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赫梯帝國的社會關係和經濟狀況

揭秘:赫梯帝國的社會關係和經濟狀況

歷史揭秘

揭秘:赫梯帝國的社會關係和經濟狀況

小亞細亞地區的奴隸制國家。前19世紀時期出現赫梯國家,公元前17世紀拉巴爾納斯始建赫梯帝國。約公元前14世紀達到鼎盛。首都先在庫薩爾,後遷至哈圖沙。公元前12世紀瓦解,公元前8世紀,殘存的勢力被亞述帝國滅亡。

赫梯帝國,又翻譯為西台帝國,或音譯為希塔托,比泰多。

赫梯國家大約形成於公元前19世紀中葉,初為小國,後以哈圖沙(今波加科斯)為中心形成聯盟,漸趨統一。赫梯在古巴比倫的後期逐漸強盛,常向兩河流域侵擾,最大1次入侵發生在公元前16世紀初,赫梯軍隊攻陷巴比倫城,擊潰古巴比倫王國,飽掠而歸。公元前16世紀後半葉,赫梯國王鐵列平進行了改革,他確立了王位繼承法,即長子優先,無長子歸次子,無子歸女婿。同時規定王室內部糾紛交由"彭庫斯會議"來解決,國王不得任意殺戮其兄弟姐妹,倘若其確屬有罪,只究其本人罪責,不得連坐家屬。改革使赫梯的王權得到鞏固,國勢日盛。公元前15世紀末至公元前13世紀中期,是赫梯最強盛的時期,是赫梯歷史上的新王國時期。赫梯國王蘇比努裡烏瑪什在位期間,赫梯人摧毀了由胡裡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國,並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機,奪取埃及在西亞的領地,與埃及爭霸。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們,都與赫梯交過手。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時,赫梯與埃及的軍隊會戰於卡迭什,兩敗俱傷,結果於公元前1283年簽訂和約。與埃及的爭霸使赫梯元氣大傷。之後赫梯發生了內亂,偉大帝國走向衰亡。公元前13世紀末,"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席捲了東部地中海地區,赫梯被肢解。公元前8世紀,殘存的赫梯王國被亞述帝國所滅。

赫梯古王國的農業已成為主要生產部門。金屬冶煉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據文獻記載,赫梯人最早發明煉鐵技術。赫梯古王國是以哈圖沙什為中心的城邦聯盟。國王由貴族選舉產生,王位繼承須經貴族會議承認。國王將征服的土地分配給王子統治,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或被遷往他地,或留在原地成為赫梯的農業奴隸。一般奴隸被視為奴隸主的財產,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

  社會關係

奴隸制有較大的發展,頻繁的對外戰爭使大量戰俘奴隸流入赫梯。國王將戰爭中掠奪的奴隸、牲畜、土地賜於大臣、貴族,促進了大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大臣、貴族、大奴隸主及神廟均擁有巨大的農、牧場,役使大批奴隸和依附勞動者耕作或放牧。有的奴隸制牧場甚至成為國中之國,奴隸受到殘酷的剝削和虐待。赫梯古王國時期即已出現的農業奴隸仍大量存在,他們有一定數量的份地,須繳納沉重的租稅。家庭奴隸(僕人)地位較高,他們佔有一定數量的土地和財產,可與自由民女子結婚(但須交付較高的聘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奴隸。另外,還出現了債務奴隸。

王室直接控制大量耕地,除賞賜大臣貴族外,相當大部分是以份地形式分配給為王室服役之人。據赫梯法典,領有份地者有兩個等級:1"部從"或份地佔有者; 2"工具(武器)之人",即手工業者(工匠)等級的成員。"部從"身份來自國王,工匠身份來自地方長官。來自國王的份地不得買賣、轉讓,只能繼承,領有份地的條件是為王室服軍役,"部從"身份改變後,份地歸還王室。來自地方長官的份地可以買賣、轉讓,領有份地的條件是承擔大部分普通城市的徭役。工匠身份改變後,份地由當地公社接收。

自由民階層產生嚴重分化,有的淪為"希帕拉斯",被束縛於公共組織"勞動組合"中,地位近似奴隸;有的成為"繼承份額人",依附於軍人(替其耕地或出征) 或神廟,受其剝削和壓迫。

經濟狀況

早期赫梯國家的生產力雖屬青銅時代,但赫梯是西亞地區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赫梯的鐵兵器曾使埃及等國家膽寒。亞述人的冶鐵術就是從赫梯人那裡學來的。赫梯帝國時期,農牧業均較發達,普遍使用青銅犁、鐮。大量開採銀、銅、鉛礦,已掌握鐵的開採和使用,並以之供應其他文明世界。貿易發達,是其主要經濟部門之一。赫梯以農業為主,工業除冶金之外,還有陶器製造、紡織等下工業部門。商業貿易也算繁榮,與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愛琴海諸島等地都有往來。

手工業出現更細的分工,有制陶、木器、皮革、裁縫、紡織等行業。由於經濟的發展,赫梯帝國時期的政治體制已不再是城邦或城邦聯盟,而是中央集權制帝國。國王是統攬軍事、行政、外交、司法、宗教等權力的最高統治者。"太陽"取代古王國時期的"塔巴爾那",成為國王的王銜。國王死後被尊奉為神。

赫梯人是一個習慣於征戰的民族,世代征戰讓赫梯人認識到沒有強勁的軍隊是不行的。赫梯歷代國王保持有一支人數多達30萬的軍隊。他們的武器先進,使用短斧、利劍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鐵方面頗具名氣,是西亞地區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揭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