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美國大選:假如二戰沒爆發誰將當選總統?
1940年美國總統大選是充滿不確定性和意外的一屆大選。兩位呼聲最高的共和黨候選人,羅伯特‧塔夫脫和托馬斯‧杜威,均系政壇新人。後者年僅38歲,是第一位出生於20世紀的總統參選人。就在人們以為塔夫脫或杜威將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時,半途殺出一匹黑馬溫德爾‧威爾基,神奇般奪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讓人大跌眼鏡。另一邊廂,羅斯福出人意料地宣佈競逐第三屆任期,打破了喬治‧華盛頓開創的百年傳統。二戰陰雲籠罩下的1940年總統大選,過程富有戲劇性,結局卻在情理之中。
菜鳥托馬斯‧杜威
1936年是紐約特別檢察官托馬斯‧杜威走上神壇的一年。反黑運動就像一幕中世紀的道德劇,紐約是道德淪喪的薩多瑪城,來自中西部的杜威則是不可腐蝕的拯救者。他年輕英俊,富有正義感,辦案一絲不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符合大蕭條後民眾對道德楷模的想像。因而在極短時間內,杜威就以超高的人氣,成為全美最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
1938年,杜威初次競選紐約州州長失敗。這並未使其政治前途受挫,反而令他獲得更多關注和支持。蓋洛普的民意調查顯示,33%的共和黨人把杜威視為總統候選人的第一選擇,大幅領先於其他潛在參選者。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威廉‧懷特甚至把杜威的此次落選,與林肯在1858年的失利相提並論,認為杜威將因禍得福。
杜威起初對參選持謹慎態度。畢竟一個不到四十歲的檢察官競選總統,是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但他的支持率仍然持續上揚。1939年5月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如果杜威與羅斯福展開對決,58%的民眾將會選擇前者。民主黨人對此大為緊張,接連在黨務通訊上發表文章,商討如何對付杜威,連總統羅斯福都向幕僚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大好形勢下,杜威再沒理由退讓。年僅36歲就敢競選州長,證明他不乏政治雄心,但落選的結局也表明,從政經驗不足是他的致命缺陷。值得慶幸的是,除了范登堡,他在黨內的主要對手羅伯特‧塔夫脫也並非政壇老炮兒。羅伯特‧塔夫脫是前任總統威廉‧塔夫脫的長子,1920年開始擔任俄亥俄州議會議員,並於1938年當選美國參議員。儘管塔夫脫的從政時間較長,但在全國政治舞台上也只算新人。兩人稱得上半斤八兩。
左起:范登堡,杜威,塔夫脫
杜威和塔夫脫的冒起標誌著共和黨新一輪政治週期的開始。自1932年總統大選落敗後,共和黨已經八年無緣白宮。在連續失利和羅斯福新政的衝擊之下,共和黨亟需新鮮力量的湧現。1938年中期選舉落下帷幕時,人們就驚奇地發現,曾飽受詬病的大老黨已煥然一新。6名新參議員,11名新州長,其中包括雷蒙德‧鮑德溫、哈羅德‧史塔生等潛力新星,他們將在四十年代的政壇掀起一股新浪潮。
但在當時,這些人加起來都不如溫德爾‧威爾基的橫空出世令人吃驚。
黑馬溫德爾‧威爾基
1940年之前,溫德爾‧威爾基一直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他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律師家庭,父親是堅定的民主黨人,在威爾基四歲的時候就帶著他參加民主黨的競選活動。他上大學時曾寫信給伍德羅‧威爾遜,表達敬仰之情,工作後曾多次參加民主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對民主黨的政治主張均表贊同。
