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理性難以到達的領地

語錄大全,短信大全,台詞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信仰理性難以到達的領地

WLS:

濟南之行,能夠有幸與淪落他鄉的上帝相遇,上帝能有你這個遠方的訪者,看來他那本來寂寞的心靈會得到一些寬慰。

國人大多不信神,上帝又是別國的神,所以我們中國人大多覺得神與我們很遠。但人真的就這麼奇怪!覺得他離我們遠吧,似乎在心底的深處,又時不時地會聽到他呼喚。尤其是當我們身臨教堂,心靈會自不由主的感受到一種聖靈的洗禮,這種肅穆、聖潔的氣氛確實會喚起我們心靈深處一種久久沉睡的東西。

你是知道的,我曾對信仰問題作過一番思考,希望搞清楚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值得不值得人們去相信?這種探究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靠自己理性來瞭解上帝存在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只能是滿心狐疑。過了一段時間我體會到上帝存在性問題,靠人的理性是無法弄明白的。人無法從理性上證明上帝的存在,人也無法從理性上證明上帝的不存在,平常人的不去思考這個問題,覺得這個問題太遙遠,太虛渺。也有很多人實際上報有這樣一種邏輯:因為我們不能證明其的存在,所以也等同於他不存在。這個問題是一個超過人理性能力的問題,信仰與理性不在一個層面上,信仰高出理性,理性無法證明信仰,信仰是理性不能到達的領地。

但實際上仍有許多人對這個問題作過探究。前幾天看阿奎那,他從事物的運動與變化、動力因的性質、可能性和必然性、事物發展的真實性等級和世界秩序的目的因等五個方面來說明上帝的存在性,並得出了上帝存在的結論。阿奎那在從可能性和必然性上是這樣說明的:「我們看到自然界事物,都是在產生和消滅的過程中,所以它們又存在,又不存在。它們要長久存在下去是不可能的。這樣不可能長久存在的東西,終不免要消失。所以,如果一切事物都會不存在,那末遲早總都會失去其存在。但是,如果這是真實的,世界就始終不該有事物存在了。因為事物若不憑借某種存在的東西,就不會產生。所以,如果在一個時候一切事物都不存在,這就意味著任何事物要獲得存在,也不可能了。這樣一來,就在現在也不能有事物存在了——這樣的推想,是荒謬的。因此,一切存在事物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有些事物還必須作為必然的事物而存在。不過每一必然的事物,其必然性有的是由於其他事物所引起,有的則不是。要把由其他事物引起必然性的事物推展到無限,這是不可能的。上述動力因的情形一樣。因此,我們不能不承認有某一東西:它自身就具有自己的必然性,而不是有賴於其他事物得到必然性,不但如此,它還使其他事物得到它們的必然性。這某一東西,一切人都說它是上帝。」阿奎那是一位先知,我們不能和他的智慧相比。他是一個希望從人的理性證明神的存在性的,對他的證明我們還姑且不要作為理性的依據。另外,阿奎那提出這個證明以來,許多人實際上也對他的理論作過抨擊。

因信仰把這個世界的人分成為兩類,一類人有信仰,另外一類人無信仰。根據1991年大英百科年鑒提供的資料,在世界上,基督教和天主教徒17億人,回教徒9億人,佛教徒3億人,還有信奉其他宗教的人,所以這個世界實際上是有信仰比無信仰的人居多。在有信仰的人中,我們還需要加一個「真」字,真心相信他自己所信的,那些假信仰的不算在此類。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是有真信仰的,也有很多很多人無信仰。對於有信仰和無信仰,我們不能用對與錯,是與非來判斷。因為,信仰的對象是我們用理性難以證明其真偽的,對一個不能證明的東西,我們不能說它對與錯。林語堂認為,信仰是人類知識不能到達的一片領地,他在《信仰之旅》中說到:「因為宗教自始自終是個人面對那個令人震驚的天,是一件他和上帝之間的事情;它是一種從個人內心發生出來的東西,不能由任何人來給予。」

