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羅馬的道路建設史,羅馬的建築有什麼特點?
古羅馬建築是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承載並發展了古希臘文明中的建築風格,以建築的對稱與宏偉而聞名世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前5世紀前,羅馬幾乎沒有什麼重要的建築。羅馬建設活動是在共和末期,特別是帝國時期才如火如茶地展開的。
共和末期,軍閥巨頭蘇拉、龐培、愷撒,還有元首奧古斯都等人,以開啟羅馬建設浪潮的方式,提高個人的聲望,進行破壞羅馬共和的冒險。我們需要明確,這裡所說的羅馬建築是一個概念,不僅指意大利首都羅馬市內的古代建築,也指古典時期,羅馬共和國、帝國統治下廣大時空範圍內的各種建築。
正如古埃及史書必然配上金字塔的插圖、古希臘史書往往配上帕提農神廟的封面圖,萬神殿、鬥獸場、圖拉紀功柱、哈德良長城、戴克裡先浴場這些宏偉的古羅馬建築,則穿越千年歷史論桑,至今仍雄露於夕陽之下,向人類講述著跌宕起伏、壯懷激烈的羅馬盛世!
羅馬古典作家狄奧尼西烏斯認為,羅馬帝國最引人矚目的三項優質工程分別是高架水道、排水道和道路。
道路在羅馬建築中處於決定性地位,意義重大。最早的羅馬道路或許只能算車道,主要沿著意大利的河流山谷分佈,還有的沿著史前交通線延伸。埃特魯裡亞人曾建造良好的網絡式道路將聚居地連接在一起,他們的一些城市也有鋪砌的道路。羅馬人善於學習,繼承、發展了埃特魯裡亞人和希臘人的築路技術,大約從公元前4世紀後期開始道路建設,公元前2世紀後期形成了一股建設浪潮。
根據學者們考證,事實上,羅馬人修建的第一條官方正式大道是諾爾巴納大道,起點是羅馬,終點是諾爾巴納。不過,所有羅馬史專家認為最早的正式羅馬大道是晚於諾爾巴納ti阿 安大道,為什麼呢?公元前312年,監察官阿庇烏斯·克勞狄負責修建阿底安大道,到公元前307年完工。它是第一條以修建主持人名字命名的道路,也是第一條按照羅馬官方標準和要求修建的大道。
此外,他還修建了一條高架水道。由於阿庇安的傑出貢獻和阿底安大道的重要意義,羅馬人才將其作為羅馬官方正式道路的標誌,而且這條路還有一個稱號-道路王后,由此可見這條道路在羅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阿底安大道是第一條連接羅馬南部的主要大道,開始只通往卡普亞,後來通過圖拉真大道延伸到貝內文托、埃克蘭努姆、維努西亞、塔倫托,最後通往希臘港口城市布林迪西。
阿庇安大道是沿海道路,在內地最著名的大道是拉丁納道路。這條道路建設時間早於阿庇安大道,並且在拉丁姆地區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被稱為拉丁姆人民的「固道"。
羅馬的道路建設史上,在帝國時期,尤其是帝國早期,道路建設發展迅速,並且最終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
帝國建立後,繼續向外擴張,羅馬道路隨之擴展到這些新土地上。在所有道路建設者中,奧古斯都無疑是最核心的人物,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奧古斯都,羅馬道路建設可能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德魯蘇戰役後,羅馬人修築的克勞迪亞大道使得阿爾卑斯山脈可以通行。安東尼王朝的圖拉真征服了中東地區,羅馬人在公元106年征服阿拉比亞後修建了新大道。羅馬的擴張是羅馬道路不斷向外延伸的根本原因。
奧古斯都廣場也是古典制式匯聚之地:宏偉的廣場設計是羅馬風格,華麗典雅的柱廊和神廟的科林斯柱式是希臘特色,柱廊上最顯眼的頂閣採用了純正的雅典建築寶庫的明珠--衛城神廟的女像柱,女郎神態悠然自得立於柱樑之間。
羅馬史學家蘇維托尼烏斯對此大加讚揚,他寫道:「他(奧古斯都)誇口的一句話,把磚土的羅馬變成了大理石的羅馬,看來是很有道理的。他建造了許多公共建築,其中尤為出眾的有他的廣場和戰神馬爾斯廟,以及巴拉丁山的阿波羅神廟和卡彼托林山的朱庇特神廟 場很快就為公眾事務開放,事實上甚至在戰神廟尚未完工之時便已供公眾使用。
不過,奧古斯都廣場遭遇到和羅馬廣場、愷撤廣場一樣的命運,帝國滅亡後遭到嚴重破壞,文藝復興時代的民眾慕名前往憑弔,他們只看到斷瓦殘垣掩蓋於荒草之中。雖然如此,僅僅剩下的三根神廟柱廊卻給民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從幾根柱子,想像整個奧古斯都黃金時代的風貌。奧古斯都廣場和戰神廟作為新古典時期的標誌,成為當時羅馬城以及帝國行省各地類似建築倣傚的樣板。
皇官,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居住和享樂的地方,羅馬皇官是羅馬建築中最富麗堂皇的,其中尼祿時代的金屋皇官就是一個代表。
