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浩浩蕩蕩的隋唐大軍,高句麗是如何應對的呢?

面對浩浩蕩蕩的隋唐大軍,高句麗是如何應對的呢?

世界歷史故事

面對浩浩蕩蕩的隋唐大軍,高句麗是如何應對的呢?

面對來勢洶洶的隋唐軍隊,一直致力於消滅新羅、百濟的高句麗人也是分身乏術,無法集中兵力與之決戰。但即使沒有南方的後顧之憂,較於浩浩蕩蕩的西方大軍,高句麗軍在體量和質量上也不佔優勢。

高句麗主要借鑒了遊牧民慣用戰術。他們會戰略性地放棄了一些可有可無的城鎮,甚至犧牲掉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隊,將敵人吸引到理想的決戰地點進行聚殲。這種用空間換取的時間的戰術在隋軍身上收到很好的效果。如第一次東征高句麗的薩水之役,宇文述率領的隋軍受「一日七捷」鼓舞,渡過鴨綠江兵鋒直抵平壤城。但他們在堅固的平壤城下損失慘重,只好黯然撤退。當疲憊不堪的隋軍沿路返回到薩水(清川江)時,隱匿多時的高句麗主力傾巢殺出,讓自己笑到了最後。

如果敵人吸取了前人的經驗,高句麗就難以實施誘敵深入的伎倆。這時,他們會利用邊防要塞群,頑強地阻滯敵人前進,迫使敵人的進攻在氣候和後勤的雙重制約下失敗。如645年的安市城之戰,在援軍被唐軍殲滅的情況下,繼續堅守。安市城領主憑藉著堅固的城防和旺盛的士氣,獨立擊退了圍城唐軍的無數次進攻,令唐太宗鎩羽而歸。

高句麗軍的野戰隊列,和同時代的突厥人有很大區別。他們將輕裝弓騎兵佈置軍隊的最前方,由他們來騷擾消耗敵人的體力。精銳的俱裝騎兵被佈置兩翼,戰鬥的勝負通常受兩翼的影響。中央戰線分別由長槍兵、弓弩手、劍盾兵三者依次組成。一般情況下,高句麗將領還會在後方,保留一支由精銳步兵和重騎兵組成預備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