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軍人失敗的總統:德國一戰名將興登堡
普魯士是一個軍國主義色彩極為濃重的國家,這個國家及以後的德意志帝國不斷的湧現出大量的傑出軍人,在這些人的頭腦中忠於國家,履行命令就是軍人的職責所在,對國民負責是行動的根本標準,雖然這裡的國民代表很多時候都是君主本人,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抹殺這些偉大將領的光輝,必竟他們所創造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企及的!實際上自從普魯士崛起至今,只有一位將領真正的做到了完美,這位的軍人思想也被後人奉為軍人的法則,他就是保羅.馮.興登堡。
其實有一點可以確定,普魯士或者說德意志帝國的優秀將領大多數都是貴族出身,興登堡更是不例外,他出生於波茲南省的一個傳統軍事貴族家庭,他的祖輩自從13世紀就有在軍隊服役的傳統,這種家庭背景不對興登堡產生影響才怪,在1856年他九歲的時候就被送往西裡西亞陸軍幼童學校學習!緊接著畢業後又升格為柏林士官學員,而後進入陸軍大學深造,可以說興登堡所受的教育自始至終就是軍人的熏陶。在他畢業這一年他只有25歲,也許有人說25歲才畢業並不比其他人快啊?可是這位仁兄在1866年參加了普奧戰爭,在1870-1871年參加了普法戰爭,也就是說在其他學員還在上課的時候,興登堡已經申請進入部隊歷練了!
1886年,興登堡從學校走向了戰場,他被任命為一個步兵警衛隊的少尉,在薩多瓦大會戰中堅守陣地,中尉隊長陣亡後興登堡接過指揮權,帶領四十個士兵迅速衝向敵軍陣地,竟然肅清了那一片的敵人,而且奪得奧軍3門火炮!可是他緊接著頭部受傷,昏迷過去。幸運的是興登堡倒下不久,援軍就將他救了回去,並且將這個年輕人的戰績向上匯報,最終宰相和皇帝都覺得必須要嘉獎這個興登堡了!於是德皇威廉一世把一枚通常只授予團級以上指揮官的紅鷹勳章授予興登堡。到這裡就結束了?那麼興登堡不就和其他軍人沒什麼兩樣了?當然不!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之戰中,興登堡在普裡瓦戰役中又立大功,德皇再次接見,宰相俾斯麥將一枚鐵十字勳章佩戴在興登堡的軍服上!而且在德意志帝國的開國大典上,興登堡被任命為護衛團隊隊長!在其後的時間裡,德國基本無戰事,但是興登堡憑借他戰時優異的指揮能力,和平時出色的協調能力在軍界平步青雲,1901年被晉陞為將軍,而到了1903年他就獲得了上將軍銜!可惜的是,往往在一個人走上坡路久了的時候會有一些小插曲出現!
虎父無犬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句老話了,興登堡作為一位在戰火中成長的高級軍官對於軍隊很關心,可是他的伯樂威廉一世卻在這時去世了,興登堡認為自己作為老臣應該對新皇帝負責,所以他經常以這個身份給威廉二世提建議,難免會發生一些矛盾,1908年,德皇威廉二世舉行帝國大演習,興登堡作為第四兵團司令參加了進去,可是在演習過程中,德皇插手指揮他的軍隊,使得興登堡的計劃被打破沒能取得原本的勝利,這麼一來興登堡和德皇之間的矛盾再次升級,興登堡作為一個臣子開始不安了,而德皇雖然沒有想把興登堡怎麼樣的心思,但是也逐漸對他冷漠了,這位老臣心寒意冷,1911年,興登堡上書:陛下,今後再難有戰爭發生,行准許我的辭職。德皇同意了,於是興登堡移居漢諾威,過著打獵,郊遊的天倫生活,而他的兒子奧斯卡則仍舊留在他的老部隊中。