尼祿是古羅馬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不僅政治上獨斷殘暴,而且生活上也奢修糜爛。他曾抱怨自己住的宮殿只是一間茅草屋,與自己高貴身份一點也不相符。於是,他命令羅馬建築大師維特魯威和塞勒爾設計了一座復合官殿,極盡奢華,不過當時並沒有立刻建成,因為羅馬城內已沒有空地了。
無巧不成書,公元64年夏天,羅馬城發生了一場大火。大火燒了幾天,城內除了3個區保存完好外,其餘的都被燒成一片廢墟,無數生命和財產在大火中灰飛煙滅。這場大火也是一個歷史謎案,有人說是尼祿故意放火,然後嫁禍給基督徒,為他迫害基督徒找一個好借口;有人認為這場大火完全與尼祿無關,他背了黑鍋。究竟是誰放了這場大火,至今也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
不過,尼祿在大火中的表現的確不像一名君主所為。據說,在大火熊熊燃燒之際,尼祿卻在皇宮看台上喝酒歡娛,並且還高聲朗誦有關特洛伊城毀滅的詩篇,十分愜意。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就是這場大火的幕後黑手,因此尼祿是大火的縱火者的說法一直不絕於耳,得到很多人支持。總之,這場大火令尼祿很開心,火災後,他就迫不及待地為自己修建了金屋皇官。
皇宮歷時幾年才完工,面積達到80萬平方米,可能是羅馬有史以來最大的官殿,尼祿的金屋皇官是奢華和狂想的產物,它促使羅馬建築藝術實現了一大突破。塔西佗說:「尼祿利用自己祖國災難的機會,修建了一座皇官,這座官殿的出奇之處,並不在於那些司空見慣的和已經顯得庸俗的金雕玉砌,而是在於野趣湖光,林木幽邃,間或曠境別開,風物明朗。"「建築師和工程師維特魯威和寒勒爾,他們別出心裁,想以藝術的力量,強自然所不可,不惜耗去這位愷撒的資財。」「建築物本身一律按照特別的規定,使用堅固的、不加木結構的、有特殊防火性能的加賓石和阿爾班石砌成。"
西姆競技場,是弗拉維時代最偉大的紀念物,也是所有羅馬建築中最著名的,是羅馬帝國標誌性建築。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圓形競技場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關於圓形競技場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曾經有一位美國超級富豪到羅馬旅遊,並請了一位考古學家做嚮導。
當他們遊覽圓形競技場時,考古學家向富豪講解圓形競技場遺址的前世今生,富豪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頗為自負地問考古學家:「要花多少錢才能在美國建造一座和這相同的建築?"考古學家思考了一會,隨即笑道:"要花2000年這麼大的一筆錢!"富豪聽後,原先傲慢的表情立刻消失了。從這段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這座著名建築物的悠久歷史和其無法衡量的價值。
圓形競技場興起於共和國末期,伴隨著羅馬城市化運動而發展,帝國時期達到高峰。帝國時期,在帝國數以百計的城市中圓形競技場不計其數,作為當時國際化大都市的羅馬城內有很多大大小小規模不一的圓形競技場。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在弗拉維王朝的韋斯帕莎皇帝時期開始修建,歷時8年,公元80年由提圖斯皇帝完成。因為修建圓形競技場的兩個皇帝以及後來完成競技場最後一層建築的皇帝都屬於弗拉維王朝,故它也被稱為「弗拉維圓形劇場」。
為什麼修建圓形競技場呢?其一,為了慶祝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顯示帝國強大的武功和威名。其二,為了滿足現實需求。當時,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競技在民間已風行多時,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不過帝國始終沒有一個能夠給觀眾提供安全保障的大競技場。因此,韋斯帕步皇帝想建造一座四層高的圓形競技場,來滿足5萬以上觀眾的需求。
建成後的圓形競技場至今是羅馬遺存建築中的傑出代表,象徵著羅馬帝國國威,有「古代世界最為宏偉高超的建築」的美譽,充分展示了羅馬帝國全盛時代羅馬建築的雄渾和特色。中世紀著名的英國詩人貝達這樣評價圓形競技場:「圓形競技場崩潰之時,就是羅馬滅亡之時。"而著名中世紀史學家比德對圓形競技場同樣是讚譽有加,他寫道:「鬥獸場頹則羅馬亡,羅馬亡則世界滅。」由此可見,圓形競技場在後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它已經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