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家庭用藥的基本常識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家庭急救

家庭用藥的基本常識

1.藥物與飲水
任何需經口服的藥物無論是片劑、膠囊、丸散類等,都要溶解於水中才易於吸收產生
藥效。尤其是長期臥床的病人和老年人,應在眼藥時和服藥後多喝水(不少於 100ml),以防止藥物在胃內形成高濃度藥液而刺激胃粘膜。有的患者行動不便,吃藥干吞或喝水很少,這很危險,因為這會發生藥片粘附在食管壁上或滯留在食管的生理狹窄處。因食管內的粘液可使藥片的表層部分溶解,使藥物在某一局部的濃度過高。有的藥物在高濃度時對粘膜有很大的刺激和腐蝕作用。社區常用的藥:阿司匹林、維生素C、碳酸氫鈉等如粘附於食管壁的時間過長,輕的是刺激粘膜,重的可以使局部潰瘍。如入睡前或半夜用這種方法服藥就更加危險,因藥物在食管停留的時間更長。
2.抗酸藥物與某些藥物的相互作用
胃酸多的人常服用的抗酸藥有:胃舒平、碳酸氫鈉,這些藥臨床上與很多藥物不能同時合用。氨基糖式類抗生素、四環素族、多酶片、乳酶生、潑尼松、地高辛、普蒂洛爾(心得安)、維生素C、地西洋(安定)類藥、鐵劑等均不可與抗酸藥合用,因合用後有的可使藥物
療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有的會增強藥物毒性作用,如強心劑在與抗藥物合用可加大毒性反應。
3.藥物間隔
藥物間隔不合理就會對其療效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抗生素類和一些治療指數小的藥物掌握藥物間隔就更重要。要做到延長藥效保證藥物在體內維持時間的連續性和有效的血濃度,就必須改變不合理的用藥間隔時間。
(1)抗心律失常藥、抗心絞痛藥(日服量),應改每日3次為根據發作規律給藥(詳見
室性早搏給藥方法與時間)。
(2)抗生素類藥應改每日3次為每8小時給藥1次,或將原用藥時間的早8點,中午12點,下午5點改為早7點,下午3點及晚11點(或睡前)。肌肉注射每日2次應定為早7點晚7點或早8點及晚8點為適宜。
家庭輸液使用抗生素時,應考慮藥物的半衰期。如半衰期在4~6小時的藥物,在輸液時應分兩次給藥,可在輸液中單獨給等滲糖或生理鹽水緩慢維持,如病人不願意使用此法可用分兩次靜脈穿刺輸液法,確保用藥安全、有效,防止耐藥。
4.口服藥物與食物的關係
一般服用西藥不用忌口,但有的食物中某些成分能與藥物發生反應,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應給予指導。
5.胰島素注射應注意的問題
胰島素是I型糖尿病人需要長期皮下注射的藥物,以維持體內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有的病人需要連續注射幾年、幾十年,甚至終身替代治療。因此,如何發揮胰島素的最大作用,盡量減少不良反應,是對社區護士提出的新課題。
病人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注射範圍孝針眼密集,對局部組織產生反覆的機械刺激,藥液壓迫造成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障礙、組織血,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嚴重者可導致功能障礙。
防止上述問題的出現,可採用上下肢、腹部等多部位輪流注射,目的是使注射點分散注射面積擴大,輪流在各不同部位皮下注射,各注射部位均有間歇期,可使受到機械刺激
後的組織得到恢復,藥物吸收充分,不易產生不良反應。
輪流在多部位注射胰島素時,應結合病人具體情況(季節、膳食、運動、血糖或尿糖等)

利用各個部位在單位時間內對胰島素吸收的差異,指導病人在時、何種情況、選用何種部位注射,以達到安全、有效的使用胰島素。
6.室性早搏服藥方法與時間
室性心律失常,以定性早搏最常見。“室性早搏”可見於冠心病或其他心臟病.也可發生無明顯器質性心臟病的健康人。一般不頻發的‘室性早搏”可在家庭內進行治療和護理。
(1)“定性早搏”在晝夜間的發生規律:早晨:7-9點;下午:14~15點;晚上:18--20點
(2)給藥原則:設計合理用藥時問,是根據病人發病規律在“室性早搏’發作前給藥。
(3)家庭護理及預防
1)“室性早搏”高峰期.心理護理。
2)行為干預,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不良情緒。
3)合理利用病人家庭資源,設計利於病人休息、睡眠環境。
4)保持大便通暢。
5)提高家屬對“室性早搏”的認識,積極配合護理給予病人情感支持。
6)消除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玻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13779&s=1213386744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