難道真的再難發生戰爭了?當然不是,這也許只是興登堡為了東山再起的一個手段,三年後1914年一戰爆發,興登堡心中隨著戰火的升級也出現了一種失落感,於是興登堡再次上書,請求復職。「恰巧」這時的德國在東線遇到了一點麻煩,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普特維茲將軍因膽小和情報不准竟擅自大撤退,使得東線門戶洞開,威廉二世震怒但又毫無辦法,這時恰好看到了興登堡的請求,頓時心中一喜,任命狀很快下達,8月1日德軍開始動員,8月22日興登堡就被任命為第八集團軍司令,真搞不懂德皇是因為真的慧眼識人還是狗急跳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德皇這個選擇還是正確的。因為興登堡到任後很快就發揮了作用,他迅速調整部署並且親自在前線指揮,到了九月中旬,俄軍就被迫撤出了東普魯士,在歷史上這場著名戰役被稱為「坦能堡」戰役。一夜之間,興登堡就成了被國民崇拜的對象,在柏林敬仰他的人們還為他豎起了一座木質雕像,而德皇也不禁為自己的正確選擇得意起來。不久德皇再次下令,興登堡被任命為德軍東線司令官晉陞為元帥,魯登道夫任參謀長,這兩個黃金搭檔很快就意識到,假如他們可以有更多部隊的話,他們就可以奪取俄羅斯西部的資源,但是因為施李芬計劃的部署,他們沒能得到足夠的增援。馬恩河一戰使小毛奇被法爾肯海因代替,這位西線理論的擁護者法隊在西線調兵增援興登堡,而德皇也不是很同意他的東線進攻,雖然調來了軍隊,可是這點兵力根本不足以在東線展開!
1915年,西線速戰理論破滅了,沙俄軍隊再次出兵,但是興登堡運用自己僅有的兩個集團軍,主動出擊,僅僅和俄軍交戰一天,俄羅斯第10集團軍就潰敗下去,2月下旬,俄羅斯中路部隊被全殲!興登堡的光環再添色彩!
1916年,興登堡接替失敗的法爾肯海因當上了總參謀長,魯登道夫則任軍需總監。他剛上任不久就主持修建了興登堡防線,也就是「齊格菲-斯泰林防線」。1917年,興登堡下令德軍後撤到防線。緊接著又和列寧的代表達成了不列斯特和約,現在,興登堡可以放手的解決西線了。但是,這時的西線發生了一些變化,1918年英軍的百萬部隊抵達大陸,美軍也再次增兵,這期間興登堡雖然仍舊指揮德軍前進了70公里,但畢竟沒能突破地方防線,所以主動權還是不可避免的喪失殆盡了,魯登道夫也不得不承認到了這一步,戰爭已經不可能通過軍事行動取勝!
1918年興登堡放棄了以比利時為要挾的想法,上書德皇,要求停戰避免一場災難。很快,以巴登親王為首的政府成立,魯登道夫被裁撤,而興登堡好運的留了下來。雖然這時的興登堡已被協約國定位為二號戰犯,但是他卻沒有離開部隊,因為協約國和德國新政府都明白,以興登堡的威望,部隊會聽從他的任何命令,興登堡帶領德軍以良好的秩序撤退回國內,就像興登堡對弟兄們的保證說的那樣,在戰後的軍隊處理上,興登堡作了極大努力,這使得德國沒有成為一個無軍之國!
再後來,興登堡作為一個君主派提出由他代替德皇承擔責任,可是協約國攝於他超出君主的威信沒有同意,也是在這時,興登堡提出了德軍沒有失敗而是被革命出賣的理論!可是興登堡還是保持了一個比較冷靜的頭腦,他仍舊是在憲法的規則裡活動,1925年魏瑪總統艾伯特去世,興登堡以80萬票的優勢當選為總統,雖然這時的興登堡可以用合法手段復辟霍亨索倫王朝,但是興登堡認為他的首要目的是恢復民族自信,所以他沒有這麼做。在這段時間中希特勒漸漸崛起,可是興登堡已經沒有太多的精力遏制這個波西米亞班長了,1933年,被身邊人說服的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希特勒組閣後很快就架空了老總統,次年,興登堡在自己的莊園別墅內去世,手中還緊握著威廉一世夫婦贈與他的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