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和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到底哪邊的更強呢?

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和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到底哪邊的更強呢?

羅馬歷史故事

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和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到底哪邊的更強呢?

西方古典歷史上,最有名的征服者,莫過於僅僅只用了10年時間就征服波斯帝國,一路東征直到印度的亞歷山大大帝。而古典歷史上最著名的軍隊,莫過於馳騁地中海世界數百年,並最終建立持續數百年之久的羅馬帝國的軍隊-羅馬軍團。

而如今,在瞭解這些歷史的人中,常會有這樣的爭論,亞歷山大大帝麾下的遠征軍隊與成型的羅馬軍團,到底哪一個才是古典時代最強大的部隊?

馬其頓方陣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羅馬軍團打敗過馬其頓王國的馬其頓方陣,這不就說明羅馬軍團比亞歷山大大帝的部隊強嗎?關於這個問題,如果說亞歷山大大帝的部隊只有馬其頓方陣,那我可以勉強說有道理,但是,這裡有兩個小錯誤,第一,亞歷山大的軍隊中,並非所有軍隊都是方陣步兵,第二,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方陣步兵,與後來被羅馬軍團擊敗的方陣步兵相比,裝備更加輕便,行軍和戰鬥要靈活得多。

羅馬軍團

搞明白這兩件事,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好好比比雙方軍隊的一些特點了。

首先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馬其頓東征時期的軍隊,除了馬其頓方陣步兵之外,還有傳統的配盾持槍的重步兵、機動靈活的輕盾步兵、精銳的馬其頓持盾衛隊、克里特弓箭手和標槍手,騎兵方面,主要希臘最優秀的色薩利騎兵以及亞歷山大大帝最喜歡親自率領的伙友騎兵。

作為百戰百勝的征服者,亞歷山大最喜歡用馬其頓方陣步兵牢牢抵禦敵人正面的衝擊,然後利用持盾衛隊以及傳統重步兵把守住側翼,隨後利用騎兵力量突擊突破敵人的側翼,然後從側面和後方向敵人主力或者首腦發動突擊,從而徹底擊潰敵軍,這就是有名的「錘砧戰術」,牢不可破的步兵陣線就是砧板,而強大的騎兵則是重重落下的錘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伊蘇斯戰役和高加米拉戰役,在這兩場戰役中,以方陣步兵為首的馬其頓步兵抵擋了數倍於自身的波斯軍隊,而決勝一擊則都是由亞歷山大率領的伙友騎兵發出的。

伙友騎兵

不過,對於馬其頓軍隊而言,由於步兵陣線,特別是方陣步兵陣線需要平坦的地形來保證隊形的齊整,這樣才能讓長槍方陣沒有缺口。而且,亞歷山大大帝引以為傲的騎兵也需要平坦的地形才能發揮實力,因此,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是比較依賴地形的。至於為什麼波斯帝國會敗在這樣一支依賴地形的軍隊之手,除了亞歷山大的軍隊確實強大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波斯軍隊也依賴地形,在伊蘇斯大戰中,波斯帝國專門挑選了大海和山脈中間的平原與亞歷山大決戰,而高加米拉戰役中,為了發揮自己的戰車部隊的實力,波斯人甚至在亞歷山大出現前專門把高加米拉戰場做了平整處理,結果某方面來說反而便宜了亞歷山大。

短劍更讓羅馬人信賴

而羅馬軍團,則不怎麼對地形依賴,實際上,羅馬崛起的意大利地區,地形本來就很崎嶇,一開始羅馬軍隊也是類似於希臘軍隊那樣,喜歡結成緊密的長矛陣作戰,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羅馬人發現長矛陣太依賴地形,因此便改為短劍搭配盾牌來作戰。不過,雖然不像馬其頓方陣那樣正面長矛林立,但是羅馬軍團的正面也同樣堅不可摧,習慣利用盾牌結陣,利用短劍刺擊的羅馬軍團,正面同樣能夠擋住大批敵軍。羅馬軍隊正面取勝的典型例子是沃特林大道戰役,這場戰鬥中,僅1萬左右的羅馬軍團正面擋住了近6萬的不列顛蠻族部隊,並且在隊形變化後,僅僅利用軍團步兵反擊便擊潰了蠻族主力。

馬其頓的騎兵部隊比羅馬騎兵優秀得多

不過,羅馬軍團的騎兵力量就不怎麼樣了,比起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羅馬軍團的騎兵比例相當,但是質量卻低於馬其頓軍隊。比起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色薩利騎兵以及精銳中的精銳的伙友騎兵,羅馬軍團的騎兵要麼戰鬥力強但紀律糟糕,例如來自蠻族的高盧騎兵或日耳曼騎兵,要麼服從性強卻不善肉搏,例如羅馬本國公民組建的騎兵團。總之,直達羅馬軍團在與帕提亞帝國交戰已久後,羅馬人才組建出了能夠依靠的騎兵。

