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病毒性心肌炎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兒童保健

病毒性心肌炎

因病毒感染侵犯心臟,產生局限性或瀰漫性心肌病變,稱為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發病率較前增高,多種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柯薩奇B型病毒為最多見。

一、病因

目前已證實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種,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皰疹病毒以及腺病毒、鼻病毒等。人體遭受病毒感染的機會很多,但多數並不發生心肌炎,即使病毒侵入心肌,亦可不發病,僅在某些條件(如細菌感染、營養不良、運動、精神創傷、藥物、毒物等)存在時,病毒繁殖增速,心肌病變加重方才發玻

有人強調細菌感染,尤其是鏈球菌感染是促使靜止的病毒重新活動的重要因素。

病毒浸入體內首先引起病毒血症,而後進入心肌細胞內繁殖,直接損害心肌,或由於免疫反應間接引起心肌病變。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多數預後良好,少數伴有慢性進行性心臟擴大及心功能不全,可發展為心肌玻

二、臨床表現

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表現差別很大,輕型或疑似病例,病兒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實驗室檢查無特異性,早期常不易作出明確診斷,必須動態觀察,才能診斷。

(1)在心臟症狀出現前數日,有呼吸道及腸道感染,病兒可伴有中度發熱、咽疼、腹痛、腹瀉、出皮疹等,繼而出現心臟症狀。

(2)心臟症狀輕重差別也很大,輕的只稍有疲乏無力或無自覺症狀。症狀重的,特別是年長兒,可訴心前區不適、心悸、頭暈以及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甚至出現呼吸困難。體檢可聽到心音低鈍,心率過速或過慢,更嚴重的出現心律紊亂,心臟擴大,血壓下降,出現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有極少數病兒於數小時或數日內死亡或猝死。

三、診斷

(1)病史與臨床症狀。

(2)體征:全心擴大,搏動瀰散,心率快,心音低鈍,嚴重凡功能不全時,多出現奔馬律,血壓偏低,脈細速,頸靜脈怒張,肝大有壓痛。部分小兒因心肌縮力銳減,心搏降低而發生心源性休克,表現為面色灰白、冷汗、四肢厥冷、皮膚花斑、指(趾)紫紺、脈細速、血壓下降、尿少等。

(3)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快,在病程早期,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谷草轉氨酶(GOT)、乳酸脫氫酶(LDH)及其同功酶可增高。乳酸脫氫酶升高稍晚,但持續較久。心包滲液、鼻咽拭子、糞便可分離出病毒,同時該病毒相應的抗體滴度增高,病程早期患兒血中特異性IgM抗體升高也有診斷價值。

(4)X線檢查:心影正常或擴大,有不同程度的肺淤血。

(5)心電圖:急性期常出現早搏、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及束支傳導阻滯、明顯ST-T改變。少數慢性期病兒可有房室肥厚的改變。

四、治療及護理

(1)激素能抑制炎症反應,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有一定療效,對於有心源性休克表現、房室傳導阻滯及廣泛ST段、T波改變的可短期使用。一般採用強的鬆口服,嚴重者可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共用4~6周。

(2)心力衰竭應及時使用洋地黃,心肌炎時心肌對洋地黃敏感性高,因此要按常用劑量減少1/3~1/2。

(3)使用能量合劑、高滲葡萄糖液、大劑量維生素C,以保護心跡

(4)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均要採取適時、適宜的處理。

(5)中藥活血化瘀,改善心肌循環促進炎症恢復。可用丹參液加1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

(6)對症處理,給氧、鎮靜劑、利尿劑及維生素B等。

(7)臥床休息,適當限制活動。一般總的休息時間不少於3~6個月,待心電圖恢復正常及其他化驗檢查正常;可逐步增加活動量。

(8)每日4次測脈搏,注意脈搏強度、頻率和節律。

(9)飲食要富營養、易於消化,為減輕心臟負擔,要適當減少一些鹽量和限制入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的維生素攝入。

(10)要保持環境安靜、空氣新鮮,通風時防止對流風,避免感冒。避免去公共場所。

本病預後的好壞,主要與發病急慢、病情的輕重有關。一般年齡小,預後差;病情復發者預後差;心肌炎後如很快出現心臟擴大,收縮無力,以至出現心功能不全者,預後差。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6531&s=1202771291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