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帝國瓦解後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原意大利王國領地建立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仍由奧地利皇帝兼任國王。1859年倫巴德部分割讓與撒丁王國。1866年,威尼斯部分割讓與新成立的
預言家和寡頭 十九世紀末,機槍、飛機、無線電和汽油發動機剛剛完成實驗,軍隊尚未完全放棄拿破侖時代的戰術時,布利奧赫的專家團隊就預測出了未來二十世紀的戰爭進程,並且幾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去後,喜歡搞「名將排行榜」的軍史家們開始評選「一戰中最出色的英國陸軍將領」,結果在歐洲主戰場與德軍拚命的英軍司令弗倫奇、黑格等人紛紛下馬,而在次要
1982年4月2日,英國、阿根廷為爭奪馬島主權而進行的「馬島之戰」把爭執演變成戰爭。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不遠萬里派出艦隊應對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出兵收復馬爾維納斯群島之
日本明治維新後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它的起點是很低的。德川幕府末期與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日本連最起碼的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都成了問題,更遑論國際地位
一,德國 在此引用普京先生的話「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德國的開戰太倉促了,在各個方面都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被奧匈帝國拖下水了,或者說是普魯士容克貴族
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在1914年6月28日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從軍演結束後在市區訪問途中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
在兩大列強集團的不斷干預下,巴爾幹成了歐洲火藥桶。 有道是:玩火者必自焚。當時光進入20世紀初的時候,火藥桶的引線再也摀不住了,最終薩拉熱窩槍聲響起,引爆了人類歷史上
奧匈帝國是怎麼解體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奧匈帝國曾與英、法、德、俄並列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是當時世界列強
巴爾幹導火索 1389年6月15日(儒略歷),奧斯曼軍隊與試圖阻攔他們的基督教聯軍在科索沃平原展開決戰。塞爾維亞的貴族精英幾乎全部在戰場上陣亡,七年之後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帝國吞併
一戰是怎麼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什麼事件?1903年,一夥不滿現狀的軍官發動政變,將塞爾維亞國王夫婦射殺,把他們夫妻倆屍體的衣服剝光,從貝爾格萊德宮殿的窗戶扔出
1914年8月,東非尼亞薩湖(今馬拉維湖)兩岸,英國和德國的兩支小艦隊友好地隔岸相處。英德官兵都不知道,此時在遙遠的歐洲大陸,他們的祖國已經反目成仇,戰爭將很快降臨到他們頭
英國陸軍元帥黑格伯爵是一戰期間歐洲戰場的英軍總司令,此人有個不太好聽的綽號——「屠夫」。他得此「美譽」並非是因為他「屠」了別人,而是「屠」了自己,因為他打仗有一特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思想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大戰的殘酷廝殺打破了人們關於工業社會帶來無限光明的想像,發達國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互相殘殺,這一點深深刺傷了許多有良知的人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敵對雙方是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爭伊始,在眾多立場上同情英美的美國並無意捲入。8月18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宣佈
薩拉熱窩是被奧匈帝國佔領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進行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這一天是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聯軍1389年被
在國際學術界,有不少學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提出了一些引人關注的看法。在頗有影響的《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中,作者在第一章和第六章裡,都一再提到「第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
一戰德軍頭號飛行員曼弗雷德-馮-裡奇特霍芬於 1892 年 5 月 2 日出生在德國布列斯勞(現在是波蘭境內的沃洛克勞市)。他於 1918 年 4 月 21 日在索姆河上空陣亡,年僅 25 歲。他被德國公眾
戰爭從1862年9月進入了「革命戰爭階段」。 主要戰役有:弗雷德裡克斯堡戰役、錢斯勒斯維爾戰役、葛底斯堡戰役、維克斯堡戰役、亞特蘭大戰役、阿波托馬克斯縣府戰役等。 林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