出了未來二十世紀的戰爭進程,並且幾

一戰絞肉機慘劇背後的軍事敗筆:多方都一廂情願

「日子一天天過去,對時間的消逝已經麻木,進攻、防禦、反擊交替,屍體在雙方的塹壕之間如山丘一樣漸漸隆起。」如雷馬克在《西線無戰事》中描述的那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慘烈

一戰塹壕戰的巔峰索姆河戰役:英軍一天陣亡6萬

1916年7月,就在德、法兩軍在凡爾登城下的浴血廝殺進入白熱化的時候,巴黎西北的索姆河兩岸又燃起戰火,英、法軍隊向德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這就是持續四個月之久,慘烈程度甚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何山東勞工倍受各國青睞?

一戰期間,法國、英國及美軍使用的華工不少於17.5萬人,其中山東人占的比例應該不少於80%。俄羅斯使用的華工不少於3萬人,以東北人為主,其次是山東人,如果考慮到當時東北人大

一戰德軍頭號王牌飛行員:紅色男爵裡奇特霍芬

一戰德軍頭號飛行員曼弗雷德-馮-裡奇特霍芬於 1892 年 5 月 2 日出生在德國布列斯勞(現在是波蘭境內的沃洛克勞市)。他於 1918 年 4 月 21 日在索姆河上空陣亡,年僅 25 歲。他被德國公眾

一戰前的奧匈帝國:有五種主要宗教和多種語言

秘密制定的軍事計劃決定,在1914年的歐洲氛圍中,任何沒能通過明智的外交手段解決的危機都將導致全面的戰爭。以明智的外交手段化解危機早有先例,尤其引人注目地體現解決在列強

薩拉熱窩事件的最終後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戰開始 奧塞戰爭迅速爆發,俄法兩國站在塞爾維亞方面,立即進行戰爭總動員。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和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它們停止總動員,遭到斷然拒絕。德國於7月31日向俄國

一戰勃魯西洛夫簡介:一個人改變三個帝國的命運

熟悉西方戰史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軍隊的表現確實不咋的,遠不如日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那麼牛。別看一戰中的老毛子人多勢眾、騎兵第一、咋咋呼呼,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結果誰都沒想到的戰鬥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不必要的悲劇,短視和貪婪、自私加懦弱、狂熱與激情,所有的要素揉合起來,突然產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在最晴朗的艷陽天,陡然來了一場暴風雨。 第一次世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