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汀筆下的拿破侖戰爭:對英國海軍讚譽有加

奧斯汀筆下的拿破侖戰爭:對英國海軍讚譽有加

英國歷史故事

奧斯汀筆下的拿破侖戰爭:對英國海軍讚譽有加

拿破侖戰爭從1793年一直延續到了1815年,期間只有1802年-1803年之間的短暫和平,五分之一的英國家庭被捲入其中,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農民和工人,銀行家和織工,乞丐和藝術家,作家和讀者……戰爭影響到了每個人。

在簡?奧斯汀的小說,戰爭永遠不是直接呈現的,而是以曲筆隱含的背景出現在那些精緻的象牙板上,奧斯汀的一家與戰爭有著直接的關係,她的哥哥亨利是牛津郡民兵的軍官,後來成了軍需承包商。她家的幾個親戚都在當地知名的志願兵。奧斯汀曾經幽默的諷刺皇家陸軍軍官的紅制服對女性的吸引力。《傲慢與偏見》寫中:駐紮在麥裡屯的那個民兵團就要開拔了,附近的年輕小姐們立刻一個個垂頭喪氣起來。幾乎處處都是心灰意冷的氣象。在失望的小姐之中麗迪雅·班納特是其中的幸運兒,她聽說自己可以到軍隊聚集的布萊頓去,立刻就開始「遐想著她就坐在這樣的一個帳篷裡,至少和六個軍官在同時柔情蜜意地調情」。

如果說奧斯汀對陸軍的印象不太好,那她對海軍則偏愛有加,奧斯汀的兩個哥哥,弗蘭克和查爾斯都在海軍服役,《曼斯菲爾德莊園》裡范妮對哥哥的思念肯定有奧斯汀本人的真情實感(「在七年的時間裡,妹妹給他寫的信最多」),當時的讀者很多估計都有范妮和哥哥威廉那種久別重逢的喜悅經歷:馬車她的企盼中歡快地來到了。既沒有什麼虛禮,也沒有什麼可怕的事來耽擱相見的時刻,威廉一走進屋來,范妮便撲到他身邊。

在《曼斯菲爾德莊園》裡奧斯汀還描寫了戰時繁忙的樸茨茅斯港口,可能都是奧斯汀個人經歷的某種描述,在給哥哥弗蘭克的信中,奧斯汀提到正在寫的小說,問他是否介意借用他所在軍艦的名字,用於小說人物的軍艦,那正是威廉服役的「畫眉號」。奧斯汀在書中說,那無疑是正在服役的最漂亮的輕巡洋艦。

在奧斯汀最後一部作品《勸導》中,著力描寫了一群海軍軍官。在奧斯汀的筆下,他們不僅擁有巨額的財富,較高的政治地位,同時他們的外貌,氣質也受到了眾人極大的讚賞。故事的背景,正是拿破侖戰爭結束了,「天下太平了,有錢的海軍軍官就要回到岸上。他們都要安個家。」凱林奇大廈的房客克羅夫特將軍參加過特拉法加戰役,後來一直住在東印度,男主人公溫特沃思上校8年前只是一位貧窮卑微的副牧師,但是參軍讓他發了家,如今有了二萬五千鎊的財產,赫赫功績又把他推上了很高的職位,他不再是個無名小卒。至於他為什麼能從西印度發了財,奧斯汀無需解釋,當時的讀者都能心領神會。

奧斯汀還在《諾桑覺寺》這部寫於1789-1799年的小說中,讓小說中的恐怖和現實中的恐懼交疊在了一起。當時正處於食物短缺,暴亂頻仍,銀行破產的時期,1800年英國頒布《綜合條例》,宣佈工會違法,工人與資本家的衝突加劇,而愛爾蘭時常爆發起義,當時的英國還謠傳不久法國部隊就會入侵英倫。《諾桑覺寺》裡的凱瑟琳·莫蘭帶著嚴肅的口吻說道:「我聽說,倫敦馬上要出駭人聽聞的東西。」這話主要是對蒂爾尼小姐的,蒂爾尼小姐不覺大吃一驚,她馬上聯想到了騷動,然後她的哥哥解釋說:你談到倫敦會出現恐怖,任何有理性的人馬上就會意識到,這話只能是指巡迴圖書館的事,可我妹妹卻這麼理解,她立即設想到聖喬治廣場上聚集了三千名暴徒,襲擊英格蘭銀行,圍攻倫敦塔,倫敦街頭血流成河,第十二輕騎兵團是全國的希望所在,它的一個支隊從北安普敦召來叛亂,英勇的弗雷德裡克·蒂爾尼上尉率領支隊衝鋒的當兒,樓上窗口飛下一塊磚頭,把他擊下馬來。

即使是簡,這個被稱為避世主義的作家,也無法離開那場漫長而殘酷的戰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英國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