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五苓散

五苓散(張仲景)行水總劑

五苓散治太陽腑白朮澤瀉豬茯苓

膀胱化氣添官桂利便消暑煩渴清

除桂名為四苓散無寒但渴服之靈

豬苓湯除桂與術加入阿膠滑不停

此方利濕兼瀉熱疸黃尿閉渴嘔寧

〔組成與用法〕澤瀉15克、豬苓 茯苓 白朮各9克 桂枝(亦可用官桂)6克 共為細散,每次用米湯調服6—9克,藥後多飲暖水。

〔功效與主治〕化氣利水,散寒解表。主治太陽病蓄水證,口渴欲飲,小便不利,微熱脈浮,或水入即吐(水逆)者。

〔說明〕五苓散所主蓄水證,系由太陽病汗不如法,表邪未解,內傳膀胱,氣化不行,水道失暢,水飲留蓄下焦所致。太陽經腑同病,故小便不利,微熱脈浮;水蓄下焦,津液不布,故口渴欲飲;飲入之水為留蓄之水邪格拒而上逆,所以水入即吐。治宜化氣行水,兼解其表。方中澤瀉、豬苓、茯苓滲濕利水;白朮健脾制水;桂枝外解太陽表邪,內助膀骯氣化。五藥相合,使氣化水行,表解脾健,則下焦留飲蓄水自除,發熱、渴飲、水逆亦止。藥後多飲暖水者,以促汗出,共奏通裡達表之功。

本方雖為表裡同治之劑,但重在化氣行水,臨證運用,不必拘於有無表證。凡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或水腫,或瀉洩,或嘔逆,或喘咳,或心下動悸,以及中暑煩渴,小便不利等,均可應用,所以汪昂稱之為「行水總劑。」

本方去桂枝,名「四苓散」(《明醫指掌》),功專健脾利濕,主治水濕內停,外無寒熱,小便不利,大便溏洩,口渴而不欲飲水者。

「豬苓湯」(《傷寒論》)即本方去桂枝、白朮,加阿膠、滑石(澤瀉、豬苓、茯苓、阿膠、滑石各30克),為育陰清熱利水之劑,主治陽明病下後津傷,餘熱猶存,水熱互結下焦,發熱脈浮,小便不利;或少陰病下利,陰虛有熱,小便短赤,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亦可用治濕熱黃疸,口渴尿赤等證。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