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腰間佩戴的大鐵罐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嗎

二戰時,德軍腰間佩戴的大鐵罐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時,德軍腰間佩戴的大鐵罐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嗎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二戰期間德軍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一個塵土飛揚之地,佔滿的,是訓練有素的軍人。這些人舉著槍,戴著頭盔,挺拔的身軀穿著綠色的軍裝,而在他們的對面是即將與他們進行殊死搏鬥的敵人,那些人也和他們一樣裝備齊全。

手裡拿著一把最具戰鬥力的槍支,而他們軍裝的腰帶扣上也很自然地掛著一個沉重的包,旁邊的袋子裡掛著一個水壺,看起來和我們印象中的軍人們並沒有什麼兩樣。

但是最惹人注目的是他們身上還掛著的一個圓筒狀的盒子,這個圓柱體像極了飯盒或者是啤酒桶。而掛在這一群即將赴死搏鬥的人身上,略微顯得有些可笑荒謬。

其實這個圓柱體並不是飯盒,它是毒氣面罩,是軍方領導們預備著發生毒氣戰時給軍人們的保命工具。

毒氣戰的爆發

霧濛濛的天空下,戰場上傳來的爆炸聲,以及低矮的房屋中傳來的低低的嗚咽聲,這些聲音的平衡都突然被飛機劃過的聲音打破。飛機飛過的地方伴隨著陣陣暴雨的來襲,而沾染上雨水的那些人們會皮膚潰爛,臉色發青,最後還會失去生命。

這是二戰正式爆發前夕意大利軍隊對埃塞俄比亞空投的毒液,這種具有高強度,腐蝕性的化學武器,讓三十萬埃塞俄比亞人死的死傷的傷。而這強大的化學武器,一時之間讓人們聞風喪膽。

不過意大利這招,在化學武器攻擊行動裡面不是最厲害的,它依托飛機來投放高濃度腐蝕性液體。人們在受到迫害之時,還能看到飛機的轟鳴,知道躲藏。更加慘無人道的是毒氣戰,就是將化學藥品做成毒氣,用摸不著的氣體殺死一個又一個生命。

這毒氣戰到底有多麼恐怖呢?二戰期間,日本軍隊侵略中國時,就啟動過這種慘無人道的毒氣傷害。

1937年9月的深夜裡,日軍的突襲聲漸漸響起,那時的他們正意圖在長江沿岸地區進行夜晚偷襲。我方軍隊本來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可萬萬沒想到日軍如此卑鄙,在我方軍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使用了毒氣。根據數據,那次的毒氣戰直接殺死了兩個營的軍人,多少條無辜的生命就這樣斷送在毒氣的煙霧中。

更恐怖的是,毒氣戰不止如此,1938年1月日軍在一條長達九公里的戰線上點燃了18000個毒氣罐;1941年10月1600名中國軍人因為日本投放芥子氣而產生大規模傷亡。諸如此類的毒氣傷害還有許多許多,每次的毒氣傷害都會使一大批人離開這個世界,這是戰爭和毒氣的殘忍。

也正是因為這些威力巨大的毒氣,二戰時期的德國軍人才會在每一次戰爭中都背著防毒面罩。

毒氣面罩介紹

總是有人覺得德軍背著的這些毒氣面罩是飯盒或者啤酒桶,那是因為從外形來看這些東西確實像極了器皿。但是這個罐子只是毒氣面罩的外包裝。

這種毒氣面罩並不指同一個種類,它的尺寸大小往往也不一樣,正因如此,它包裝器皿的大小也不一樣。但是這些器皿的長度都在25厘米左右,大概就與家長給學生送飯時用的那種不銹鋼飯桶一般的大小。這樣說來,難怪有人把這個東西認成飯盒了。

打開這個包裝,裡面就是一個毒氣面罩,眼睛部位是透明的,而呼吸部位則不同,有一點點像一個豬鼻子,相信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更好地隔絕毒氣對他們的傷害。

不過說實話,雖然德軍在二戰時期從不讓這個罐子離身,卻著實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德國軍隊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好幾方都使用了化學武器,並且造成了巨大傷害,所以才想要給自己的軍隊裝上這樣的防護措施。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毒氣戰主要集中於亞洲戰場,最主要的就是日軍侵略中國時採用的,而在歐洲戰場,更多的是噴灑腐蝕液體之類的化學武器,也就是說德國軍人們背著這個有些沉重的罐子南征北戰,卻幾乎沒有將它打開過。

不過他們的這項措施也算是有備無患,如果中國當時能有這樣的意識,給軍人們的武器中配備防毒面罩,相信會讓很多的生命倖免於難。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它會剝奪無數人的生命,無論是有罪的人還是無罪的人,是正直勇敢的軍人,還是邪惡的敵人,又或者是無辜的群眾,都可能會因為這突然的殘忍戰爭而永遠離開自己的親人朋友。

而相比較直接在戰場上槍對槍刀對刀的搏殺,毒氣戰則更加殘忍,它讓你在意想不到之間就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這種防不勝防的方式太過殘忍,甚至毫無人性可言。

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為什麼有些國家利慾熏心殘忍至極,竟然要啟動毒氣戰來獲得勝利,原來人性的慾望是如此的黑暗,竟彷彿全是剝奪和侵略,但是歸根結底,它們都是人性中讓人一眼望不到頭的悲涼。

反觀德國軍隊的領導者們,讓軍人們隨時佩戴著防毒面具,雖然最後沒有派上用場,但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軍人們考慮。雖然說德國法西斯有錯,但是他們對自己的軍隊也有一些人性化的考量,而不是說直接讓他們在可能遭受到的毒氣戰之中完全暴露自己,這似乎也算是在完全黑暗的利益追逐中剩下的一些善意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