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德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德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德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1918年的德國,軍隊在守衛一家遭搶劫的肉鋪

如果希特勒在實現振興德國經濟、消除災難性的失業、突破《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奪回軍事主權以及完成把奧地利、蘇台德等地區納入德國版圖等一系列計劃之後,在發動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對波蘭的侵略行動之前能夠壽終正寢,後來的戰爭災難也就不會出現。

《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而「一戰」是歐洲列強的長期利益爭奪的必然。

在歐洲的歷史上,德國是一個後起的強勢爭奪者。德國之所以在「二戰」中失去道義,第一在於它在全球性厭戰的大形勢下發動了侵略戰爭,第二在於它把種族滅絕政策融入了軍事行為。

在「一戰」前的漫長歷史中,信奉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歐洲列強在外交方面無一不推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了自身利益的擴展,武力征服是它們對外使用的第一語言。

魏瑪共和國在德國歷史上是一個不存在共和黨人的共和國。德國在「一戰」之後選擇共和制,絕非民眾民主意識的提高,而是出自在帝制崩潰後的一種對西方強國政體的機械效仿。

「一戰」失敗的內因是國力的衰竭——德國已無法承受繼續維持戰爭所帶來的經濟重負。這就注定了這個封建的、軍國主義的德國在嘗試民主體制方面會先天缺鈣。

另一方面,勝利的同盟國也根本沒有給予德國絲毫恢復生機和滋生民主的機會。他們考慮的只是如何從戰敗的德國身上搾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如何阻止德國再度強大並重新威脅到他們的安全。

為了這個目的,勝利的同盟國徹底瓜分了德國在海外的全部領地。德屬東非大部分歸屬了英國和法國;德屬西南非洲分給了南非聯邦;新幾內亞島的德屬部分被移交給了澳大利亞;薩摩亞群島分到了新西蘭手上;太平洋中部的馬紹爾群島、馬裡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以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都轉交給了日本。

按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的陸軍被壓縮成為10萬人,海軍只允許有1.5萬人存在,各種艦艇的總數只能有36艘,而空軍則完全禁止存在。坦克車、裝甲車、潛艇一律不允許生產。

除此之外,戰勝國還規定萊茵河西岸地區要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萊茵河以東50公里內的範圍一概作為軍事真空區。

同盟國由此建立起了他們和德國之間的一道寬闊的安全緩衝區,而德國面對裝備精良,兵力雄厚的鄰國宿敵已基本喪失了抵禦侵犯的能力。

除了在軍事上遏制德國以外,戰勝國還向德國索取了巨額戰爭賠款。

《凡爾賽和約》使德國失去了1/8的領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產地和50%的鋼鐵基地,但在另一方面又規定了德國必須向戰勝國總共支付1320億金馬克的戰爭賠款,並以每年支付20億金馬克和26%的出口收入來予以兌現。

這不僅沒有催生民主與和平,反而孕育出歐洲新的動盪和災難。遺憾的是,當時能認識到這一點的歐洲政治家可謂鳳毛麟角。

當時在英國曾有一名國會議員孤獨而固執地堅持著自己反對裁軍的意見,他的理由是:德國在「一戰」後所負擔的過重賠款壓力會衍生仇外情緒,將來可能演變成破壞《凡爾賽和約》的力量。這位議員就是後來的英國戰時首相丘吉爾。

嚴重的經濟危機

到了1923年,嚴重的通貨膨脹使一個美元已經可以換到40000億帝國馬克了。有一個叫做特歐的博士在他死前完成的回憶錄中提到,當時買一個麵包要花1000億馬克,一升牛奶要花3000億馬克。

這個特歐博士在」二戰「時期成了帝國軍備部的副部長。

1929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爆發把德國經濟直推崩潰的邊緣,僅僅在兩年內,德國的失業人數就達到600多萬人,占當時全部人口的1/10,占就業人口的一半以上。

當時德國的家庭人口比現在多,父母帶三四個孩子和兩個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很普遍,而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裡掙錢的勞動力經常只是一個人。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德國已面臨整個民族的生存危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