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小常識 - 貼示:立秋祛濕少吃西瓜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健康常識

貼示:立秋祛濕少吃西瓜

雖已立秋多日,近期北京的天氣卻與悶熱潮濕的南方氣候相似,一些人體質難以適應,皮膚上長出濕疹或小水皰,撓破後有液體滲出,中醫將此稱為「濕毒」。

昨天,京中醫醫院門診部主任王國瑋告訴人們,此季祛濕應少吃西瓜多喝薏米粥等有祛濕功效的食物。

「近期由於雨多,太陽沒出來,大環境通風不好,濕佔據了氣候的主導地位。濕、寒同屬陰邪,初秋祛濕的同時還需健脾。」王國瑋介紹說,中醫所指的「脾」與西醫的「脾」不同,中醫認為「脾」主管消化吸收,其中包括飲食代謝和尿液代謝,尿液代謝不好就出現「內濕」,說明脾的功能虛弱。

王國瑋分析說,經過兩個多月的酷夏,人們出汗多,體能消耗大,加之苦夏普遍睡眠不足,飲食清淡且食慾差,人們的體能消耗大於補充,所以秋季普遍抵抗力下降,胃腸功能不好。

此時,一些成人會有胃痛、腹瀉等症狀,小兒專有「嬰幼兒秋季腹瀉」。因此,初秋季節應適當增加營養,但要注意不能過度「補養」,盡量不吃肥肉和動物內臟。

由於此季暑氣未消,還是應該多喝水。

祛濕粥

1.薏米粥。薏米與大米的比例為1:2,粥的稀稠度隨意。

2.山藥粥。山藥與大米的比例為1:3,粥的稀稠度隨意。

3.馬齒莧粥。馬齒莧與大米的比例為1:3,粥的稀稠度隨意。

提示:薏米、山藥、馬齒莧等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有濕疹、小水皰或皮膚病的人,可以每天喝以上的粥。

祛濕蔬菜及水果:

苦瓜、冬瓜、絲瓜、梨、柚子。

提示:這三種瓜都有祛濕作用,尤其冬瓜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可以使濕毒從尿中排出體外;秋天人易肺燥,梨具有平燥作用,胃寒者可煮梨水飲用;柚子與其他水果相比,也不易上火。

祛濕禁忌:

冷飲、海鮮、西瓜、桂圓、芒果。

提示:此季濕氣重,切忌少吃冷飲等寒涼食物;立秋後要少吃西瓜,因為西瓜屬寒,脾胃虛弱者應特別注意上述禁忌。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shenghuo_3.php?id=4678&s=1232062353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