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哮喘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小兒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以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等浸潤為主的慢性氣道變態反應性炎症。其氣道具有對刺激物的高反應性,當受到刺激時,由於氣道壁腫脹、粘液分泌增加、平滑肌痙攣等可致管腔狹窄,發生咳嗽、胸悶、喘息等症狀。其臨床特徵為發作性咳嗽,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或更長。可自行或治療後緩解。兒童發病率為0.11%~2.03%,以1~6歲患病較多,大多在3歲以內起玻

病 因

1、 遺傳:本症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其中過敏體質(特異反應性體質)與本病關係密切,多數患兒以往有嬰兒濕疹、過敏性鼻炎、食物或藥物過敏史,不少患兒有家族史。

2、 環境:哮喘的形成和反覆發作往往受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過敏原吸入、呼吸道感染和寒冷刺激等。

臨床表現

(一)誘因:嬰幼兒多為呼吸道病毒感染誘發,起病較慢; 年長兒大多在接觸過敏原後發作,呈急性過程。

(二)發病:哮喘發病時往往先有刺激性乾咳,接著可咯大量白粘痰,伴以呼氣性呼吸困難和哮鳴音,煩躁不安、被迫坐位。全肺佈滿哮鳴音。間歇期可無任何症狀和體征。 哮喘發病以夜間更為嚴重,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藥後緩解。長期發作者可並發肺氣腫,常伴營養障礙和生長發育落後。

(三)哮喘持續狀態 :指嚴重的哮喘發作,經合理用藥但仍不能在24小時內緩解者,發作時張口呼吸和大量出汗,發紺明顯。呈端坐呼吸,甚至出現呼吸、循環衰竭。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血液常規檢查 發作時嗜酸粒細胞可增高,如並發感染白細胞可增高。

二、痰液檢查 可見較多嗜酸粒細胞。

三、血氣分析哮喘發作時,如有缺氧,可有氧分壓降低;但二氧化碳分壓在輕度或中度哮喘時,由於過度通氣,使二氧化碳分壓下降,PH上升,表現為呼吸性鹼中毒。如哮喘持續狀態,氣道阻塞嚴重,可使二氧化碳瀦留,二氧化碳分壓上升,表現為呼吸性酸中毒。

四、肺功能測定在哮喘發作時有關呼吸流速的全部指標均顯著下降。各指標在緩解期可逐漸恢復。在使 用支氣管擴張劑後,上述指標均有好轉,而且指標好轉的程序與疾病嚴重程度有關。

五、胸部X線檢查早期在哮喘時可見兩肺透亮度增加,呈過度充氣狀態,在緩解期無明顯異常。

診斷

(一)嬰幼兒哮喘診斷標準(計分法)

凡年齡<3歲,喘息反覆發作者,可按計分法進行診斷: 1 喘息發作≥3次(3分);2 肺部出現喘鳴音(2分);3 喘息突然發作(1分);4 有其他特異性病史(1分);5 一、二級親屬中有哮喘病史(1分)。

評分標準:1 總分≥5分者診斷嬰幼兒哮喘。2 喘息發作只2次或總分≤4分者初步診斷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如肺部有喘鳴音可作以下任意一試驗:a)1‰腎上腺素0.01ml/kg/次皮下注射,15~20分鐘後若喘息緩解或喘鳴音明顯減少者加2分。b)以舒喘靈氣霧劑或舒喘靈水溶液霧化吸入後,觀察喘息或喘鳴音改變情況,如減少明顯者可加2分。

