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吃火鍋安全「貼秋膘」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小心吃火鍋安全「貼秋膘」

天氣漸涼,又要到人們圍爐小坐、開懷暢飲,吃火鍋來「貼秋膘」的季節了。而由此引起的疾病,如寄生蟲並口腔黏膜損害和日漸增多的痛風病等,則常被人們拋至腦後。

慎食「生猛」遠離痛風

痛風病隨著火鍋盛行而「倚瘋作邪」。去年冬天北京某醫院曾在一日內就收治了好幾例因吃火鍋而引發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病例。

痛風屬於「富貴脖,患者中85%都肥胖。目前,痛風病患者多為收入高、運動少、應酬多的白領上班族,發病年齡從以前的50歲以後提前到目前的30歲左右,經常是在一次豪華的海鮮宴後,第二天清晨突然發玻海鮮、動物內臟、蘑菇和酒等富含嘌呤,如果過多的嘌呤不能排出體外,尿酸就會在血液中積聚,痛風病就是因此引起的。初起時經常是莫名其妙的腳趾「扭」傷,反覆出現紅腫疼痛,如果得不到控制,尿酸就會進一步引起關節變形,直至腎臟損害。不少人誤以為「不吃肉只喝湯」情況會好一些,但因為嘌呤能夠充分溶解到久燉的湯中,所以痛風病往往在各種火鍋類菜餚熱賣的季節高發。

寧捨三鮮莫吃太燙

據口腔科專家介紹,每年入秋後,因為信奉「一熱當三鮮」的火鍋文化,口腔疾病患者也有所增加,比夏季多出約15%。

專家指出,吃火鍋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與口腔黏膜有關。因為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達10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來就有復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口瘡發生的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加重。如此反覆,還會誘發食道癌變。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蘚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會使這些病變加重。

所以,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最好能夠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不做寄生蟲的「宿主」

在1997年到1999年的3年間,北京市感染肺吸蟲的病人呈逐年上升之勢,原因就是吃生猛海鮮盛行,寄生在蝦蟹等海產品體內的肺吸蟲趁機進入了人體內。據數據顯示,近年,因吃不潔豬肉而患囊蟲病和因吃不潔蝦蟹而感染肺吸蟲病的人有所增加。

因而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肉切雹多燙,蔬菜要多沖洗,並且最好是到安全檢疫更有保障的大商嘗菜場購買火鍋用料。

(健康報)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