1933年,羅斯福總統提議成立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統籌田納西河流域的規劃、開發和維護,並為落後農村地區供應便宜的電力。此舉將大大損害該地區私立電力公司的利益,因而引起激烈反彈。威爾基更是大為光火。他從1929年就開始為聯邦和南方電力公司工作,逐步晉陞為董事長。在他帶領下,19家電力公司聯合起訴田納西河谷管理局。威爾基猛烈抨擊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稱其為「最沒用和最沒必要的擺設」。此案轟動一時,吸引了全美上下的關注,但審判過程卻一波三折,直到1939年方由最高法院一錘定音,確認了河谷管理局的合法性,並判決私立電力公司無權抱怨政府參與市場競爭。
1933年,羅斯福簽署法令,成立田納西河谷管理局。
威爾基雖然敗訴,但他體現出來的才幹和力挺企業的姿態卻贏得商界和媒體的支持。華爾街的大亨對他賞識有加,沃爾特‧李普曼稱讚他是最為開明的企業家,財富雜誌發表他的專訪,《生活》和《時代週刊》都選他為封面人物。威爾基一時成為焦點人物。由於羅斯福遲遲沒有表態是否競逐第二次連任,許多民主黨人開始鼓噪,要求威爾基出馬競選總統,勸進信如雪花一般飛入威爾基的辦公室。
威爾基不能不心動,但他知道羅斯福一定會尋求第三屆任期,不可能通過民主黨的渠道競選總統。而且,他和羅斯福的政見分歧也越來越大。威爾基認為羅斯福帶領下的民主黨已經偏離了傳統的政治路線,變得越來越反商業。最終,他決定脫離民主黨,以黑馬的姿態加入共和黨選戰。但他並不認為自己背叛了民主黨。他後來回憶說:「不是我拋棄了我的黨,而是我的黨拋棄了我。」
威爾基登上《時代週刊》封面。
費城奇跡
論人氣,杜威在共和黨內無人能敵。他在1940年春天展開競選活動,1月到訪新英格蘭地區,2月旋風式訪問西部13個州。所到之處,均吸引大批民眾圍觀,爭睹「黑幫剋星」的風采。在率先進行的各州黨初選中,杜威都以較大優勢獲勝,塔夫脫緊隨其後。根據蓋洛普4月的民意調查,杜威的支持率高達67%,排名第二的塔夫脫為16%。威爾基的支持率僅有3%,不僅大幅落後於杜威和塔夫脫,亦不如范登堡。
與杜威和塔夫脫相比,威爾基的劣勢十分明顯。他的從政經驗接近為零,其國際主義的外交政策與主流民意格格不入。他的競選班子頗為業餘,被人戲稱為「鄉村俱樂部」。他「外來戶」的身份也讓許多老共和黨人頗為嫌棄。哈羅德‧伊克斯就曾嘲諷他是個「光腳的華爾街律師」。報紙紛紛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將在杜威和塔夫脫之間產生,威爾基鐵定落選。
就在此時,歐洲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動盪。4月,德軍攻下瑞典和挪威;5月,荷蘭和比利時相繼淪陷;6月,當共和黨的代表們在費城齊聚一堂,準備選出總統候選人時,法國已經宣佈投降,只剩英國在德國的猛烈空襲下勉力支持。
歐洲局勢的惡化對美國輿論造成巨大的衝擊。儘管大部分民眾仍然反對美國參戰,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政府應增加對英國的援助。人們也都同意,此時美國需要一個具有外交智慧的總統。而這恰恰是杜威和塔夫脫的軟肋。
杜威過於年輕而缺乏外交經驗,並且主張「不干涉」政策,塔夫脫則信奉孤立主義。兩人均不能滿足戰爭時期人們對總統的要求,選情因而急轉直下。蓋洛普6月25日的民意調查顯示,杜威的支持率迅速滑落至29%,塔夫脫暴跌至8%。只有一位候選人的支持率不跌反升,從3%驟增到44%,他就是一貫主張抵抗希特勒,援助英國的威爾基。
就在6月25日,共和黨代表大會開始投票。杜威原希望在首輪獲得400張選票,一舉拿下提名。萬萬沒想到的是,投票一直進行了五輪,仍未有人得到足夠的票數。更令人詫異的是,隨著選舉的深入,杜威的選票流失越來越多,反而是原來不被看好的威爾基得票穩步上升。威爾基在會場極為活躍,縱橫捭闔,甚至把杜威陣營的選票都拉了過來。代表們開始高呼,「我們要威爾基」。在場外,聲援威爾基的電報潮水般湧入,數量達百萬之多。
杜威漸感當選無望,準備把自己的得票轉給塔夫脫。就在他前往會場的途中,筋疲力盡的代表們進行了第六輪投票。凌晨12點多,結果公佈。威爾基最終擊敗杜威,當選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創造了美國選舉歷史上著名的費城奇跡。
