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反覆發作性腹痛探因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小兒反覆發作性腹痛探因

明明長得活潑機靈,身體也挺結實。不過,從5歲起他就得了一種怪毛病,過不了幾天就會鬧肚子痛。痛得厲害時,面色蒼白、出冷汗,捂著肚子在地上滾。在驚慌失措的父母送他上醫院途中,明明的腹痛常常又喜劇性地突然消失,安然無事,甚至變得神氣起來。

到區醫院看過十多次,做過多種檢查,如血常規、血沉、大小便、肝功能及B超等均無異常。有些醫生認為明明患腸蛔蟲病,可吃了多次"腸蟲清",反覆發作的腹痛依然如故。明明的父母很著急,因此,我陪他們一塊找到兒科陳主任請教。

陳主任仔細翻閱了病歷,詢問了病史,又給明明做了全身體格檢查。方知明明每次腹痛發作都在臍周,疼痛與進食和活動無明顯關係,常不定時發作,每次腹痛約十分鐘左右即可自行緩解;有時與吃生冷食物、暴食或腹部著涼等誘因有關。有時長不到任何誘因。另外,明明夜間時常有磨牙、淌口水、多汗等現象,這些均引起陳主任的注意。憑著多年的臨床經驗,陳主任很有把握地對明明父母講:"你兒子患的是一種兒童較常見的功能性腹痛,即腸子痙攣性疼痛。"於是,陳主任便和顏悅色地介紹起小兒反覆發作性腹痛病的常見原因。

(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些小兒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未健全,一旦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腸管蠕動失去正常節律,腸壁肌肉就會發生一過性痙攣,發生腸絞痛,有時伴有噁心和嘔吐。疼痛與吃東西和活動無明顯關係,常驟然發作又很快消失,無規律性。腹痛部位多在臍周,腹部檢查僅稍有緊張感,腸鳴音較活躍,無固定位置壓痛,臍周壓痛也不明顯。這類小兒常有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如流涎、夜間磨牙、多汗或遺尿等。明明腹痛的原因就屬這種情況。從明明的病可以看到,不能一遇到小兒復發性臍周疼痛就歸咎為腸道寄生蟲,如大便化驗未找到蛔蟲卵,經驅蟲治療後反覆發作性腹痛不消失時,就要考慮這種病的可能。

(二)便秘有部分獨生子女,由於長期的嬌生慣養,造成嚴重的偏食習慣,平時只吃肉類,蔬菜幾乎一點不沾,大便經常3~5天,甚至多天才解一次。由於直腸內瀦積的大量秘結糞塊激惹近端腸壁肌肉,會引起強力收縮,誘發陣發性腹痛;間歇期因腸壁肌肉鬆弛,故而腹痛也就隨之緩解。

(三)乳糖不耐受症如小兒自以吃牛奶為食物以後,就出現復發性腹痛者要考慮乳糖不耐受症。這些小兒小腸粘膜分泌的乳糖酶不足或缺乏,不能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單糖吸收,這種情況下,牛奶在腸道反成為刺激物,引起腹部不適或疼痛,伴有腸鳴亢進和腹瀉等症狀。此外,少數對食物過敏者(如對大豆蛋白、牛奶蛋白過敏等),進食這類物質時亦會引起腹痛。

得了反覆發作性腹痛,首先要查明病因,要排除器質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如急腹症(急性闌尾炎、腸套疊、腸梗阻、胃擴張等)、過敏性紫癜、腹型癲癇、腹型偏頭痛等。器質性腹痛常伴有全身症狀,疼痛部位固定,多呈持續性腹痛或陣發性加劇,難以自行緩解,這些均可與功能性腹痛相鑒別的。

小兒這種較常見的復發性腹痛一般不影響生長發育,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調節功能的漸趨完善,多可不治而愈。因便秘引起者,經矯正偏食,多吃富含纖維素、果膠的蔬菜和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腹痛就會隨便秘的解除而漸消失。因吃牛奶或過敏食物引起者,停服牛奶或致敏食品,腹痛亦可消失。

復發性腹痛發作時,可用熱水袋熱敷患兒的腹部或輕輕按摩腹部;腹痛較重時可適當服用顛茄合劑或用654─2解痙劑等。谷維素對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有助,賽庚啶對抑制腸道過敏反應有益,均可酌情選用。中藥小建中湯(白芍、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飴糖)或歸芪建中湯(當歸、黃芪、白芍、桂枝、炙草、生薑、大棗、飴糖)對此種功能性腹痛效果亦不錯。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