現實中每一個人都不自覺地落在了這兩類人之一類中。他們對另外一類人必然會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人就是這個德性,你不讓他對其它評頭論足是不可能的。無信仰的會覺得有信仰的人盲從、愚昧,最起碼是讓人不可理解。對一個自己都不能證明其存在的信仰對象,還那麼虔誠地相信,那麼敬禮膜拜。當我們漢人看到西藏佛教徒在幾百里的朝聖路上,一步一叩拜的時候,我們心裡湧出來的是對他們同情、可憐和愚昧的無奈情感。我們怎麼也理解不了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因為人的理解是建立在共同領悟的基礎上,我們對人的理解實際上永遠是我們自己的理解,而決非是我們理解對像自身的理解。

反過來,有信仰的人在看無信仰的人時,會怎麼樣呢?也是覺得沒有信仰的人可憐、無助和無救。以基督教信仰為例,一個真心相信上帝的人,他是相信人的靈魂是不死的,如果他認為人的肉體的死亡是完全的死亡,那麼他就不是一個真的基督徒。他們認為這些沒有信仰的人,把一個本來如風而過的幾十年光景,看得那麼重,而人的自己長久的永遠卻在所不顧,顧了當下而失掉了長遠,你說他們不可憐嗎?

這樣說來,信仰是來自於信心。為什麼說信仰來自於信心呢?只要你信,你對世界就會得出一種解釋;如果你不信,你對世界得出的又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解釋。這兩種解釋是不能用一種評價標準來評判的。比如,如果我們承認造物主的存在,人的靈魂的存在,靈性和聖靈的存在,我們對神的存在性的理解就很自然。因為,我們雖然從理性上無法證明神的存在,但異像、夢、超自然等都在向我們預示著這個世界不是純物質的,我們從這些超自然的預示中能夠感悟到非物質的存在。很多人,會經常通過很多異像真實地感悟到神靈的存在。因為,夢等異像的預示作用,他是承認的。例如,我在「好心情」上寫了一篇小文《夢》,這是一件真實發生在我們家中的事情,起碼這件事情的發生就使我對夢產生了一種超自然地理解。

對於一個真正的唯物論者來說,所有物資之外的超自然的異像,他都不認為是存在的,所以他對任何一個事物都要通過科學實證來解釋。比如,對於夢,弗洛伊德就要拿精神分析方法來解釋,他要以科學為根據,從人的夢中找到沉睡在人潛意識中的幼年的創傷和記憶。但對一個有神論者來說,他可能就認為一個夢就是一種預示或信號。所以,我們說信仰的問題是一個單憑信心的問題,是內心的體悟。理性不能解決它,靠理性來解釋信仰或要證明信仰的人,都是走錯了路。

我常常在體諒尼采(我並不瞭解尼采,只能是以我的常人之心,猜度這個偉人之腹),我能體會到他在一個信上帝的環境中,從自己的理性來掙脫上帝陰魂的束縛的艱難和無助,尼采最後給人類指的路是以藝術代宗教。但他的一生卻沒有真正體會和感受到藝術之美,也沒有達到一種惟美的境界。因為一個惟美的境界絕對是一種平和並沒有衝突的心靈世界,但尼采一生都在承受著心靈的衝突和煎熬,並在進入20世紀門檻時,衝突的心靈終於使得他精神失常了,他內心確實是太苦了。

前幾天我無意翻到了海德格爾,他是不信上帝的。他總結人的生存狀態就是一個「煩」字。為什麼煩呢?因為人感受到人存在的有限,而死亡的必然。所以人這種存在必然通過經歷有限的存在,而步入到永遠的虛無狀態之中去。海德格爾給我們描繪的圖景是虛無主義。也就是說在西方很多人離棄神之後,他們所感悟到的是荒誕和虛無,是一種更大的悲哀和無奈。

藍弘

06/8/31

語錄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