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傾茶事件為何要將茶都倒了?為何矛盾會突然爆發?
1773年12月16日晚,波士頓地下組織「自由之子」,又被稱作「茶黨」的60名成員,喬裝打扮成印第安人,趁著夜色潛入港口,將停泊在此的東印度公司三條船上、共計342箱茶葉全部傾倒入海,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然而,這其中牽扯到兩個重要問題:
1.為什麼要把茶都倒掉?不浪費麼?
2.這次行為真的僅僅是反抗殖民統治的「正義、自由」運動那麼簡單?
一、為什麼要把茶倒掉?——由背後的經濟衝突說開
首先,關於獨立戰爭的導火索有一個被廣泛流傳的誤解說法:那就是「因為英國政府通過東印度公司高價向北美殖民地傾銷茶葉,外加徵收巨額茶稅,引發殖民地人民的不滿和反抗。」
然而事實上,英國東印度公司出售的所謂「官方」茶葉,不但比北美民間的「走私茶」價格還要便宜百分之五十,而且只是象徵性徵收輕微的茶稅。
但事情顯然不會這麼簡單:東印度公司肯定不是來做慈善的——這種看似為殖民地人民「減負」的行為,實則反而嚴重動了他們的「奶酪」,為什麼這麼說呢?
追本溯源,波士頓傾茶事件的爆發,顯然不會是一個偶然、孤立的事件,其背後必然北美殖民地和宗主國長期矛盾的激化。
其原因主要又可以分為兩點:
1、英國政府對殖民地的經濟控制引發長期不滿
2、《茶葉稅法》成為直接導火索。
英國政府對於北美殖民地,長期採取嚴格的經濟控制,限制其製造業的發展,讓其淪為宗主國的商品傾銷地。
而英國在取得對法國的七年戰爭勝利後,為轉嫁戰爭軍費負擔,掠奪殖民地的資源,進一步加強了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與壓搾。但很顯然,這催發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激烈反抗。
為此,英國政府不得已取消了各項苛捐雜稅,但有一樣卻死死抓著不肯放:那就是作為最大頭的茶稅,根據《茶葉稅法》規定,傾銷到北美的茶葉往往要徵收90-110%的稅率,整整高出英國本土一倍之多!
但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宗主國搞茶葉暴利壟斷,那我們殖民地只能找別的渠道謀求生路了。
因此在北美,來自法國、瑞典、荷蘭、丹麥四國中轉的走私茶成為了市場大頭,一度佔據了整個北美茶葉市場的90%。
二、官方茶和走私茶的競爭推動傾茶運動爆發
走私茶的猖獗讓官方茶滯銷了,到1770年,東印度公司已經積壓了170萬磅的茶葉傾銷不出去。
顯然,東印度公司不會讓茶白白浪費:既然高價賣不出去,那我就乾脆低價來跟你走私茶競爭。
不過照道理都降價了,為什麼還是會遭到北美本地人的抵制?便宜點買茶葉不好麼?
很明顯,走私者已經跟北美本土的茶葉商人、各種二道販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東印度公司這種舉動,顯然已經擋了人的財路!
而另一方面,儘管只是象徵性地徵收一些茶稅,但其背後的長遠危害卻難以估量:如果一旦殖民地接受了,開了這個口子,那以後各種苛捐雜稅將陸續實行,猶如溫水煮青蛙般一發不可收拾....
顯然,此時的鬥爭已經不僅僅是一筆短期的經濟賬了,殖民地的居民們如果想要擺脫長期當韭菜的命運,那就必須跟東印度公司背後的國家機器:英國政府對抗。
而「自由之子」的這次傾茶行為背後,顯然並非盲目自發,這背後離不開本土茶葉商的資本在背後推波助瀾。
一方面,他們利用殖民地居民對英國政府的牴觸情緒做文章,高舉「愛國牌」,抵制東印度公司,甚至連帶著開始抵制茶葉,號召「戒茶」運動。
當然,殖民地居民內部肯定也不是鐵板一塊,如果有非利益相關方的居民表示:我就想喝便宜的茶怎麼辦?那不好意思——你已經被反殖民主義的「政治正確」裹挾了!
另一方面,所謂師出有名,「自由之子」們利用美國土著印第安人的形象來搞事,為自己樹立反殖民的正義旗幟,聯想到現實中白人移民對印第安人的迫害、驅趕,不可謂不諷刺。
總而言之,波士頓傾茶事件便是由茶葉價格戰爭所引起,激發起了北美殖民地對宗主國英國長期的不滿情緒所導致的衝突,並最終促成了獨立戰爭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