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德國遭遇經濟困境 納粹黨煽動民情奪取政權

一戰後德國遭遇經濟困境 納粹黨煽動民情奪取政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後德國遭遇經濟困境 納粹黨煽動民情奪取政權

如果說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德國納粹黨的崛起緊密相連,那麼探尋德國納粹黨崛起的國內政治經濟根源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戰爭賠款與魯爾危機

納粹的崛起有深刻的經濟背景。一戰結束後的十餘年間,德國經濟呈現倒「U」型起伏,德國納粹黨的命運也隨此起伏波動。

一戰後,德國的政治經濟變遷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1918年到1923年的動盪期;1924年到1929年的相對繁榮穩定的時期; 第三個階段是從1929年後期到1933年,這一時期德國又經歷了經濟衰退。

1918年到1923年間德國之所以遭遇嚴重的政治經濟困境,沉重的賠款負擔是原因之一。一戰結束時,英國和法國均欠下美國多達40多億美元的戰爭債務。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提議取消協約國之間所有的戰爭債務,他認為這對世界的繁榮至關重要。但是,此時的美國政府卻固執於短視的經濟利益,堅持讓協約國償還戰爭債務。鑒於美國的立場,英法兩國只好寄希望於從戰敗的德國那裡獲得高額的戰爭賠款來償還戰爭債務。1921年,賠款委員會公佈了德國賠款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相當於350億美元的黃金。

1922年底,賠款委員會宣佈,德國沒有按時交付煤和原木,法國和比利時軍隊於1923年1月開進了德國魯爾工業區。魯爾危機重創德國經濟。德國政府為了支持魯爾區的工人罷工,印發越來越多的紙幣。1923年底,德國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大人們將鈔票捆起來生火或者糊牆,小孩則拿來當積木。原來一分錢一張的郵票變成了500萬馬克一張,一個雞蛋要8000萬馬克,一杯啤酒要1.5億馬克。經濟遭受重創的同時,德國國內的極端政治勢力開始湧現。在魯爾危機期間,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館宣佈「國民革命」已經開始,引發了啤酒館暴動。儘管這場政變失敗,希特勒也受到了審判,但是希特勒卻把審判當成宣傳自己極端思想的講台。

經濟重建讓右翼受挫

鑒於德國面臨嚴重的國際與國內危機,二十世紀20年代中期,國際社會實施了道威斯計劃。由於吸取魯爾危機的教訓,道威斯計劃達成了一項共識:德國的重建比賠款更重要。因此,在1924年到1929年間,德國得到喘息機會。此時德國經濟好轉,嚴重的通貨膨脹結束了,德國的民主制度逐漸得到鞏固。1925年,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主要國家簽署了 《洛迦諾公約》。1926年9月,德國加入國聯。1928年,《白裡安—凱洛格公約》簽署,締約各國譴責用戰爭解決國際爭端,並廢棄以戰爭作為實施國家政策的工具。在這一時期,德國經濟繁榮,國際環境也相對寬鬆。這段時期的繁榮使得魏瑪共和國比較穩定,極端政治勢力受到削弱。

國際關係的緩和以及經濟繁榮降低了德國國內政治的溫度。在1924年的選舉中,右翼的納粹黨遭受了重大損失,此次選舉產生了一個更為溫和的國會。在1928年的選舉中,溫和的社會民主黨重新執掌政權。經濟繁榮使得德國人變得溫和,並且越來越支持民主政體。從1925年到1929年,希特勒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在慕尼黑,納粹黨只剩下700名成員。在1928年5月20日的選舉中,納粹黨幾乎全軍覆沒。在3100萬張選票中,納粹黨只得到81萬張,在國會的491個席位中,納粹黨僅佔12席。新聞界以大幅標題宣佈:「希特勒完了」,「納粹黨已經終結」。

困境2.0「激活」納粹

但德國外長卻做出了悲觀的預期,他說:我們是在火山上跳舞,經濟問題可能再度促發政治問題。很不幸,他的話一語成讖。

到了二十世紀20年代末期,德國賠款問題再度被激活。因為德國充分履行賠款義務的正常年份,即1928—1929年度快到了,加之德國為了償付巨額戰爭賠款,借了大量美國貸款,德國經濟由此被美國所牽連。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突然崩潰,導致德國貸款來源的短缺。被賠款負擔拖累,加之被美國經濟牽連,德國又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困境。德國失業率在1929年底迅速上升,失業人口從1929年9月的130萬人上升到1930年9月的300萬人;到了1933年初,德國的失業人口超過了600萬。此時,每三個德國工人中就有一個處於失業狀態。嚴重的失業問題使得數以千計的德國人加入了納粹的武裝組織——衝鋒隊的行列。特別是在衝鋒隊為失業者提供了一個全國性的衝鋒隊員住宿和膳食網絡之後,情況更是如此。1931年1月,衝鋒隊員在10萬人左右;一年以後,這個數字翻了一番;到了1932年底,衝鋒隊員達到了50萬人。納粹黨和希特勒利用了德國民眾的苦難。希特勒許諾,如果納粹黨上台,德國政府將拒付賠款,撕毀凡爾賽條約,走出經濟困境,使德國恢復大國地位。不僅如此,他還會迫使金融集團,尤其是猶太人就範。在1932年7月31日的選舉中,納粹取代了社會民主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可見,一戰結束後,德國經濟遭遇的嚴重困境,為納粹黨煽動民情,奪取政權提供了機會。在經濟危機時期,納粹的選票不少是由「抗議選票」構成的。這些人深受經濟危機影響,用選票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並非納粹黨的鐵桿支持者。

和平的維繫離不開繁榮穩定的經濟。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世人的歷史教訓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當今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而複雜,國際合作對維繫經濟繁榮,維繫持久和平非常重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