(二) 3歲以上兒童哮喘診斷標準:(1)喘息呈反覆發作者(或可追溯與某種變應原或刺激因素有關);(2)發作時肺部聞及喘鳴音;(3)平喘藥有明顯療效。

疑似病例可選用1‰腎上腺素皮下注射0.01ml/kg,最大量不超過0.3ml/次,或以舒喘靈氣霧劑或溶液霧化吸入,觀察15分鐘有明顯療效者有助診斷。

(三) 咳嗽變異性哮喘(又稱"過敏性咳嗽"),診斷標準(兒童年齡不分大小):(1) 咳嗽持續或反覆發作>1月,常伴夜間(或清晨)發作性咳嗽、痰少、運動後加重;(2) 臨床無感染症象,或經較長期抗生素治療無效;(3) 用支氣管擴張劑可使咳嗽發作緩解(是診斷本症的基本診斷條件);(4) 有個人過敏史或家庭過敏史,氣道呈高反應性,變應原皮試陽性等可作輔助診斷。

鑒別診斷

嬰幼兒哮喘需用與毛細支氣管炎、哮喘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和呼吸異物等疾病鑒別。

治療

哮喘的防治原則是消除病因,控制急性發作,預防復發。

一、消除病因: 應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發作的各種誘發因素。

二、控制急性發作:主要是解痙和抗炎治療。

1、支氣管擴張劑

(1)擬腎上腺素類藥物

多選用對β2-受體起主要作用的β2受體興奮劑,以減少對β-受體對心臟的作用。常伴頭痛、頭暈、心悸等副作用,高血壓、冠心並心功能不全,甲亢患者慎用。

常用的β2一受體興奮劑:舒喘靈;喘樂靈氣霧劑;喘寧碟可吸入干粉;舒喘寧;克侖特羅(氨哮素)等。

吸入治療具有用量少、起效快、副作用小等優點,是首選的藥物治療方法。

(2)茶鹼類藥物

氨茶鹼不僅可解除支氣管痙攣,還有抗炎、抑制肥大細胞和嗜酸細胞脫顆粒以及刺激兒茶酚胺釋放等作用,對吸入抗原後立即發考的速髮型哮喘反應(IAR)和約在6小時後發生的哮喘遲髮型反應(LAR)都有效。

(3)抗膽鹼藥物

異丙阿托品具有較持久的解痙效果,且可長期給藥,未見耐藥。霧化吸入。

2、腎上腺皮質激素

是目前治療哮喘最有效的藥物。但長期用藥會產生眾多副作用,因此用時必須注意:

(1) 盡可能吸入用藥:倍氯米松氣霧吸入,每次100ug,每日2~4次;

(2) 嚴格掌握口服用藥的適應證:一般只用於重症,或持續發作,或用其它平喘藥物難以控制的反覆發作病人,強的松1~2mg/kg/d,分2~3次服用,症狀緩解後即停藥,反覆發作而需長期用藥者,宜將維持量改為每日或隔日清晨頓用。

3、 抗生素 疑伴呼吸道細菌感染,特別是合併肺炎時,需同時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三、哮喘持續狀態的處理:1、 吸氧;2、 補液、糾正酸中毒;3、 糖皮質激素類靜脈滴註:應早期、較大劑量應用;4、 支氣管擴張劑;5、 經以上治療無效時,可試用異丙腎上腺素靜滴;6、 鎮靜劑;7、 機械呼吸指征為:1)嚴重的持續性呼吸困難;2)呼吸音減弱,隨以哮鳴音消失;3)呼吸肌過度疲勞而使胸廓活動受限;4)意識障礙,甚至昏迷;5)吸入40%氧氣而紫紺仍無改善;PaCO2≥8.6kPa(≥65mmHg)。

預防復發

(一) 免疫治療:1、 脫敏療法 ;2、 免疫調節治療:中藥、胸腺肽等。

(二)色甘酸鈉 有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降低氣道反應性的作用,對IAR和LAR均有預防作用。宜有好發季節的前1個月開始用藥,每次吸入10~20mg,每日3~4次,經4~6周無效者可停用。

(三)酮替芬 作用與色甘酸鈉相似,<3歲者每次0.5mg,每日2次;>3歲者每次1mg,每日1~2次,口服6周無效可停用。

(四)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