老狐狸富蘭克林‧羅斯福
威爾基的當選讓羅斯福大吃一驚,他原以為對手會是一名共和黨的孤立主義者。在田納西河谷管理局一案中,他與威爾基有過數次交鋒,深知威爾基才能出眾,是個難纏的對手。
自從1936年輕鬆連任以來,羅斯福過得並不愉快。先是他強行改組最高法院,招致黨內外的一致反對。接著1938年美國再度爆發經濟危機,「新政」光環不再。羅斯福本欲借中期選舉的機會,徹底清除妨礙新政的南方民主黨人,卻未能如願。更糟糕的是,共和黨大有復甦跡象,他們和民主黨的保守派聯合,在國會封殺了不少羅斯福的提案。
羅斯福內外交困,想就此退休。但1939年歐洲戰事爆發,西歐各國相繼淪陷,使羅斯福不得不認真考慮競逐第三屆任期。他擔心自己一旦退休,無人帶領美國抵抗希特勒,保衛民主世界。
羅斯福雖已傾向參選,但卻遲遲不肯公開表態,對他是否參選的猜測從1939年一直持續到1940年夏。7月,他故意把民主黨代表大會放在芝加哥舉行,由忠於他的本地黨組織來控制會場。羅斯福派阿爾本‧巴克利給代表們傳話,表示自己不願意參選,但如果代表們選擇了他,他絕不退讓。巴克利話音剛落,會場喇叭就響起了「我們需要羅斯福,世界需要羅斯福」的呼喊聲。代表們面面相覷,只好加入到聲援吶喊中去。羅斯福遂以壓倒性的優勢第三次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老狐狸富蘭克林‧羅斯福。沒有二戰,羅斯福估計就退休了。
隔空對峙
自喬治‧華盛頓以來,總統只能連任一次已成為美國不成文的規定,但這只是慣例,並非法律。直到1951年,美國才通過第二十二條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總統只能當兩屆。但傳統畢竟是傳統。此前西奧多‧羅斯福尋求第三屆任期,就曾招致外界諸多非議。
威爾基抓住這一點對羅斯福窮追猛打,又批評羅斯福新政處處與企業為敵,事實上堵住了商業發展的道路。威爾基十分聰明地看到了羅斯福的不得人心之處,但他畢竟缺乏競選經驗,未能將此轉化為優勢。他的演講過於溫文爾雅,缺乏戰鬥性,根本無法激起人們的熱情。
一些老共和黨人也在給威爾基添堵。有人公開宣稱,「羅斯福總統的支持者都是窮光蛋,是那些年收入不足一千二百美元但實際價值更低的傢伙。」此話大大得罪了普通民眾。須知如果沒有羅斯福新政,許多下層人民根本無法在大蕭條中生存下來。威爾基因此大吃苦頭,多次被藍領工人扔雞蛋。
羅斯福雖然重視威爾基,但卻表現得極為輕鬆。這位已經當了八年的總統,自不會擺出戰鬥的姿態來應對黑馬挑戰者。10月23日,羅斯福發表競選演講,全面總結了當政以來的成就,卻對威爾基置之不理,甚至沒有提到過他的名字,只是模糊地反駁道:「有人說新政是企業的敵人,而在1932年將美國企業帶向崩潰邊緣卻是共和黨人。」他又藉機諷刺胡佛,說:「比起1929年那個奢侈年,今年美國家庭的桌上放上了更多的黃油、奶酪、肉和罐頭。」
在老謀深算的羅斯福面前,威爾基的攻擊就跟啞炮一樣,光發射卻不爆炸。歐戰問題本是羅斯福的軟肋,但由於威爾基自己就持國際主義立場,自然無法就此問題攻擊羅斯福,只能指責他不遵程序,未經國會同意就給英國送去武器。這樣的攻擊不過是隔靴搔癢,怎能傷到羅斯福。反而是羅斯福在此問題上十分謹慎,多次重申不會參戰,因而贏得大部分搖擺選民的支持。
蓋洛普在11月5日選舉日之前的最後一次民意調查顯示,羅斯福仍然領先威爾基。最終結果與此相符。但威爾基的表現已算不俗,普選票數只落後羅斯福五百萬票,是面對羅斯福表現最好的共和黨候選人。選舉結束後,他收到了十萬封慰問信,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羅斯福(藍色)最終拿下38個州,而威爾基(紅色)只贏得10個州。
假如1939年秋天不曾爆發世界大戰,假如1940年夏天法國抵住了德國的閃電戰,那麼羅斯福很可能會退休,菜鳥杜威將以絕對優勢當選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但歷史沒有如果。威爾基的出現為此次總統大選平添了幾分新意和懸念。他在此後深受羅斯福賞識,被派出使英國。而年輕的杜威和塔夫脫,這只是他們15年漫長對抗的開端。尤其是杜威,後面還有更為痛苦的兩次失敗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