但是,羅馬軍團有兩個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難以企及的優點。

首先,羅馬軍團對於補給的需求遠低於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在馬略改革後,羅馬軍團士兵的很多裝備和多達數天的補給,都是通過士兵自己來攜帶,單個士兵的負重最高會達到80多斤,背負這麼重的行囊行軍,所以很多羅馬軍團士兵都自嘲自己是「馬略的騾子」,日後這也成了羅馬軍團的代稱之一。

羅馬軍團的土木技能堪稱古典時代第一

而第二點,則是羅馬軍團強大的工程能力,在軍團士兵的行囊中,就有不少用於挖掘壕溝,修建營壘的工具,羅馬軍團將土木工程也納入到了軍團士兵的訓練之中,以至於很多老兵退役後直接改行成了建築師,許多歐洲城市,例如德國的科隆,就是古代的羅馬軍團的營地發展而來的。而羅馬軍團土木建築能力的典型例子,就有凱撒大帝的成名戰阿萊西亞戰役,這場戰鬥中,4萬名羅馬士兵在凱撒的指揮下,僅用了3個星期,就圍繞著阿萊西亞城修建了長達二十多公里的防禦營壘。而在近百年後的耶路撒冷攻城戰中,羅馬軍團土木技術更加熟練,用3天時間完成了包圍耶路撒冷的8公里圍牆營壘。

因此,在戰前的優勢來看,羅馬軍團要比馬其頓軍隊優秀不少,不依賴大量運輸隊,意味著羅馬軍團比馬其頓軍隊行軍更迅速,同時路線更加多樣,更容易搶先佔領戰略要地。而極其善於土木工程,意味著羅馬軍隊可以利用快速修建營壘的方法來用更少的人控制戰略要地。

但在實際作戰中,羅馬軍團能不能再勝一籌呢?

雙方正面難分難解

僅從雙方的軍隊來看,兩邊的正面部分肯定很難分出勝負,馬其頓方陣的正面幾乎不可突破,而羅馬軍團的正面也很難依靠長矛擊退,同時,善於投擲標槍的軍團士兵必然也會對方陣造成不小的傷害,同時利用羅馬人擅長的陣線輪換修整,羅馬士兵會擁有更多的休息機會,體力上更具備優勢,所以羅馬軍團維持陣線也不是難事。

戰鬥的勝負,應該還是取決於側翼,羅馬軍團的優勢在於包括輔助部隊在內,軍團士兵比起普通的希臘重步兵擁有更強肉搏能力,因此,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馬其頓軍的側翼被攻破不過是時間問題。但是,擁有優秀騎兵的亞歷山大軍隊,應該能擊敗騎兵較弱的羅馬騎兵,因此,考慮這一點,其實羅馬軍團的側翼會更加危險,另外,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中,還有輕盾步兵這樣優秀的牽制力量存在,這些移動靈活卻肉搏強悍的士兵能夠跟隨騎兵移動,並且拖住企圖攔截騎兵的地方步兵,所以羅馬軍團應該很難利用重步兵攔住馬其頓的騎兵。

亞歷山大常將自己置身險境

從上面來看,似乎亞歷山大的軍隊面對羅馬軍團,仍然能夠使用出「錘砧戰術」,勝利好像歸於亞歷山大。不過,上述說法中沒有考慮地形,一旦地形比較複雜,那麼馬其頓方陣正面可能會遭到突破,那樣戰場勢必會變得混亂,擁有更強混戰能力的羅馬軍團,贏得正面作戰的可能性很高。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亞歷山大大帝本人的習慣問題,亞歷山大有一個堪稱雙刃劍的習慣,那就是穿著顯眼盔甲帶頭衝鋒,這樣極高地提高了自家騎兵的戰鬥力,但也常常讓他捲入危險之中,他甚至一度在與波斯人的作戰被波斯騎兵一斧頭劈死,還好有忠實的部下救了一命,而面對大量配備標槍的羅馬軍團,亞歷山大可能在衝鋒時就得迎接對方的「標槍雨」,一旦他受傷或戰死,那馬其頓軍必敗無疑。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如果在理想的平原戰場上作戰,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取得勝利的機會會比較高,但是也很有可能因為亞歷山大的帶頭衝鋒而被逆轉戰局。但是,一旦戰況更加複雜,那麼羅馬軍團取得勝利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羅馬軍團更具備泛用性

不過,如果讓普通人率領雙方部隊比拚,那麼羅馬軍團無疑會取得最終勝利,亞歷山大大帝的戰術儘管厲害,但是多種部隊的配合卻很考驗將領素質,實際上,自從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世界幾乎沒有將領能夠使出亞歷山大在高加米拉戰場上那樣精妙的「錘砧戰術」,反觀羅馬軍團,就不斷有善於領導羅馬軍團的名將出現,不管是內戰時期的蘇拉、龐培、凱撒,還是帝國時期的保利努斯、科爾布羅、奧勒良等人,都能利用軍團使出多樣的戰術。而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更像是專為他一人打造的專屬部隊,羅馬軍團卻能在不同的將領麾下,以基本的陣列戰術,使出多種多樣的綜合戰術。

所以,如果就泛用性和實用性綜合來說,個人認為,羅馬軍團比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更符合西方古典時代最強軍隊這個稱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羅馬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